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網路 1】計算機網路概述

2021-08-02 11:00:01

️️️一、計算機網路的概念

計算機網路:是一個將分散的、具有獨立功能的計算機系統,通過通訊裝置與線路連線起來,由功能完善的軟體實現資源共用和資訊傳遞的系統。

二、計算機網路的功能

1、資料通訊

2、資源共用

3、分散式處理(多臺計算機各自承擔同一工作任務的不同部分)

4、提高可靠性

5、負載均衡

三、計算機網路的組成

1、組成部分

硬體、軟體、協定

2、工作方式

邊緣部分:使用者直接使用(C/S方式、P2P方式)

核心部分:為邊緣部分提供服務

3、功能組成

通訊子網:實現資料通訊

資源子網:實現資源共用/資料處理

四、計算機網路的分類

1、按分佈範圍分

廣域網WAN、都會網路MAN、區域網WAN、個人區域網PAN

2、按使用者分

公用網、專用網

3、按交換技術分

電路交換、保溫交換、分組交換

4、按拓撲結構分

匯流排型、星型、環型、網狀型

5、按傳輸技術分

廣播式網路:共用公共通訊通道

對等網路:使用分組儲存轉發和路由選擇機制

五、標準化工作

標準化對計算機網路至關重要。

要實現不同廠商的軟硬體之間相互連通,必須遵從統一的標準。

1、分類

法定標準:由權威機構制定的正式的。合法的標準 OSI

事實標準:某些公司的產品在競爭中佔據了主流,時間長了,這些產品中的協定和技術就成了標準。比如TCP/IP。

2、標準化工作的相關組織

  1. 國際標準化組織(OSI參考模型、HDLC協定)
  2. 國際電信聯盟ITU(制定通訊規則)
  3. 國際電氣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學術機構、IEEE802系列標準、5G)
  4. Internet工程任務組IETF(負責因特網相關標準的制定)

 六、效能指標

1、速率

速率即資料率或稱資料傳輸率或位元率。

位元 1/0位

連線在計算機網路上的主機在數位通道上傳送資料位數的速率。

單位是b/s、kb/s、Mb/s、Gb/s、Tb/s

儲存容量 1Byte(位元組)= 8bit(位元)

2、頻寬

(1)頻寬原本是指某個訊號具有的頻頻寬度,即最高頻率和最低頻率之差,單位是赫茲。

(2)計算機網路中,頻寬用來表示網路的通訊線路傳送資料的能力,通常是指單位時間內從網路中的某一點到另一點所能通過的「最高資料率」。單位是「位元每秒」,b/s、kb/s、Mb/s、Gb/s。

簡而言之,頻寬就是網路裝置所支援的最高速度。

 3、吞吐量

吞吐量是指在單位時間內通過某個網路(或通道、介面)的資料量。單位是b/s、kb/s、Mb/s等。

頻寬100Mb/s指的是傳送的速率(也是傳輸速率),而接收的速率一般看快取的大小。

頻寬是一種理想的狀態。

4、時延

時延是指資料(報文/分組/位元流)從網路(或鏈路)的一端傳送到另一端所需的時間。也叫延遲或遲延。單位是S。

時延的種類:

(1)傳送時延(傳輸時延)

傳送時延 = 資料長度/通道頻寬

(2)傳播時延

傳播時延取決於電磁波傳播速度和鏈路長度。

傳播時延 = 通道長度/電磁波在通道上的傳播速率

(3)排隊時延

等待輸出/入鏈路可用

(4)處理時延

檢錯、找出口

5、時延頻寬積

時延頻寬積 = 傳播時延 * 頻寬

        bit             s              b/s

時延頻寬積又稱為以位元為單位的鏈路長度,即「某段鏈路現在有多少位元」。 

6、往返時延RTT

從傳送方傳送資料開始,到傳送方收到接收方的確認(接收方收到資料化立即傳送確認),總共經歷的時延。

上圖中的時間就是往返時延RTT。

RTT越大,在收到確認之前,可以傳送的資料越多。

RTT包括:

  • 往返傳播時延 = 傳播時延 * 2
  • 末端處理時間

 TTL是IP協定包中的一個值,它告訴網路路由器包在網路中的時間是否太長而應被丟棄。

TL的作用是限制IP封包在計算機網路中的存在的時間。TTL的最大值是255,TTL的一個推薦值是64。

7、利用率

通道利用率 = 有資料通過時間/(有+無)資料通過時間

網路利用率 = 通道利用率加權平均值

下一篇:重磅 | 4133字 | 圖文並茂詳解計算機網路

往期精彩內容:

Java知識體系總結

Spring框架總結

超詳細的springBoot學習筆記

常見資料結構與演演算法整理總結

Java設計模式:23種設計模式全面解析

Java面試題總結(附答案)

MySql知識體系總結

Linux知識體系總結

Redis知識體系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