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話通訊的讀後內容詳解

2020-11-13 13:02:16

書籍內容結構
第一章:對等的無線通訊——從貝爾到莫爾斯
1.1、現代行動通訊系統架構
a.模擬通訊系統

b.數位通訊系統

1.2、訊號的傳輸以及訊號分析
1.3、訊號的A/D轉換
取樣(取樣定理)、量化、編碼
1.4、無線通道
無線通道的幾個特徵:通道頻寬、通道容量、時延擴充套件、訊號衰落、多普勒效應
第二章:從電臺到大哥大
2.1、對等的無線通訊
電報
2.2、點對多點的無線通訊
廣播
2.3、對點對多點的無線通訊
a.模擬通訊網
b.數位通訊網
第三章:小笨設計的GSM網路——在雲端的郵政局
3.1、GSM網路的基本概述
a.移動交換中心——MSC
b.基站控制器——BSC
3.2、GSM網路的工作流程
a.欲通訊,先同步
b.欲接入,先申請
c.欲對話,先尋人
d.先寒暄,後長談
第四章:小笨設計的WCDMA網路——在雲端的物流公司
4.1、WCDMA的基本概述
a.WCDMA的網路結構
b.分層服務
c.碼資源共用
d.快速排程
f.自適應編碼
g.高階調變
h.ARQ
4.2、WCDMA的一些概念
a.OVSF碼
b.擾碼
第五章:TD-SCDMA,中國造
5.1、TD-SCDMA的發展
TD-SCDMA的發展過程始於1998年初,百在當時的郵電部科技司的直接領導下,由原電信科學技術度研究院組織隊伍在SCDMA技術的基礎上,研究和起草符合IMT-2000要求的我國的TD-SCDMA建議草案。該標準草案以智慧天線、同步分碼多重進接、接問力切換、時分雙工為主要特點,於ITU徵集IMT-2000第三代行動通訊無線傳輸技術答候選方回案的截止日1998年6月30日提交到ITU,從而成為IMT-2000的15個候選方案之一。ITU綜合了各評估組的評估結果。在1999年11月赫爾辛基ITU-RTG8/1第18次會議上和答2000年5月伊斯坦布林的ITU-R全會上,TD-SCDMA被正式接納為CDMATDD制式的方案之一。
5.2、TD-SCDMA的主要技術
(1)時分雙工方式(Time Division Duplexing);
(2)聯合檢測(Joint Detection);
(3)智慧天線(Smart Antenna);
(4)上行同步(Uplink Synchronous);
(5)軟體無線電(Soft Radio);
(6)動態通道分配(Dynamic Channel Allocation);
(7)功率控制(Power control);
(8)接力切換(Baton Handover);
(9)高速下行分組接入技術(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5] 。
第六章:CDMA2000,高通最後的獨行
6.1、CDMA2000的特點
1、系統容量大:理論上,在使用相同頻率資源的情況下,CDMA移動網比模擬網容量大20倍,實際使用中比模擬網大10倍,比GSM要大4-5倍。
2、系統容量的設定靈活:在CDMA系統中,使用者數的增加相當於背景噪聲的增加,造成話zd音品質的下降。但對使用者數並無限制,操作者可在容量和話音品質之間折衷考慮。另外,多小區之間可根據話務量
3、頻率規劃簡單:使用者按不同的序列碼區分,所以不相同CDMA載波可在相鄰的小區內使用,網回絡規劃靈活,擴充套件簡單。
4、建網成本低答:CDMA技術通過在每個蜂窩的每個部分使用相同的頻率,簡化了整個系統的規劃,在不降低話務量的情況下減少所需站點的數量從而降低部署和操作成本。CDMA網路覆蓋範圍大,系統容量高,所需基站少,降低了建網成本
6.2、CDMA 1X與GPRS
6.3、EV-DO與EV-DV
第七章:LTE網路——更扁平,更高效
7.1、LTE的發展以及概述
LTE是無線資料通訊技術標準。LTE的當前目標是藉助新技術和調變方法提升無線網路的資料傳輸能力和資料傳輸速度,如新的數位訊號處理(DSP)技術,LTE的遠期目標是簡化和重新設計網路體系結構,使其成為IP化網路,這有助於減少3G轉換中的潛在不良因素。
LTE技術主要存在TDD和FDD兩種主流模式,兩種模式各具特色。其中,FDD-LTE在國際中應用廣泛,而TD-LTE在我國較為常見
7.2、LTE的關鍵技術OFDM
7.3、MIMO技術
7.4、LTE的核心思想及物理層結構與流程
第八章:邁向4G——LTE——Advanced
8.1、4G願景
8.2、LTE-Advanced
LTE-Advanced(LTE-A)是LTE的演進版本,其目的是為滿足未來幾年內無線通訊市場的更高需求和更多應用,滿足和超過IMT-Advanced的需求,同時還保持對LTE較好的後向相容性。LTE-A採用了載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上/下行多天線增強(Enhanced UL/DL MIMO)、多點共同作業傳輸(Coordinated Multi-point Tx&Rx)、中繼(Relay)、異構網干擾協調增強(Enhanced Inter-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forHeterogeneous Network)等關鍵技術,能大大提高無線通訊系統的峰值資料速率、峰值頻譜效率、小區平均譜效率以及小區邊界使用者效能,同時也能提高整個網路的組網效率
第九章:通訊界的規則制定者——3GPP
9.1、3GPP簡介
3GPP成立於1998年12月,多個電信標準組織夥伴共同簽署了《第三代夥伴計劃協定》。3GPP最初的工作範圍是為第三代行動通訊系統制定全球適用的技術規範和技術報告。第三代行動通訊系統基於的是發展的GSM核心網路和它們所支援的無線接入技術,主要是UMTS。隨後3GPP的工作範圍得到了改進,增加了對UTRA長期演進系統的研究和標準制定。目前有歐洲的ETSI、美國的ATIS、日本的TTC、ARIB、韓國的TTA、印度的TSDSI以及我國的CCSA作為3GPP的7個組織夥伴(OP)。目前獨立成員超過550多個,此外,3GPP還有TD-SCDMA產業聯盟(TDIA)、TD-SCDMA論壇、CDMA發展組織(CDG)等13個市場夥伴(MRP)。
3GPP的組織結構中,專案協調組(PCG)是最高管理機構,代表OP負責全面協調工作,如負責3GPP組織架構、時間計劃、工作分配等。技術方面的工作由技術規範組(TSG)完成。目前3GPP共分為3個TSG(之前為5個TSG,後CN和T合併為CT,GERAN被複原)分別為TSG RAN(無線接入網)、TSG SA(業務與系統)、TSG CT(核心網與終端)。每一個TSG下面又分為多個工作組(WG),每個WG分別承擔具體的任務,目前共有16個WG。如TSG RAN分為RAN WG1(無線層1)、RAN WG2(無線層2和層3)、RAN WG3(無線網路架構和介面)、RAN WG4(射頻效能)、RAN WG5(終端一致性測試)和RAN WG6(GERAN無線協定)6個工作組。
9.2、不同版本3GPP協定
1、99版本
2、Release4
3、Release5
4、Release6
5.Release7
6.Release8:
7.Release9
第十章:初識網規網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