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低程式碼、元宇宙、AI智慧;
01
【先來說說背景】
這個概念由來已久,但是在國內興起,是最近幾年;
低程式碼即「Low-Code」;
指提供視覺化開發環境,可以用來建立和管理軟體應用;
簡單的說;
就是可以通過各種元件的拖拽,實現頁面的建立,互動流程和邏輯,以及資料層面的管理,更加高效的實現需求;
早先在資料公司時;
見識過低程式碼的應用,也參與過部分研發,比如後設資料平臺,BI分析等;
不過,當時還是以資料管理的工具來定義專案,並非是低程式碼;
從「2020年底」開始;
實際上,那個時間節點,低程式碼平臺的應用已經形成趨勢了;
現在的公司,將「低程式碼」平臺的使用「規劃」到「業務體系」中;
後來看,這是一個非常正確的決策;
在當時的討論會議上,大Boss給的理念;
非核心業務全面整合到低程式碼平臺中,將核心業務的邊緣流程,以實踐的方式遷出小部分到低程式碼平臺中;
並且給了理由,是基於「行業趨勢」和「業務週期」的整體考慮,才做出的決策;
其實,所謂的降本增效,也會遵循上述的規律;
不過遭到技術部的「稍微」反對;
主管還當場給了理由,說明為何不支援這樣的決策;
但是最終的討論結果,出自部門老大的建議;
不動核心業務,先將「邊緣業務」遷入,根據「效果」再決策後續規劃;
當然大Boss最終認同這個結論;
以實踐三年後的今天來看,人和人的「差距」確實挺大的;
組織內「Boss」層面的決策正確,「部門」層面的執行節奏,「員工」層面的後知後覺;
有感覺到明顯的認知「差距」;
02
【聊聊最初的疑惑】
客觀來說;
在研發領域內,大部分玩家對新事物都有一定的「排斥」情緒;
新事物意味「打破習慣」和諸多「不確定」因素;
主觀來說;
個人雖然也有排斥新事物的心理,但是很少質疑有趨勢性的事物,當低程式碼應用成為流行趨勢時,個人選擇跟隨就好;
技術部為何下意識的反對低程式碼應用?
從最近三年的實踐和採坑經驗來說,以下問題可能都會成為「否定」的因素;
【問題1】平臺選擇;
這裡重點考慮兩個維度:普遍性和業務特性;
如果只是常規的業務數位化轉型,建議優先從大的生態選擇,比如「某微」或「某釘」,相對而言會更便捷;
如果有行業客製化化的需求,則需要有針對性調研,比如財務系統,人事管理等;
【問題2】成本困擾;
思考一個問題:
簡單業務需求從整體共同作業去考慮,涉及的時間成本、人力成本、以及產品技術的維護成本;
計算成本之後,和低程式碼平臺的費用做對比;
客觀的「數位」最有說服力;
這裡依舊是降本增效的策略:更低的時間,更高的效率,更少的成本,更多的回報;
【問題3】業務適用性;
低程式碼應用剛火起來不久,並沒有發展到各行各業都有成熟合適的解決方案;
所以針對低程式碼平臺的使用;
最大的爭議點就是,沒有找到符合業務特性的平臺,但是管理層急於追求數位化和降本;
這種情況下;
如果盲目引入到業務體系中,後期難免會成為燙手的山芋;
所以充分的調研,以及對市場上各種案例的參考,從而客觀的分析公司當前的業務階段,是否有必要引入低程式碼應用;
【問題4】複雜後的維護性;
涉及到一個決策問題,低程式碼應用到底誰來維護?
業務人員還是研發角色?
從實踐經驗看;
建議是由業務方將需求對接到研發團隊,個人所在的組織中,是一個產品加一個研發,一起負責低程式碼平臺的迭代;
值得注意的是;
低程式碼應用具有一定的使用門檻,在使用的時候需要遵循普遍的開發原則和規範,以此保證持續可維護性;
03
【簡單聊聊原理】
在說低程式碼的實踐之前,先來分析一下基礎性的原理;
如果是普遍的共性業務;
常規就是頁面的渲染和展示,資料層面的增刪改查,計算層面的加減乘除,當然還要考慮模型整體的驅動和互動邏輯;
如果是行業特色的業務;
則需要低程式碼平臺中進行深度客製化化的功能,提供其特定的解決方案;
從技術角度進行原理的簡單分析;
在低程式碼系統中,十分考驗前後端的整體「封裝」能力;
前端,頁面中各種元件和工具的管理,互動時各種動態計算,頁面整體的資料填充;
後端,提供整體的模型驅動能力,封裝不同場景下的公共的互動介面,從而實現各個模組的流程和邏輯;
資料,比較常規的手段有兩種;
【1】進行縱向的表結構設計,資料儲存層面使用鍵值對的方式,構建搜尋查詢的邏輯比較複雜;
【2】資料採用JSON的格式,在資料體量大的情況下,要考慮查詢效率問題;
【3】資料還要提供基礎的分析和匯入匯出能力,以及API層面或者資料通道的搬運能力;
實際上低程式碼應用的現狀,還會提供各種應用和生態的整合能力;
追求功能的全面性;
可以參考「某微」或「某釘」的低程式碼平臺的整合能力;
04
【組織內實踐案例】
明白低程式碼的基礎原理之後,再來聊聊近「3年」的實踐;
首先要明確一個「認知」;
如果只是從研發角度「縱向」看;
業務可能就是產品矩陣中所涉及的各種事務流程,以及參與流程管理和共同作業的各個角色;
角度沒有問題,但是有點孤立;
但是,「橫向」的從組織的整體來看;
即便拋開產品層面,還存在諸多的共同作業事項,業務流程的管理;
這些普遍不會被整合到產品矩陣中;
但是同樣值得「資訊化」和「數位化」管理,從而打造「標準化」流程;
在引入低程式碼平臺之後,會形成如下的應用體系;
在工作中,如果涉及多部門間的「橫向」交集;
那麼會接觸到很多第三方應用,而非單純的研發部門搭建的產品體系;
有的應用極具行業的特色,有的應用傾向共性業務的管理,有的應用傾向私域客群的維護;
不同平臺的共通點,都是可以提供客製化化的低程式碼能力;
最為關鍵的是;
這些平臺都提供「對外」的「互動」能力,可以是第三方應用之間的互動,也可以是與內部的產品體系互動;
在這種應用體系內;
組織在實踐近一年之後,各種核心的業務流程,都全面的資訊化和數位化管理,並且從應用層面打通了不同業務的互動路徑;
最後,經過對比論證,業務流的「效率」得到極大的提升;
05
【實踐帶來的反思】
與低程式碼平臺聯絡最密切的一個概念,就是「數位化」;
在資料公司時;
見識到資料層面可以挖掘的價值,智慧化的分析決策流程,但是缺乏應用層面的數位化實踐;
現在的組織中;
強烈的追求業務數位化管理,並且有幸見識到了完整的實踐過程,才最終形成比較清晰的認知;
不得不承認,這是一個普通玩家,「後知後覺」的反思;
反思低程式碼應用;
各廠商基於自身所在的行業,以及技術和產品的實踐經驗,將其封裝在複雜的低程式碼平臺中;
從而提供,各種「相對簡單」的業務流模型搭建;
這樣可以支撐各種業務場景的數位化管理,並且低程式碼搭建的產品,本身具備很強的靈活可變能力,都有助於效率的提升;
在業務完成數位化之後,自然可以提升各個場景的統籌效率;
對於當下最熱門的「AI領域」來說,其依賴「數位化」的基礎,進而推進流程和決策的「智慧化」管理;
反思技術的發展;
以前總覺得,所謂的資訊化、數位化、智慧化「遙不可及」;
但是區區幾年的時間,就已經普及到各行各業;
成為當下最大的熱點;
所以,面對新興事物的時候,快速理解和衡量其價值,確實會給認知層面帶來巨大的差距;
06
【最後聊幾句問題】
隨著低程式碼應用的普及;
越來越多的業務人員具備「簡單」的開發能力,必然會給部分研發人員的帶來負面影響;
無疑;
加劇網際網路的「內卷」趨勢,本就卷得一塌糊塗的行業,現在更是雪上加霜;
然而趨勢的形成,不會以個人意志為轉移;
就像現在的「AI智慧」一樣,領先的公司不會顧及反對的聲音一路狂奔,落後的公司一邊喊著反對又一邊瘋狂追趕;
真正的趨勢,本著不可逆跟隨就好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