程式設計師成長:微創新是怎麼發生的

2023-12-14 12:01:03

一、"發現的樂趣"

今天在看費曼的一本書,叫做《發現的樂趣》裡面有一個評論。我覺得還挺有意思的,今天拿出來跟大家分享一下。那麼這個評論的原文就是說「創新是來自於解決問題的結果」。

 

費曼是20世紀著名的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他出生於1918年,於1995年去世。費曼在物理學領域有很高的聲望,被認為是量子電動力學的創始人之一。他也是一位傑出的科普作家,他的著作《物理學講義》被認為是普及物理學的經典之作。

 

這個觀點其實非常有意思。在我早期的時候,我認為創新是技術主導的,也就是在擁有了某一項技術以後,才把這個技術轉化為某一個產品功能,進而實現了創新的目的。而且從表面上看起來確實也非常類似,比如說我們發明了電,然後就有了電燈泡,彩電冰箱,我們發明了數位技術,所以我們才有了各種手機,各種移動APP等等。

但實際上這我仔細思考下來,發現原來的觀點是本末倒置。實際上並不是因為有了電,我們才創新出來了燈泡,而是因為我們對於光亮的追求使得我們發明了燈泡,並在這個過程中發現了電。網際網路的產品發明也是一樣,並不是我們發明了數位訊號技術才有了網際網路,而是我們在追求網路資訊互聯應用的過程中,我們才發明了網際網路站的底層技

 

網際網路是由美國國防部高階研究計劃局(ARPA)於1969年開始研發的一項技術。當時的目標是為了實現分散式的計算機網路,以便在軍事上實現快速、安全的通訊。最初的網路稱為ARPANET,它連線了幾個位於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斯坦福研究所和聖何塞州立大學的計算機。

 

從大概率上面來看,很少是從技術角度的發現帶來了各種上層的應用和創新的產品的,反而正是我們為了解決社會上確實存在的問題,我們才想方設法創新出了各種各樣的功能和技術。同時有了這樣的技術的基礎,我們又可以把它運用到解決其他問題上面,進而實現了百花齊放的創新場面。正如費曼《發現的樂趣》裡提到的原子彈的發明一樣,並不是因為底層物理技術的創新而發明了原子彈,而是因為美蘇爭霸對於這種恐怖武器的需求,才促使了原子彈被髮明出來。

所以這個就給很多人一個新的一個思路,並不是一個牛逼技術專家才能夠發明出創新的產品,而是你如果能夠洞察到使用者的需求,你就有能力可以發明出各種各樣的產品。而在此同時,技術只是解決這個問題的一個具體方式而已。在這裡很多人認為創新是高不可攀的,必須要有非常深厚的技術的,這個觀點本身就是錯誤的。只要我們有解決使用者需求的動力和孜孜不倦的思考,我們就能夠創新出各種產品,期間我們就可以通過我們要解決的問題,被動或者主動的去了解到各種各樣的技術。大家可以去國家專利網上看看,大部分的發明專利都是極其簡單和常見的,我有個高中同學就發明了一中現代化耕田技術,併成功拿到了專利。

二、兩個微小創新的故事

這裡再舉兩個比較微小的例子,也是我在做技術和產品過程中發現的創新點。

 

 

第一個是技術導向性的創新。

我們經常會接到很多客戶反饋,反饋我們提供的工作臺產品會出現白屏、轉圈或者提示系統錯誤的現象,經過分析本質上就是客戶在手機弱網或者無網的情況下,頁面沒有辦法載入到資料導致的。這本來是一個正常現象,只要優化好文案就行了。但是我再想能否有進一步的優化空間,分析下來這裡面有兩個方面的點可以優化:

  1. 是客戶體驗非常的差,稍微網路差就直接進入系統繁忙的提示,極其不友好;
  2. 在這種情況下很容易打斷使用者的行為,比如使用者在地下室或者在電梯的時候,開啟我們的產品介面,就會發現系統繁忙,導致它不能夠打卡或者做其他更深一步的行為,而實際上有很多應用是不需要網路也能操作的,比如便籤;

所以基於解決使用者的這個痛點,我一直在思考能否有一個好的方案,有了這個具體的問題以後就可以開始尋找解決方案了,我發現客戶既然在登入的時候是有網的,那麼是不是能在客戶登入的時候就能給使用者初始化一個最簡單的工作臺呢?如果客戶開啟真正的工作臺還沒有網路的時候,我就把這個降級的產品功能提供給使用者。

 

 

這樣一方面客戶能夠看到我們的降級產品,保證基本的應用功能可以使用,又可以杜絕系統繁忙這種不友好的提示。在協同了各個配合方之後,經過使用者端,伺服器端的,還有前端的聯合優化,我們終於解決了這個問題,並實現了上圖的效果。即工作臺在無網弱網情況下,會降級到一個簡單可用的介面

並且我們把這個創新點申請成了一個國家專利,現在已經通過國家公示了,大家可以在網上查詢到。

第二個創新點是一種商業模式上的創新。

該問題起源於我們的客戶對整個釘釘的一些基礎功能的需求,釘釘有很多基礎功能,比如日程、釘盤等,但是有很多功能並沒有以元件的方式放到工作臺上面。特別是非常常用的例如日程功能。那我就在想我能否進一步解決客戶的痛點呢?從客戶的反饋和答疑來看,很多客戶對這一些基礎的元件是剛需,所以我就找到了日程的業務同學,跟業務同學進行溝通以後,但是由於人力緊張他們沒辦法投入開發。

 

正常情況下來說,那是不是這個問題就卡在這裡了?但是抱著為了解決使用者的問題,我又在想更深的辦法。經過調研,我發現有一些服務商他們自行實現了這種日程元件。那要從這個角度上面能否引申出來一些其他的創新點呢?比如說能否讓服務商把這個元件給共用出來,讓其他客戶也能夠使用。

要解決服務商願意把自己的程式碼開源提供出來,那麼就需要給他們相應的利益。所以在我們這個合作過程中就應該有一些利益上面的設計,那對於我們平臺來說,我們可以給服務商一些深度客製化的商機能力,比如說客戶在使用了這種共用日程元件之後,如果需要更多的整合服務,那麼就可以找到這個服務商進行進一步的深入溝通,相當於給服務商拉客戶了。

 

 

於是在產品模式上我們達成了一致,在商業模式上我們也達成了一致,最後要解決了就實際落地的東西。所以我們客製化了一些安全規範,並且做了一些相關輔助功能的開發,就實現了這個模式。這個產品開發上線以後,已經有非常多的客戶使用「日程與會議」這個元件,口碑也非常好,並且在這個基礎上,服務商還根據客戶的反饋升級了好多個版本。從線上活躍的客戶數量來看,這個產品已經達到了非常好的一個功能,解決了我們官方產品能力上的缺失,這就是一種非常新的客戶-平臺-服務商三方共贏的商業模式創新。

三、總結

最後總結一下,我們平常提到所謂的「創新」好像就必須跟發明了原子彈或者發現了某一個元素同位數一樣響亮,但是這種底層的自然科學的創新難度非常之高,這個也是無數頂尖級科學家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但是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創新沒必要做的那麼大,也不需要做的那麼大,也做不到那麼大,我們可能在當前的產品上、功能上或者商業模式上做一些微小的創新,就能夠足以影響很多人

 

我們這些微小的創新的加成可以使得我們的產品更多的差異化價值,真正能夠給更多的客戶以增量價值,同時也能給我們自己帶來一些正反饋,可以促成我們做更大的創新,更大的進步,也使得我們自己在思維上、在方法論上都能夠有一個更好好的進步。

創新其實無處不在,努力去追求一些微小而美好的創新,讓世界變得更好。最後,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儘快去發現發現的樂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