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於公眾號:Hunter後端
原文連結:Django筆記二十四之資料庫函數之比較和轉換函數
這一篇筆記開始介紹幾種資料庫函數,以下是幾種函數及其作用
這一篇筆記我們主要用到 Author 和 Entry model 作為範例,下面的是 Author model:
class Author(models.Model):
name = models.CharField(max_length=200)
email = models.EmailField(null=True, default=None)
age = models.IntegerField(null=True, blank=True)
alias = models.CharField(max_length=50, null=True, blank=True)
goes_by = models.CharField(max_length=50, null=True, blank=True)
一般來說,對於 CharField 欄位,我們是不推薦允許 null=True 存在的,因為這樣的話,在資料庫中就會存在兩個空值,一個是 null,一個是空字串 ''。
在這裡允許這樣操作是為了方便的介紹下面的功能。
注意下,資料庫相關函數都是在 django.db.models.functions 模組下
Cast 的作用,我們可以將其理解成轉換資料型別,比如在 Author 中,age 欄位是一個 Integer 資料。
但是如果我們想要獲取資料的時候想要將其直接變成浮點型資料,就可以使用 Cast() 函數,通過 output_field=FloatField() 引數來指定輸出型別。
# 先建立資料
from blog.models import Author
Author.objects.create(name='hunter', age=25)
返回一個新欄位,通過 Cast() 函數來指定輸出型別:
from django.db.models import FloatField
from django.db.models.functions import Cast
author = Author.objects.annotate(float_age=Cast('age', output_field=FloatField())).get(id=1)
print(author.float_age)
最後的輸出就是一個浮點型資料了。
Coalesce 的單詞的含義是 合併、聯合,但是在這裡函數表現出的意義是,優先取值。
Coalesce() 接受多個欄位或者表示式作為引數,至少為兩個欄位名稱,然後會返回第一個非 null 的欄位的值(注意: 空字串 '' 不被認為是 null 值)
每個元素都必須是相似的型別,否則會引起報錯。
對於 Author 這個model,我們想要按照 alias, goes_by, name 三個欄位的這個順序來取值。
也就是說 有alias 欄位就取 alias 的內容,否則取 goes_by 的欄位值,goes_by 也沒有 就取 name 欄位,這種情況就可以使用 Coalesce() 來操作。
先來建立幾條資料:
Author.objects.create(alias="alias-1", goes_by='goes-by-1', name='name-1')
Author.objects.create(goes_by='goes-by-2', name='name-2')
Author.objects.create(name='name-3')
Author.objects.create(alias="", goes_by='goes-by-4', name='name-4')
以上三條資料的 id 在資料庫分別是 2,3,4,5
接下來可以測試一下 Coalesce() 這個函數
from django.db.models.functions import Coalesce
author = Author.objects.annotate(new_field=Coalesce('alias', 'goes_by', 'name')).get(id=2)
print(author.new_field)
# 輸出 alias-1
author = Author.objects.annotate(new_field=Coalesce('alias', 'goes_by', 'name')).get(id=3)
print(author.new_field)
# 輸出 goes-by-2
author = Author.objects.annotate(new_field=Coalesce('alias', 'goes_by', 'name')).get(id=4)
print(author.new_field)
# 輸出 name-3
author = Author.objects.annotate(new_field=Coalesce('alias', 'goes_by', 'name')).get(id=5)
print(author.new_field)
# 輸出 空字串 ''
以上幾個例子,我們就測試出了新建欄位的取值優先順序,以及空字串和 null 在這個函數裡的區別(會跳過值為 null 的資料,但是會取空字串的欄位值)。
空值的預設值
其實用到這裡,我們可以發現這個函數的另一個用法,那就是 null 值下替換的預設值。
假設我們有一個欄位,我們在取值的時候,想實現,如果該欄位是 null,那麼我們在取值的時候就想將其替換成另一個預設值,而不是返回 null 或者後續在記憶體中操作替換預設值,可以這樣操作:
from django.db.models import Value
author = Author.objects.annotate(new_field=Coalesce('email', Value('xxx'))).get(id=5)
print(author.new_field)
# id 等於 5 的 Author 資料,email 欄位為空,所以 new_field 的值被替換成了 'xxx'
預設值的處理也可以用在聚合中,比如聚合 Sum() 的時候,如果沒有滿足條件的資料,聚合的結果會是一個 null,但是我們可以自動將其變為 0:
from django.db.models import Sum, Value
Author.objects.aggregate(age_sum=Coalesce(Sum('age'), Value(0)))
Greatest() 的用法與 Coalesce 相同,接受兩個或多個型別相同的元素,返回最大的一個。
可以比較數位,和時間等欄位型別。
這裡範例我們使用 Entry model,我們只用兩個整型欄位:
class Entry(models.Model):
number_of_comments = models.IntegerField()
number_of_pingbacks = models.IntegerField()
用法如下:
from blog.models import Entry
from django.db.models.functions import Greatest
Entry.objects.annotate(max_value=Greatest("number_of_comments", "number_of_pingbacks")).get(id=2).max_value
# max_value 欄位取值就會是number_of_comments 和 number_of_pingbacks 之間最大的
這裡我們也可以挖掘出一個騷操作,那就是取值的下限
比如這兩個欄位的值都沒有達到我們想要的閾值,比如說是2,我們希望返回的值至少是2,可以這樣設計程式:
Entry.objects.annotate(max_value=Greatest("number_of_comments", "number_of_pingbacks", Value(2))).get(id=2).max_value
注意: 在MySQL 和 Oracle 中,如果 Greatest 中,只要有一個欄位值為 null,那麼結果就會返回 null,這一點一定要注意
Least() 這個取的是最小值,與 Greatest 作用是相反的,但用法是一樣的,不多介紹
獲取兩個欄位,也可以是表示式的結果,或者是 Value() 的值,但兩者的資料型別得一致,用於判斷兩者的值是否相同。
如果兩者的值相同,則返回 Python 裡的 None,不相同的話返回第一個表示式的值
用法範例如下:
Entry.objects.annotate(new_field=NullIf("number_of_comments", "number_of_pingbacks")).get(id=1).new_field
Entry.objects.annotate(new_field=NullIf("number_of_comments", Value(2))).get(id=1).new_field
以上就是本篇筆記全部內容,下一篇將介紹資料庫函數之日期函數
如果想獲取更多後端相關文章,可掃碼關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