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卡片盒筆記法的研究

2023-07-04 18:01:07

關於卡片盒筆記法的研究

這篇筆記將用於記錄本人在實踐卡片盒筆記法過程中所整理的心得體會,它將被儲存在本筆記庫專案的Writing&Reading/WritingExperience/目錄下、這項關於寫作方法論的研究源自於 2022 年 5 月 2 日,本人在看了來自馬來西亞的視訊博主春小喜所做的科普之後,覺得這種寫作方法有助於提高非虛構類寫作的能力,於是就決定開始閱讀《卡片筆記寫作法》這本書。起初讀的是該書 kindle 電子版,因初讀體驗不錯,後來又買了紙版進行重新細讀和研究,歷經一年多的學習與實踐,現將個人的心得、體會以及使用的工具分享在這裡。具體來說,我將會在這篇筆記中做以下議題的相關討論。

  • 關於卡片盒筆記法的參考資料;
  • 卡片盒筆記法的來歷及其作用;
  • 卡片盒筆記法及其相關工具的實踐心得;

參考資料

術語列表

  • 卡片盒筆記系統:英文/德語:Zettelkasten,這是一種將筆記相互連線形成一個網狀結構的超文字筆記系統。
  • 卡片盒筆記法:英文:Zettelkasten Method,建立盧曼筆記系統用到的一些具體方法。
  • 筆記卡片:英文/德語:Zettel,原指一張用來記錄筆記的小紙片,現指使用盧曼筆記法記錄的一條單獨的筆記。
  • 想法:英文:Thought,盧曼筆記法要求每條筆記只記錄一個 thought,thought 在中文中含義非常豐富,可以是一個術語、概念、理論、看法、點子,突然的靈感等等,這些在本文中統稱為「想法」。
  • 閃念筆記:英文:Fleet Note,用於記錄在腦海中一閃而過的想法和靈感的筆記。
  • 文獻筆記:英文:Literature Note,用於記錄在閱讀過程中所理解的文獻資料的筆記。
  • 永久筆記:英文:Permanent Note,用於記錄某些永久性想法與觀點的筆記。
  • 思想之網:英文:Web of Thought,由各種想法互相連線形成的網路,盧曼筆記系統就是一張思想之網。
  • 連結:英文:Link,名詞,指代每條筆記卡片的 ID。
  • 關聯:英文:Connect,動詞,指在一條筆記與另一條筆記之間建立連結的動作/操作。

理解卡片盒筆記法

卡片盒筆記法是一整套成體系的、用於做筆記並以筆記形式來實現知識管理高效寫作的方法。該方法源自於德國當代著名社會學家[[尼克拉斯·盧曼]](關於他的維基百科),他是一位高產的寫作者,一生不僅出版了 50 本書和 600 多篇文章,在身後留下的遺產裡還有 150 多份未完成的手稿(其中不少手稿的篇幅達到了千頁以上)。也就是說,盧曼的實際生產力是遠超自己的出版作品數量的。而對於這樣高產的寫作能力,盧曼本人卻將其歸功於自己所使用的卡片盒筆記系統,這引發了人們對於該筆記系統及其使用方法的好奇心與研究熱情。畢竟作為一個寫作者,誰不想獲得像盧曼一樣的高生產力呢?

從組織結構上來看,盧曼所使用的卡片盒筆記系統是一個帶有特殊線性(twist)特徵的、紙質的卡片筆記集,它本質上是一個以「盒子」為單位來進行組織的超文字資訊系統。該系統中,寫作者們需要安排合理的時間和精力來瀏覽和整理自己平時所累積的筆記內容,並基於這些筆記來完成寫作工作。根據總結,盧曼基於卡片盒筆記系統的寫作方法,主要是按照以下 8 個步驟來進行的。

  1. 平日裡養成收集閃念筆記的習慣,目的是隨時記錄下我們腦海中亟待研究的問題,以及某些一閃而過的簡單想法和寫作靈感。
  2. 養成在閱讀資料時做文獻筆記的習慣,目的是整理和消化我們所看過的論文、書籍及視訊等文獻資料,並同時做好這些文獻資料的索引工作。
  3. 定期將上述兩種筆記整理成永久筆記。目的是記錄我們的思考過程。在執行這一步驟時,我們需要用自己的語言整合閃念筆記與文獻筆記,並形成有價值的想法。
  4. 把永久筆記加入到卡片盒中,目的是將這張「新卡片」與卡片盒中其他概念相關的「舊卡片」關聯起來。在執行這一步驟時,我們需要去思考如何在新的筆記與現有筆記之間構建雙向的連結,以便逐步建立網狀結構的筆記系統。
  5. 從卡片盒裡發展出想法,這一步需要我們定期複查自己的永久筆記,並從中制定出自己想要研究的各種方向,以便在日後的閱讀、學習中有意識地加強對相關資訊的獲取。
  6. 在卡片盒中歸納主題,這一步需要我們從卡片盒中歸納出已經能自成主題的筆記,並將它們打上相同的主題標籤,然後根據後續的實際情況來調整主題的研究方向,既可以改變原有的觀點,也可以加強原有的論述。
  7. 待某一主題的筆記累積到足夠多時,我們就可以考慮將這些相關的筆記拼湊成某一論文和專著的草稿
  8. 將草稿潤飾成可發表的作品,這一步需要我們調整草稿用詞,將其逐步打磨成符合出版標準的專著。

總之,卡片盒筆記系統主要是一個用於輔助思考的個人知識管理工具,基於這一工具建立的筆記系統具有類似於 維基百科(Wikipedia) 的超文字特性,這種特效能將我們的思想觀點、文獻資料連線成一個網狀結構的知識庫。換而言之,卡片盒筆記法與其他筆記方法最大的不同是,它主張建立一個思想之網,而不是單純地收集一個個孤立的、任意形式的筆記,它強調的是建立資訊之間的聯絡(connection),而不是單純的資訊收集(collection)。

使用數位化工具

比盧曼幸運的是,我們所生活的是一個已經有了超連結的數位化時代,可以輕鬆使用軟體工具來構建他所主張的這種超文字資訊系統。但如果想使用軟體來建立專屬於自己的卡片盒筆記系統,我們所選擇的軟體應該具備以下基本功能:

  1. 支援構建超文字系統:這項功能必須要讓人在閱讀任何一篇筆記時都能借助於超連結直接跳轉到任何與當前筆記相關聯的其他筆記。
  2. 支援全文搜尋功能:全文搜尋功能相當於盧曼在他的卡片盒筆記系統中利用索引表提供的、進入系統的入口(全文搜尋顯然更強大)。
  3. 支援沙盒功能:盧曼建立他的卡片盒筆記系統時還具備了一個隱含設施,那就是他的辦公桌。這個設施讓他可以隨意地調閱和整理自己的筆記卡片。數位化的卡片盒筆記系統不容易做到這一點,因此在選擇構建該系統的軟體時應注意筆記的可整理性,最好是一款支援純文字格式和 Markdown 語法的筆記軟體。

接下來,筆者將基於個人對卡片盒筆記法的實踐經驗來向大家推薦幾款不錯的筆記軟體:

  • Flomo 卡片筆記:如果讀者記筆記的主要工具是手機之類的行動端裝置,且沒有在本地儲存筆記的需求,那麼 Flomo 無疑是一款非常值得推薦的筆記軟體,它是嚴格按照卡片盒筆記法的原則來進行設計的線上筆記系統,支援所有的行動端平臺,使用方法簡單、便捷,沒有任何華而不實的多餘功能,非常有助於我們隨時隨地拿起手機記下那些在腦海中一閃而過、稍縱即逝的想法和靈感。關於這款筆記的具體用法,讀者可執行參考 Flomo 提供的官方檔案

  • Obsidian 筆記系統:如果讀者記筆記的主要工具是Mac/PC之類的辦公型裝置,且希望將筆記以純文字檔案的格式儲存在本地或指定的檔案伺服器中,那麼 Obsidian 絕對是一款值得考慮的筆記系統,它很好地支援了 Markdown 語法,並提供了非常簡單易用的超連結與全文搜尋功能,非常有助於像筆者這樣具有重度寫作需求的人日常建立並管理文獻筆記與永久筆記,更好地建立基於卡片盒筆記法的工作流程。

  • VSCode 的 Foam 外掛:如果讀者的筆記系統中不只有 Markdown 格式的筆記檔案,還包含一些用 Python、C 等程式語言編寫的程式碼範例檔案,為知名的程式碼編輯器 VSCode 安裝一款叫做 Foam 的外掛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該外掛能讓我們在 VSCode 編輯器中使用到 Obsidian 的主要功能,包括方便的超連結功能,以及通過超連結構建的、視覺化的思想之網等。

需要注意的是,卡片盒筆記法的核心實踐是建立筆記之間的關聯,並利用這些觀念讓我們的思想之網成為有機增長的知識寶庫,然後將知識回饋到寫作過程中去,因此在選擇構建卡片盒筆記法的軟體時千萬不要將精力放在如何讓筆記看起來像真實的卡片,以及如何為這些卡片建立各種賞心悅目的模板等問題上來,這就本末倒置了,這也是我在這裡不會推薦 Notion 這類筆記軟體的原因,它功能雖然強大,但太折騰了。


寫作方法 #學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