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9 月 22 日:2017 年圖靈獎得主誕生;計算機軟體智慧財產權保護案;施樂公司的自我毀滅

2021-09-22 10:00:23

整理 | 王啟隆

透過「歷史上的今天」,從過去看未來,從現在亦可以改變未來。

今天是 2021 年 9 月 22 日,在 31 年前的今天,舉世矚目的第十一屆亞洲運動會在北京工人體育場隆重開幕;這是中國舉辦的第一次綜合性的國際體育大賽,它的圓滿結束為後續北京奧運會的誕生做了重要鋪墊。計算機歷史上,今天也誕生了許多關鍵事件,影響著世界的科技程序。

1948 年 9 月 22 日:烏拉圭計算機先驅 Gaston H. Gonnet 出生

Gaston H. Gonnet 於 1948 年 9 月 22 日出生在烏拉圭蒙得維的亞,他是烏拉圭-加拿大電腦科學家、教授和企業家,以他在 Maple 計算機代數系統上的工作而聞名。Gonnet 是牛津英語詞典電子版的建立者,也是滑鐵盧大學符號計算小組的聯合創始人。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圖源:維基百科

8 月 29 日的「歷史上的今天」,我們介紹了 Wolfram 語言之父 Stephen Wolfram 研發的 Mathematica ,而 Maple 便是和 Mathematica 齊名的通用系統。Maple 是 80 年代初就開始研製的計算機代數系統,起初並不為人們所注意,自從 1992 年 MapleVR2 出版後,更多的使用者就發現它是一個功能強大而且介面友好的計算機代數系統。

1980 年,擅長符號和代數計算的 Gonnet 加入滑鐵盧大學符號計算小組,開始研發 Maple 代數系統。在小組中他負責演演算法的設計和分析,特別是搜尋、文字搜尋 和排序演演算法。1984 年,Gonnet 在滑鐵盧大學繼續參與了新牛津英語詞典專案。滑鐵盧大學在計算機及其相關學科裡的科學研究最具特色,作為加拿大計算機軟體設計與開發的領導者,學校的電腦科學家開發了一系列國際知名的軟體,如 Watfor、Watfiv、Watbol、Sparspark 和上文介紹的 Maple 等教育軟體。

滑鐵盧大學計算機研究所與電腦科學系的教師用計算機給洋洋 20 卷、5.7 億個字的牛津英語詞典建立了資料庫,並將莎士比亞的全部作品存入了計算機,這都離不開 Gaston H. Gonnet 的默默工作。近年來,滑鐵盧大學的計算機本科畢業生非常搶手,在微軟公司優先錄取畢業生的八所美國大學和五所加拿大大學中,滑鐵盧大學名列榜首。多年來,在微軟工作的滑鐵盧大學畢業生人數比其他任何北美大學都多。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1952 年 9 月 22 日:處理器先驅、圖靈獎得主 John L. Hennessy 出生

約翰·軒尼詩(John L. Hennessy)出生於 1952 年 9 月 22 日,他是美國電腦科學家、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董事會主席、MIPS Computer Systems 公司創始人,曾任斯坦福大學校長。軒尼詩因「建立設計和評估電腦架構的系統、量化方法,並對微處理器行業產生深遠影響」,2017 年,軒尼詩與大衛·帕特森( David A. Patterson)獲得了圖靈獎。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圖源:維基百科

1985 年,第一個 MIPS 微處理器 R2000 釋出。MIPS 是一種基於 RISC 的指令集架構,1984 年,約翰·軒尼詩基於自己在斯坦福大學 MIPS 專案的研究經驗,成立了 MIPS Computer Systems 公司,並於 1985 年推出 R2000。R2000 是 32 位微處理器晶片組,實現了 MIPS I 指令集架構。R2000 是 MIPS 架構的第一個商業實現,也是大範圍使用的第一個商業 RISC 處理器。MIPS 是英文 Microprocessor without Interlocked Piped Stages 的首字母縮寫,意思是「無內部互鎖流水級微處理器」。

RISC,即精簡指令集處理器,是相對於 X86 這種 CISC(複雜指令集處理器)來說的。現在我們常說的 RISC-V 中的 V 是羅馬數位,也即阿拉伯數位中的 5,就是指第 5 代 RISC。RISC-V 是一種指令集架構,和 ARM、MIPS 這些是屬於同一類東西。RISC-V 誕生於 2010 年,最大的特點是開源,任何人都可以設計 RISC-V 架構的處理器並且不會有任何版權問題。

約翰·軒尼詩和大衛·帕特森開創了一種系統的、定量的方法來設計和評價電腦架構,並對 RISC 微處理器行業產生了持久的影響。如今,在每年生產的 160 多億個微處理器中,99%是 RISC 處理器;幾乎所有的智慧手機、平板電腦和組成物聯網的數十億嵌入式裝置中都有 RISC 處理器。

這兩點陣圖靈獎得主也在他們的經典著作《電腦架構(量化研究方法)》(Computer Architecture: A Quantitative Approach)中詳細闡述了他們的觀點。這本書是開創性的,因為它是第一本為工程師和設計師提供了一個分析和科學的框架,以評估微處理器設計的價值的書籍;也是一本鞏固了建模和分析新處理器架構的能力並大大加速了微處理器設計的進步的書籍。

偉人的影響直至今天也未磨滅。作業系統領域由於 Windows 的閉源促進了 Linux 的誕生和崛起,而在晶片領域這種封閉現象更為嚴重,RISC-V 作為開源處理器的希望在這幾年走入大眾視野,國人也開始重新燃起「自產自研」的希望。RISC 究竟會成為一個時代的縮影,還是動盪的商業格局中的一位過客?歡迎參與本期評論和投票,談談你對於未來晶片發展的真知灼見。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1986 年 9 月 22 日:計算機軟體的智慧財產權首次受到版權保護

計算機軟體的保護問題,最初在 20 世紀 60 年代由德國學者提出。後來,包括英、美、德等國學者在內的許多國家的學者就此問題提出了多種保護方案,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 WIPO(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也成立了專門的工作小組,並於 1978 年發表了《保護計算機軟體示範法條》,對各國保護軟體提出立法建議。WIPO 還於 1983 年提出了《計算機軟體保護條約》草案,以期建立軟體的國際保護制度。但由於多種原因,這些建議和方案最終都未能通過。

WIPO 的《保護計算機軟體示範法條》把計算機程式定義為,「以文字、程式碼、圖形或其他任何形式表達的一組指令,當它裝入機器可讀媒體時,能使計算機——具有資訊處理能力的電子或類似的裝置——執行或完成某項具體任務或結果」。在這之後,全球範圍內發生了數不勝數的案件來完善這些保護制度,35 年前發生的威蘭案(Whelan),便解決了計算機程式的保護範圍問題。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圖源:CSDN 下載自東方 IC

1986 年 9 月 22 日,被上訴人 Whelan 公司,也就是威蘭合夥企業(以下簡稱威蘭)從事開發和銷售客戶定做的計算機軟體,它受讓了一件用於管理牙科診療室的稱為 Dentalab 的計算機程式的著作權。該程式用程式語言 EDL(EventDrivenLanguage)編寫,執行於 IBM 計算機之上。

而上訴人(一審被告)傑斯羅牙科診療室公司(以下簡稱傑斯羅)經營牙醫器材裝置,它與威蘭簽訂了一份協定,根據這份協定,傑斯羅作為威蘭的銷售代理商向其他牙科診療室銷售 Dentalab 程式。後來,傑斯羅自己設計了一種具有 Dentalab 程式的功能,但可廣泛使用於採用較為簡單的計算機系統的牙科診療室的程式。該程式使用 BASIC 語言,被稱為 Dentcom。

威蘭向賓夕法尼亞州聯邦地區法院起訴,聲稱傑斯羅的 Dentcom 侵犯了其 Dentalab。地區法院認為,著作權法保護計算機程式的結構,被告傑斯羅的 Dentcom 程式的結構與原告威蘭的 Dentalab 程式的實質相似,判定被告侵犯了原告的著作權。被告傑斯羅不服,遂向第三巡迴上訴法院上訴。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圖源:CSDN 下載自東方 IC

法庭認為,對於計算機程式這種實用作品而言,只有創作目的和總體功能才是作品的思想,用以實現該目的和功能的各種設計途徑,只要不是唯一的,都是「思想的表達」而非思想本身。因此, 「結構、順序和組織」(SSO)是版權保護的客體。只要兩程式的 SSO 相似即構成「實質性相似」,如果有證據證明「接觸」過前一程式,即可以認定侵權。

威蘭案之後,美國在偏離版權法原理的軌道上越滑越遠,把保護範圍進一步擴大到「使用者介面」和「螢幕顯示」的「外觀及感受」(Look and feel),即兩個軟體看上去並感覺其功能相同即可認定侵權。用於執行計算機和其他電子裝置的程式碼可以像印刷材料一樣享有版權,這對計算機內部器件製造商來說是一場決定性的勝利。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計算機軟體著作權工作手冊

1999 年 9 月 22 日:泰克公司宣佈將其彩色印刷業務出售給施樂公司

1938 年,美國專利局的一名職員切斯特·卡爾森(Chester Carlson)發明了影印機。但在當時,複寫紙十分流行,卡爾森因此被包括 IBM 和通用電氣在內的 20 多家公司拒絕了。

1947 年,卡爾森結識了喬瑟夫·威爾遜,兩人一見如故,卡爾森隨即連人帶技術被買下,加入了施樂(Xerox)公司的前身,照片紙公司「哈羅伊德」。從 1947 年到 1960 年,該公司投資了 7500 萬美元,對於一家年銷售額為 2000 萬美元的小公司來說,這是一場豪賭。

1960 年,他們成功了。「哈羅伊德」的名字被改為施樂(Xerox),名為「Xerox 914」的影印機出現在美國各大公司的辦公室裡,施樂公司為「914」申請了 500 多項專利,而其他想要生產同樣影印機的公司必須預先支付專利費,這就形成了一條施樂獨有的護城河。這段神話一直延續到 1968 年,卡爾森去世,喬瑟夫·威爾遜也退居幕後,施樂公司迎來了轉折點。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圖源:CSDN 下載自東方 IC

施樂公司對於計算機界的貢獻——帕洛阿圖研究中心,可謂是不得不提,但今天的主題是施樂公司日落西山的影印機本行。1977 年,施樂公司在對於是否要通過技術革新改變市場而猶豫不決後,選擇推出一款 Xerox 850 「精美電動打字機」。由於推出之日就已經過時, Xerox 850 徹底失敗了。此時,施樂正在逐漸失去其在影印機市場的主導地位。

隨著日本公司推出廉價產品並開始進入市場,施樂的收益和利潤直線下降,施樂開始多元化經營,先是進入計算機領域,然後進入金融服務領域。但這兩種多元化的嘗試都是災難性的。整個 20 世紀 80 年代和 90 年代初,施樂在從影印機到計算機驅動印表機的轉變過程中徘徊不前,和許多老字號一樣,施樂無法接受尖端科技這麼快的改變。

1999 年 9 月 22 日,泰克公司宣佈將其彩色印刷業務出售給施樂公司。這是施樂 103 年曆史上最大的一筆收購,也是對當時如日中天的惠普公司的一次攻擊。時任施樂 CEO 的裡奇·託曼(Rich Thoman)告訴商務出版社,這次收購能幫助公司佔領 30%以上的辦公室彩印市場,僅次於惠普。

泰克公司(Tektronix)於 1946 年建立,當時是一家電子測試公司,1963 年上市,60 年代末已經控制了世界示波鏡市場 75%的份額。但是,就像施樂公司一樣,80 年代時,泰克公司沒有認識到市場已經發生了根本的轉變,原有的模擬技術將被數位技術取代,公司因而陷入困境,收入急劇下降,裁員不可避免。1990 年,面對持續的損失,公司董事會收回了公司控制權,並寄希望於同樣命垂一線的施樂。

僅僅六個月後,也就是 2000 年 4 月,施樂宣佈將在第一季度裁員 5200 人,並花費 6.25 億美元進行重組。2021 年的今天,PC 業務佔據惠普 60%以上比重,如果能把握好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施樂或許可以被重塑。在 9 月 4 日的「歷史上的今天」專欄裡,文章介紹了柯達相機的誕生,而施樂此時此刻的處境便正如同為百年企業的柯達,無巧不成書,這兩家公司都出身於紐約州的羅徹斯特市。關於施樂的故事,這僅僅是冰山一角,這個大公司在當年究竟還犯了哪些錯誤,讓它走向瀕臨破產的結局?關注歷史上的今天,從過去看未來,從現在亦可以改變未來。

【歡迎投稿】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電腦科學發展至今,有許多至關重要的事件、人物,歡迎所有朋友一起共建「歷史上的今天」,投稿郵箱:tangxy@csdn.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