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 年了,如果你連 Docker 都不知道是什麼,我建議買一本書看看——或者谷歌一下,部落格已經寫爛了。
為什麼有這篇文章,是因為我在真正做容器化改造的時候,發現公司生產環境存在大量的坑:
Ubuntu 應該是全球使用者量最多的發行版了,嗯我說的是桌面這一塊,折騰過的人都知道,出問題的時候開機會有 「檢測到系統錯誤」 的提示,另外,網上提供的設定或者各種疑難雜症,改了不一定能生效,而且你還不確定改了會不會影響到別的,反正我是不敢用的哈哈(Manjaro 真香)。
CentOS 應該是大家最熟悉的,也是我見過最多應用在生產環境中的。它給我的感覺就是非常穩定,並且網上的資料是一搜尋就展現在你面前,而你對著資料改設定,過載就生效,不會搞出什麼問題。
公司的生產環境清一色 CentOS 6,但 CentOS 6 已經被官方棄用,不再提供 yum 映象源,這也意味著很多包你都安裝不了,所以你只能升級到 CentOS 7。
問題來了,我能升級嗎?
這不得不說到之前線上出現過一個故障:
公司有一臺釋出構建機器,用來做程式碼部署,機器上安裝了 NodeJS、Go 編譯器等,有一天前端的同事說向 SRE 同學提了一個需求:
升級 NodeJS 到 v10 版本,因為以前的 v6 版本太舊了,SRE 同學也沒多想,發現 CentOS 6 機器要升級 glibc 才行,於是運維的同事就升級 glibc 之後,升級了 NodeJS;
過了段時間有人部署某服務,該服務使用了 結巴分詞 ,部署完發現線上掛了……
嗯,線上環境的 glibc 版本比較低,編譯機的 glibc 版本高,部署過去不相容直接就是啟動不了,還好當時回滾的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