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修"棧"道——越過Android啟動棧陷阱

2023-04-18 12:01:21

作者:vivo 網際網路大前端團隊- Zhao Kaiping

本文從一例業務中遇到的問題出發,以FLAG_ACTIVITY_NEW_TASK這一flag作為切入點,帶大家探究Activity啟動前的一項重要的工作——棧校驗。

文中列舉一系列業務中可能遇到的異常狀況,詳細描述了使用FLAG_ACTIVITY_NEW_TASK時可能遇到的「坑」,並從原始碼中探究其根源。只有合理使用flag、launchMode,才能避免因為棧機制的特殊性,導致一系列與預期不符的啟動問題。

一、問題及背景

應用間相互聯動、相互跳轉,是實現系統整體性、體驗一致性的重要手段,也是最簡單的一種方法。

當我們用最常用的方法去startActivity時,竟也會遇到失敗的情況。在真實業務中,就遇到了這樣一例異常:使用者點選某個按鈕時,想要「簡簡單單」跳轉另一個應用,卻沒有任何反應。

經驗豐富的你,腦海中是否湧現出了各種猜想:是不是目標Activity甚至目標App不存在?是不是目標Activty沒有對外開放?是不是有許可權的限制或者跳轉的action/uri錯了……

真實的原因被flag、launchMode、Intent等特性層層藏匿,可能超出你此時的思考。

本文將從原始碼出發,探究前因後果,展開講講在startActivity()真正準備啟動一個Activity前,需要經過哪些「磨難」,怎樣有據可依地解決由棧問題導致的啟動異常。

1.1 業務中遇到的問題

業務中的場景是這樣的,存在A、B、C三個應用。

(1)從應用A-Activity1跳轉至應用B-Activity2;

(2)應用B-Activity2繼續跳轉到應用C-Activity3;

(3)C內某個按鈕,會再次跳轉B-Activity2,但點選後沒有任何反應。如果不經過前面A到B的跳轉,C直接跳到B是可以的。

圖片

1.2 問題程式碼

3個Activity的Androidmanifest設定如下,均可通過各自的action拉起,launchMode均為標準模式。

<!--應用A--> 
      <activity
            android:name=".Activity1"
            android:exported="true">
            <intent-filter>
                <action android:name="com.zkp.task.ACTION_TO_A_PAGE1" />
                <category android:name="android.intent.category.DEFAULT" />
            </intent-filter>
        </activity>
 
<!--應用B-->
        <activity
            android:name=".Activity2"
            android:exported="true">
            <intent-filter>
                <action android:name="com.zkp.task.ACTION_TO_B_PAGE2" />
                <category android:name="android.intent.category.DEFAULT" />
            </intent-filter>
        </activity>
 
<!--應用C-->
        <activity
            android:name=".Activity3"
            android:exported="true">
            <intent-filter>
                <action android:name="com.zkp.task.ACTION_TO_C_PAGE3" />
                <category android:name="android.intent.category.DEFAULT" />
            </intent-filter>
        </activity>

A-1到B-2的程式碼,指定flag為FLAG_ACTIVITY_NEW_TASK

private void jumpTo_B_Activity2_ByAction_NewTask() {
    Intent intent = new Intent();
    intent.setAction("com.zkp.task.ACTION_TO_B_PAGE2");
    intent.setFlags(Intent.FLAG_ACTIVITY_NEW_TASK);
    startActivity(intent);
}

B-2到C-3的程式碼,未指定flag

private void jumpTo_C_Activity3_ByAction_NoTask() {
    Intent intent = new Intent();
    intent.setAction("com.zkp.task.ACTION_TO_C_PAGE3");
    startActivity(intent);
}

C-3到B-2的程式碼,與A-1到B-2的完全一致,指定flag為 FLAG_ACTIVITY_NEW_TASK

private void jumpTo_B_Activity2_ByAction_NewTask() {
    Intent intent = new Intent();
    intent.setAction("com.zkp.task.ACTION_TO_B_PAGE2");
    intent.setFlags(Intent.FLAG_ACTIVITY_NEW_TASK);
    startActivity(intent);
}

1.3 程式碼初步分析

仔細檢視問題程式碼,在實現上非常簡單,有兩個特徵:

(1)如果直接通過C-3跳B-2,沒有任何問題,但A-1已經跳過B-2後,C-3就失敗了。

(2)在A-1和C-3跳到B-2時,都設定了flag為FLAG_ACTIVITY_NEW_TASK。

依據經驗,我們推測與棧有關,嘗試將跳轉前棧的狀態列印出來,如下圖。

圖片

由於A-1跳到B-2時設定了FLAG_ACTIVITY_NEW_TASK,B-2跳到C-3時未設定,所以1在獨立棧中,2、3在另一個棧中。示意如下圖。

圖片

C-3跳轉B-2一般有3種可能的預期,如下圖:預想1,新建一個Task,在新Task中啟動一個B-2;預想2,複用已經存在的B-2;預想3,在已有Task中新建一個範例B-2。

圖片

 

但實際上3種預期都沒有實現,所有Activity的任何宣告週期都沒有變化,介面始終停留在C-3。

看一下FLAG_ACTIVITY_NEW_TASK的官方註釋和程式碼註釋,如下圖:

圖片

重點關注這一段:

When using this flag, if a task is already running for the activity you are now starting, then a new activity will not be started; instead, the current task will simply be brought to the front of the screen with the state it was last in.

使用此flag時,如果你正在啟動的Activity已經在一個Task中執行,那麼一個新Activity不會被啟動;相反,當前Task將簡單地顯示在介面的前面,並顯示其最後的狀態。

——顯然,官方檔案與程式碼註釋的表述與我們的異常現象是一致的,目標Activity2已經在Task中存在,則不會被啟動;Task直接顯示在前面,並展示最後的狀態。由於目標Activty3就是來源Activity3,所以頁面沒有任何變化。

看起來官方還是很靠譜的,但實際效果真的能一直與官方描述一致嗎?我們通過幾個場景來看一下。

二、場景拓展與驗證

2.1 場景拓展

在筆者依據官方描述進行調整、復現的過程中,發現了幾個比較有意思的場景。

PS:上面業務的案例中,B-2和C-3在不同應用內,又在相同的Task內,但實際上是否是同一個應用,對結果的影響並不大。為了避免不同應用和不同Task造成閱讀混亂,同一個棧的跳轉,我們都在本應用內進行,故業務中的場景等價於下面的【場景0】

【場景0】把業務中B-2到C-3的應用間跳轉改為B-2到B-3的應用內跳轉

// B-2跳轉B-3
public static void jumpTo_B_3_ByAction_Null(Context context) {
    Intent intent = new Intent();
    intent.setAction("com.zkp.task.ACTION_TO_B_PAGE3");
    context.startActivity(intent);
}

如下圖,A-1設定NEW_TASK跳轉B-2,再跳轉B-3,最終設定NEW_TASK想跳轉B-2。雖然跳C-3改為了跳B-3,但與之前問題的表現一致,沒有反應,停留在B-3。

圖片

有的讀者會指出這樣的問題:如果同一個應用內使用NEW_TASK跳轉,而不指定目標的taskAffinity屬性,實際是無法在新Task中啟動的。請大家忽略該問題,可以認為筆者的操作是已經加了taskAffinity的,這對最終結果並沒有影響。

【場景1】如果目標Task和來源Task不是同一個,情況是否會如官方檔案所說複用已有的Task並展示最近狀態?我們改為B-3啟動一個新Task的新Activity C-4,再通過C-4跳回B-2

// B-3跳轉C-4
public static void jumpTo_C_4_ByAction_New(Context context) {
    Intent intent = new Intent("com.zkp.task.ACTION_TO_C_PAGE4");
    intent.setFlags(Intent.FLAG_ACTIVITY_NEW_TASK);
    context.startActivity(intent);
}
// C-4跳轉B-2
public static void jumpTo_B_2_ByAction_New(Context context) {
    Intent intent = new Intent();
    intent.setAction("com.zkp.task.ACTION_TO_B_PAGE2");
    intent.setFlags(Intent.FLAG_ACTIVITY_NEW_TASK);
    context.startActivity(intent);
}

如下圖,A-1設定NEW_TASK跳轉B-2,再跳轉B-3,再設定NEW_TASK跳轉C-4,最終設定NEW_TASK想跳轉B-2。

圖片

預想的結果是:不會跳到B-2,而是跳到它所在Task的頂層B-3。

實際的結果是:與預期一致,確實是跳到了B-3。

【場景2】把場景1稍做修改:C-4到B-2時,我們不通過action來跳,改為通過setClassName跳轉

// C-4跳轉B-2
public static void jumpTo_B_2_ByPath_New(Context context) {
    Intent intent = new Intent();
    intent.setClassName("com.zkp.b", "com.zkp.b.Activity2"); // 直接設定classname,不通過action
    intent.setFlags(Intent.FLAG_ACTIVITY_NEW_TASK);
    context.startActivity(intent);
}

如下圖,A-1設定NEW_TASK跳轉B-2,再跳轉B-3,再設定NEW_TASK跳轉C-4,最終設定NEW_TASK想跳轉B-2。

圖片

預想的結果是:與場景0一致,會跳到B-2所在Task的已有頂層B-3。

實際的結果是:在已有的Task2中,產生了一個新的B-2範例。

僅僅是改變了一下重新跳轉B-2的方式,效果就完全不一樣了!這與官方檔案中提到該flag與"singleTask" launchMode值產生的行為並不一致!

【場景3】把場景1再做修改:這次C-4不跳棧底的B-2,改為跳轉B-3,且還是通過action方式。

// C-4跳轉B-3
public static void jumpTo_B_3_ByAction_New(Context context) {
    Intent intent = new Intent();
    intent.setAction("com.zkp.task.ACTION_TO_B_PAGE3");
    intent.setFlags(Intent.FLAG_ACTIVITY_NEW_TASK);
    context.startActivity(intent);
}

如下圖,A-1設定NEW_TASK跳轉B-2,再跳轉B-3,再設定NEW_TASK跳轉C-4,最終設定NEW_TASK想跳轉B-3。

圖片

預想的結果是:與場景0一致,會跳到B-2所在Task的頂層B-3。

實際的結果是:在已有的Task2中,產生了一個新的B-3範例。

不是說好的,Activity已經存在時,展示其所在Task的最新狀態嗎?明明Task2中已經有了B-3,並沒有直接展示它,而是生成了新的B-3範例。

【場景4】既然Activity沒有被複用,那Task一定會被複用嗎?把場景3稍做修改,直接給B-3指定一個單獨的affinity。

<activity
    android:name=".Activity3"
    android:exported="true"
    android:taskAffinity="b3.task"><!--指定了親和性標識-->
    <intent-filter>
        <action android:name="com.zkp.task.ACTION_TO_B_PAGE3" />
        <category android:name="android.intent.category.DEFAULT" />
    </intent-filter>
</activity>

如下圖,A-1設定NEW_TASK跳轉B-2,再跳轉B-3,再設定NEW_TASK跳轉C-4,最終設定NEW_TASK想跳轉B-3。

——這次,連Task也不會再被複用了……Activity3在一個新的棧中被範例化了。

再回看官方的註釋,就會顯得非常不準確,甚至會讓開發者對該部分的認知產生嚴重錯誤!稍微改變過程中的某個毫無關聯的屬性(如跳轉目標、跳轉方式……),就會產生很大差異。

在看flag相關注釋時,我們要樹立一個意識:Task和Activity跳轉的實際效果,是launchMode、taskAffinity、跳轉方式、Activity在Task中的層級等屬性綜合作用的結果,不要相信「一面之詞」。

回到問題本身,究竟是哪些原因造就了上面的不同效果呢?只有原始碼最值得信賴了。

三、場景分析與原始碼探索

本文以Android 12.0原始碼為基礎,進行探究。上述場景在不同Android版本上的表現是一致的。

3.1 原始碼偵錯注意事項

原始碼的偵錯方法,許多文章已經有了詳細的教學,本文不再贅述。此處只簡單總結其中需要注意的事項

  1. 下載模擬器時,不要使用Google Play版本,該版本類似user版本,無法選擇system_process程序進行斷點。

  2. 即使是Google官方模擬器和原始碼,在斷點時,也會有行數嚴重不對應的情況(比如:模擬器實際會執行到方法A,但在原始碼中打斷點時,實際不能定位到方法A的對應行數),該問題並沒有很好的處理方法,只能儘量規避,如使模擬器版本與原始碼版本保持一致、多打一些斷點增加關鍵行數被定位到的機率。

3.2 初步斷點,明確啟動結果

以【場景0】為例,我們初步確認一下,為什麼B-3跳轉B-2會無反應,系統是否告知了原因。

3.2.1 明確啟動結果及其來源

在Android原始碼的斷點偵錯中,常見的有兩類程序:應用程序和system_process程序。

在應用程序中,我們能獲取到應用啟動結果的狀態碼result,這個result用來告訴我們啟動是否成功。涉及堆疊如下圖(標記1)所示:

Activity類::startActivity() → startActivityForResult() → Instrumentation類::execStartActivity(),返回值result則是ATMS(ActivityTaskManagerService)執行的結果。

圖片

如上圖(標記2)標註,ATMS類::startActivity()方法,返回了result=3。

在system_process程序中,我們看一下這個result=3是怎樣被賦值的。略去詳細斷點步驟,實際堆疊如下圖(標註1)所示:

ATMS類::startActivity() → startActivityAsUser() → ActivityStarter類::execute() → executeRequest() → startActivityUnchecked() → startActivityInner() → recycleTask(),在recycleTask()中返回了結果。

圖片

如上圖(標註2)所示,result在mMovedToFront=false時被賦值,即result=START_DELIVERED_TO_TOP=3,而START_SUCCESS=0才代表建立成功。

看一下原始碼中對START_DELIVERED_TO_TOP的說明,如下圖:

Result for IActivityManaqer.startActivity: activity wasn't really started, but the given Intent was given to the existing top activity.

(IActivityManaqer.startActivityActivity的結果:Activity並未真正啟動,但給定的Intent已提供給現有的頂層Activity。)

「Activity並未真正啟動」——是的,因為可以複用

「給定的Intent已提供給現有的頂層Activity」——實際沒有,頂層Activity3並沒有收到任何回撥,onNewIntent()未執行,甚至嘗試通過Intent::putExtra()傳入新的引數,Activity3也沒有收到。官方檔案又帶給了我們一個疑問點?我們把這個問題記錄下來,在後面分析。

滿足什麼條件,才會造成START_DELIVERED_TO_TOP的結果呢?筆者的思路是,通過與正常啟動流程對比,找出差異點。

3.3 過程斷點,探索啟動流程

一般來說,在定位問題時,我們習慣通過結果反推原因,但反推的過程只能關注到與問題強關聯的程式碼分支,並不能能使我們很好地瞭解全貌。

所以,本節內容我們通過順序閱讀的方法,正向介紹startActivity過程中與上述【場景01234】強相關的邏輯。再次簡述一下:

  1. 【場景0】同一個Task內,從頂部B-3跳轉B-2——停留在B-3

  2. 【場景1】從另一個Task內的C-4,跳轉B-2——跳轉到B-3

  3. 【場景2】把場景1中,C-4跳轉B-2的方式改為setClassName()——建立新B-2範例

  4. 【場景3】把場景1中,C-4跳轉B-2改為跳轉B-3——建立新B-3範例

  5. 【場景4】給場景3中的B-3,指定taskAffinity——建立新Task和新B-3範例

3.3.1 流程原始碼概覽

原始碼中,整個啟動流程很長,涉及的方法和邏輯也很多,為了便於大家理清方法呼叫順序,方便後續內容的閱讀,筆者將本文涉及到的關鍵類及方法呼叫關係整理如下。

後續閱讀中如果不清楚呼叫關係,可以返回這裡檢視:

// ActivityStarter.java
 
    ActivityStarter::execute() {
        executeRequest(intent) {
            startActivityUnchecked() {
                startActivityInner();
        }
    }
    ActivityStarter::startActivityInner() {
        setInitialState();
        computeLaunchingTaskFlags();
        Task targetTask = getReusableTask(){
            findTask();
        }
        ActivityRecord targetTaskTop = targetTask.getTopNonFinishingActivity();
        if (targetTaskTop != null) {
            startResult = recycleTask() {
                setTargetRootTaskIfNeeded();
                complyActivityFlags();
                if (mAddingToTask) {
                    return START_SUCCESS; //【場景2】【場景3】從recycleTask()返回
                }
                resumeFocusedTasksTopActivities()
                return mMovedToFront ? START_TASK_TO_FRONT : START_DELIVERED_TO_TOP;//【場景1】【場景0】從recycleTask()返回
            }
        } else {
            mAddingToTask = true;
        }
        if (startResult != START_SUCCESS) {
            return startResult;//【場景1】【場景0】從startActivityInner()返回
        }
        deliverToCurrentTopIfNeeded();
        resumeFocusedTasksTopActivities();
        return startResult;
    }

3.3.2 關鍵流程分析

(1)初始化

startActivityInner()是最主要的方法,如下列幾張圖所示,該方法會率先呼叫setInitialState(),初始化各類全域性變數,並呼叫reset(),重置ActivityStarter中各種狀態。

在此過程中,我們記下兩個關鍵變數mMovedToFront和mAddingToTask,它們均在此被重置為false。

其中,mMovedToFront代表當Task可複用時,是否需要將目標Task移動到前臺;mAddingToTask代表是否要將Activity加入到Task中。

圖片

圖片

圖片

(2)計算確認啟動時的flag

該步驟會通過computeLaunchingTaskFlags()方法,根據launchMode、來源Activity的屬性等進行初步計算,確認LaunchFlags。

此處重點處理來源Activity為空的各類場景,與我們上文中的幾種場景無關,故不再展開講解。

(3)獲取可以複用的Task

該步驟通過呼叫getReusableTask()實現,用來查詢有沒有可以複用的Task。

先說結論:場景0123中,都能獲取到可以複用的Task,而場景4中,未獲取到可複用的Task。

為什麼場景4不可以複用?我們看一下getReusableTask()的關鍵實現。

圖片

上圖(標註1)中,putIntoExistingTask代表是否能放入已經存在的Task。當flag含有NEW_TASK且不含MULTIPLE_TASK時,或指定了singleInstance或singleTask的launchMode等條件,且沒有指定Task或要求返回結果 時,場景01234均滿足了條件。

然後,上圖(標註2)通過findTask()查詢可以複用的Task,並將過程中找到的棧頂Activity賦值給intentActivity。最終,上圖(標註3)將intentActivity對應的Task作為結果。

findTask()是怎樣查詢哪個Task可以複用呢?

圖片

主要是確認兩種結果mIdealRecord——「理想的ActivityRecord」  和 mCandidateRecord——"候選的ActivityRecord",作為intentActivity,並取intentActivity對應的Task作為複用Task。

什麼ActivityRecord才是理想或候選的ActivityRecord呢?在mTmpFindTaskResult.process()中確認。

圖片

程式會將當前系統中所有的Task進行遍歷,在每個Task中,進行如上圖所示的工作——將Task的底部Activity realActivity與目標Activity cls進行對比。

場景012中,我們想跳轉Activity2,即cls是Activity2,與Task底部的realActivity2相同,則將該Task頂部的Activity3 r作為「理想的Activity」;

場景3中,我們想跳轉Activity3,即cls是Activity3,與Task底部的realActivity2不同,則進一步判斷task底部Activity2與目標Activity3的棧親和行,具有相同親和性,則將Task的頂部Activity3作為「候選Activity」;

場景4中,所有條件都不滿足,最終沒能找到可複用的Task。在執行完getReusableTask()後將mAddingToTask賦值為true

由此,我們就能解釋【場景4】中,新建了Task的現象。

(4)確定是否需要將目標Task移動到前臺

如果存在可複用的Task,場景0123會執行recycleTask(),該方法中會相繼進行幾個操作:setTargetRootTaskIfNeeded()、complyActivityFlags()。

首先,程式會執行setTargetRootTaskIfNeeded(),用來確定是否需要將目標Task移動到前臺,使用mMovedToFront作為標識。

圖片

圖片

在【場景123】中,來源Task和目標Task是不同的,differentTopTask為true,再經過一系列Task屬性對比,能夠得出mMovedToFront為true;

而場景0中,來源Task和目標Task相同,differentTopTask為false,mMovedToFront保持初始的false。

由此,我們就能解釋【場景0】中,Task不會發生切換的現象。

(5)通過對比flag、Intent、Component等確認是否要將Activity加入到Task中

還是在【場景0123】中,recycleTask()會繼續執行complyActivityFlags(),用來確認是否要將Activity加入到Task中,使用mAddingToTask作為標識。

該方法會對FLAG_ACTIVITY_NEW_TASK、FLAG_ACTIVITY_CLEAR_TASK、FLAG_ACTIVITY_CLEAR_TOP等諸多flag、Intent資訊進行一系列判斷。

圖片

上圖(標註1)中,會先判斷後續是否需要重置Task,resetTask,判斷條件則是FLAG_ACTIVITY_RESET_TASK_IF_NEEDED,顯然,場景0123的resetTask都為false。繼續執行。

接著,會有多種條件判斷按順序執行。

在【場景3】中,目標Component(mActivityComponent)是B-3,目標Task的realActivity則是B-2,兩者不相同,進入了resetTask相關的判斷(標註2)。

之前resetTask已經是false,故【場景3】的mAddingToTask脫離原始值,被置為true。

在【場景012】中,相對比的兩個Activity都是B-2(標註3),可以進入下一級判斷——isSameIntentFilter()。

圖片

圖片

圖片

這一步判斷的內容就很明顯了,目標Activity2的已有Intent 與 新的Intent做對比。很顯然,場景2中由於改為了setClassName跳轉,Intent自然不一樣了。

故【場景2】的mAddingToTask脫離原始值,被置為true。

總結看一下:

【場景123】的mMovedToFront最先被置為true,而【場景0】經歷重重考驗,保持初始值為false。

——這意味著當有可複用Task時,【場景0】不需要把Task切換到前列;【場景123】需要切換到目標Task。

【場景234】的mAddingToTask分別在不同階段被置為true,而【場景01】,始終保持初始值false。

——這意味著,【場景234】需要將Activity加入到Task中,而【場景01】不再需要。

(6)實際啟動Activity或直接返回結果

被啟動的各個Activity會通過resumeFocusedTasksTopActivities()等一系列操作,開始真正的啟動與生命週期的呼叫。

我們關於上述各個場景的探索已經得到答案,後續流程便不再關注。

四、問題修復及遺留問題解答

4.1 問題修復

既然前面總結了這麼多必要條件,我們只需要破壞其中的某些條件,就可以修復業務中遇到的問題了,簡單列舉幾個的方案。

  • 方案一:修改flag。B-3跳轉B-2時,增加FLAG_ACTIVITY_CLEAR_TASK或FLAG_ACTIVITY_CLEAR_TOP,或者直接不設定flag。經驗證可行。

  • 方案二:修改intent屬性,即【場景2】。A-1通過action方式隱式跳轉B-2,則B-3可以通過setClassName方式,或修改action內屬性的方式跳轉B-2。經驗證可行。

  • 方案三:提前移除B-2。B-2跳轉B-3時,finish掉B-2。需要注意的是,finish()要在startActivity()之前執行,以避免遺留的ActivityRecord和Intent資訊對後續跳轉的影響。尤其是當你把B-2作為自己應用的deeplink分發Activity時,更值得警惕。

4.2 遺留問題

還記得我們在文章開端的某個疑惑嗎,為什麼沒有回撥onNewIntent()?

onNewIntent() 會通過deliverNewIntent()觸發,而deliverNewIntent()僅通過以下兩個方法呼叫。

圖片

complyActivityFlags()就是上文3.3.1.5中我們著重探討的方法,可以發現complyActivityFlags()中所有可能呼叫deliverNewIntent()的條件均被完美避開了。

而deliverToCurrentTopIfNeeded()方法則如下圖所示。

圖片

mLaunchFlags和mLaunchMode,無法滿足條件,導致dontStart為false,無緣deliverNewIntent()。

至此,onNewIntent()的問題得到解答。

五、結語

通過一系列場景假設,我們發現了許多出乎意料的現象:

  1. 檔案提到FLAG_ACTIVITY_NEW_TASK等價於singleTask,與事實並不完全如此,只有與其他flag搭配才能達到相似的效果。這一flag的註釋非常片面,甚至會引發誤解,單一因素無法決定整體表現。

  2. 官方檔案提到

  3. START_DELIVERED_TO_TOP會將新的Intent傳遞給頂層Activity,但事實上,並不是每一種START_DELIVERED_TO_TOP都會把新的Intent重新分發。

  4. 同一個棧底Activity,前後兩次都通過action或都通過setClassName跳轉到時,第二次跳轉竟然會失敗,而兩次用不同方式跳轉時,則會成功。

  5. 單純使用FLAG_ACTIVITY_NEW_TASK時,跳棧底Activity和跳同棧內其他Activity的效果大相徑庭。

業務中遇到的問題,歸根結底就是對Android棧機制不夠了解造成的。

在面對棧相關的編碼時,開發者務必要想清楚,承擔新開應用棧的Activty在應用全域性承擔怎樣的使命,要對Task歷史、flag屬性、launchMode屬性、Intent內容等全面評估,謹慎參考官方檔案,才能避免棧陷阱,達成理想可靠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