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體架構生態化-多角色交付的探索實踐

2023-04-19 12:02:01

作者:京東零售 李春麗

作為一個技術架構師,不僅僅要緊跟行業技術趨勢,還要結合研發團隊現狀及痛點,探索新的交付方案。在日常中,你是否遇到如下問題 「 業務需求排期長研發是瓶頸;非研發角色感受不到研發技改提效的變化;引入ISV 團隊又擔心質量和安全,培訓週期長「等等,基於此我們探索了一種新的技術體系及交付方案來解決如上問題。

背景

嗨,大家都知道軟體研發需要許多角色共同共同作業,包括客戶、產品經理、研發工程師、測試人員、實施運營團隊等等。在這眾多角色中,研發工程師的人數佔比最高,但是研發資源畢竟有限,隨著需求量不斷增加,在專案中還會聽到如下吐槽:

1、研發團隊排期瓶頸,非研發角色感受不到研發技改提效的變化。

2、引入ISV 團隊又擔心質量和安全問題,而且培訓成本高、週期長,在核心複雜系統中,不敢也無法短時間大規模引入。

不過,如果有一種方法能夠實現生態化交付和全民開發的願景,那就可以解決上述問題了!這種方法可以讓所有角色,無論是技術還是非技術的,以安全、更簡單的方式參與進來。

這樣一來,就可以在不增加團隊人數的情況下,提高團隊的吞吐量,實現更高效的需求交付,是不是很奇妙呢?

挑戰

為了達到生態化交付和全民開發的願景,我們需要解決如下幾個問題?

1、如何讓非技術角色實現研發的交付?

2、如何讓全民開發者完整實現一個需求閉環,而非僅僅實現其中一部分需求?

3、如何解決交付中核心繫統安全問題?

我們帶這幾個問題看下解決方案。在講技術方案之前,我們先站在客戶角度,從整體看一下,一個系統的需求都來自哪裡?而我們都知道比起從0-1新做一個系統,二次擴充套件類需求更加複雜,我們今天就以二次擴充套件類需求入手和大家一起分享下,在京東智慧供應鏈Y做的一些實踐。

方案

設計思路

如上圖就是任意一個系統中二次擴充套件類需求分類的最大集合,主要有8類:API類、引數類、模版類,介面類、流程類、規則類及資料庫類。

1、API類:主要是新增API和在原有API的擴充套件,例如,原有API上新增一些屬性。

2、模版類:主要是新增一個模版。例如,製作一類新的合同模版或問卷調研,各部門填報填寫。

3、引數類:主要是新增KV類的引數。例如,新增「是否包括自營商品「引數,並讓這些引數在某些邏輯中起到作用。

4、UI類:主要是新增選單、按鈕、佈局、圖表、校驗規則等。例如新增一個外呼按鈕,並呼叫外呼系統 介面。

5、流程類:在原有流程節點中新增新的節點。

6、規則類:在原有的規則前、後等,新增新的規則。

7、資料庫類:在原有表中增加新的屬性,或者新增一個子表。

8、最後還有一類其他:無法劃分為某一類,需要複雜的邏輯處理實現。例如 資料重新聚合與邏輯運算

我們就基於這些研發的需求型別,設計一套技術體系,實現生態化交付和全民開發的願景。

技術方案

我們把軟體系統分成三層,建立完整的全鏈路擴充套件技術體系,在把這些能力通過零低程式碼手段把他們進行打通、包裝和開放,就可以實現遮蔽原始碼的情況下,對系統進行安全、簡單、閉環的二次增強,進而達到全民開發的目標。具體包括:

1、介面層:該層擴充套件主要手段就是零低程式碼技術。

2、介面層:該層擴充套件主要手段就是依靠不同模型之前的對映來解決,而模型的擴充套件就可以依靠物件擴充套件來解決。

3、服務層:該層擴充套件主要依靠流程、規則引擎來實現,這個業界有很多開源工具,例如activity和drools等。另外還有很多場景是複雜的邏輯變更,這個可以依靠外掛、事件驅動模式來實現。

4、模型層:該層擴充套件主要手段就是依靠後設資料驅動,通過依賴後設資料物件,而非底層物理資料庫。

以上能力,在通過最後零程式碼技術的加持和封裝,實現視覺化設定,形成一個工作空間,在對工作空間進行分角色授權,讓不同角色以熟悉的語言進行操作,這樣就可以實現生態化交付和全民開發的願景。

所以說擴充套件的技術體系不是一個單一的解決方案,它需要零低程式碼、外掛、業務事件、後設資料驅動、流程規則引擎等技術共同共同作業才可以。而難點是這幾個技術需要互相搭配好,實現擴充套件的互認,例如我們在物件模型擴充套件中增加了一個屬性,這個屬性需要在介面展示、需要在介面中透傳、需要在規則中校驗,這就需要做好頂層架構設計。

我們通過幾個案例來描述,它需要和可以實現哪些能力?

案例

案例1:讓非技術參與進來,體會技術提效的變化

需求描述:基於業務變化,一個核心繫統,需新增 「渠道型別」 這個屬性,改動涉及:

1、資料模型變化(技術上:資料庫欄位變化)

2、後端服務及規則變化(技術上:介面變化、物件變化、判斷規則變化等)、

3、展現介面變化(技術上:UI 介面增加帶資料許可權的查詢條件、表格新列及圖表增加等),

也就是需要軟體不同層次的進行變化。通常,這些特別技術的需求變更,只能技術排期做,但是通過這種新方式。產品經理/客戶就可以在無需等待,7 分鐘內,全程零程式碼的模式下完成。

1、在物件擴充套件中,增加新的屬性。

2、在規則引擎中,基於新的屬性,編排增加新的校驗。

3、在介面擴充套件中,把在物件擴充套件中的新列拖拽出來,展示為查詢條件,並製作一個新的餅狀圖展示到介面。

通過這個案例,也就是說我們可以把黑盒的研發工作,安全、高效的交付給其非研發角色自助完成,提升交付效率,減低溝通成本。另外還有一點值得一提,這種方式也讓非技術人員,可以直觀的感受到技術提效的變化。

案例2:不觸及程式碼情況下,實現安全一站式開發

需求描述:基於業務變化,一個核心繫統,需要與客服系統整合,實現對某類特殊業務的客服外呼,改動涉及:

1、新增一個外呼按鈕

2、新增前端規則校驗,只有履約資料滯留2天的才需要進行客服介入。

3、呼叫外呼介面,組裝資料增加複雜邏輯並傳遞。

4、傳送郵件通知相關角色。

同樣,這些也是特別技術的需求變更,原來只能原廠技術開發來排期做,但是通過這種新方式。客戶IT或ISV,就可以在不觸及程式碼的情況下,通過統一平臺一站式完成需求的變更。

1、在介面層中,通過零低程式碼手段完成按鈕新增。

2、在介面層中,通過零低程式碼手段完成規則校驗的新增。

3、在服務層中,通過外掛方式,實現程式碼邏輯處理,並呼叫外呼介面。

4、在服務層中,通過事件訂閱方式,監聽外呼狀態,設定郵件模版,實現郵件自動傳送。

通過這個案例,我們可以看出來,業務需求具有多變性,不能僅僅依靠一種手段完成擴充套件,需要多種方式進行搭配,才能實現大幅度提效。

結束

其實零低程式碼、外掛、業務事件、後設資料驅動、流程規則引擎等技術在行業中並不是一個新事物,而這些技術可以互相搭配,實現完美整合和互認,讓使用者在一個平臺針對不同業務的場景使用合適的技術,完成需求的自助化,是個難點。它不僅僅需要平臺技術,還需要對業務系統需要合理的抽象、抽取。

最後,我們在回過頭看看最開始的技術挑戰。是不是都解決了呢?

1、如何讓非技術角色實現研發的交付?答:通過零低程式碼模式進行封裝和開放。

2、如何讓全民開發者完整實現一個需求閉環,而非僅僅實現其中一部分需求?答:需要全鏈路開放和打通,並不僅侷限一種技術手段。

3、如何解決交付中核心繫統安全問題?答:遮蔽原始碼的完整擴充套件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