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於公眾號:Hunter後端
原文連結:Django筆記二十一之使用原生SQL查詢資料庫
Django 提供了兩種方式來執行原生 SQL 程式碼。
一種是使用 raw() 函數,一種是 使用 connection.cursor()。
但是官方還是推薦在使用原生 SQL 之前,儘量的先去探索一下 QuerySet 提供的各種 API。
目前而言,官方檔案提供的各種 API 是能夠滿足絕大多數的應用場景的。
以下是本篇筆記的目錄:
這個方法可以用來操作原生 SQL,然後返回 model 範例:
我們以 Blog 作為範例,使用的程式碼如下:
for blog in Blog.objects.raw("select * from blog_blog"):
print(blog)
上面這段程式碼的作用效果跟 Blog.objects.all() 獲取的結果是一樣的,但是在一些操作上又不太一樣,比如 all().count() 可以獲取到 總數,但是 raw() 就不能進行這種操作。
需要注意的是,raw() 並不會去檢測輸入的 SQL 程式碼,即使我們使用 Blog 這個model 來查詢 Entry 的資料,也能夠返回結果,不過返回的都是 Entry 表的屬性:
for blog in Blog.objects.raw("select * from blog_entry"):
print(blog.__dict__) # __dict__ 輸出的都是 blog_entry 的欄位
也就是說 在 Blog.objects.raw() 中,真正起作用的只有 raw() 這一個函數,前面的 Blog 不過是一個架子,或者途徑,是為了引出 raw() 這個函數。
自定義返回欄位
在 raw() 函數的 SQL 程式碼裡,我們可以自定義選中的欄位,如果需要使用沒有選中的欄位,那麼系統會再次存取資料庫來獲取,這個操作過程就跟前面介紹的 defer() 函數一樣。
for item in Blog.objects.raw("select id from blog_blog"):
print(item.__dict__)
print(item.id, item.name)
print(item.__dict__)
{'_state': <django.db.models.base.ModelState object at 0x7fbd4165b6a0>, 'id': 2}
2 hunter
{'_state': <django.db.models.base.ModelState object at 0x7fbd4165b6a0>, 'id': 2, 'name': 'hunter'}
可以看到,返回的結果中先輸出的資料只有 id,後面,當我們存取 name 欄位的時候,又去獲取了 name 欄位的資料。
自定義欄位必須包含主鍵
當我們自定義欄位返回的時候,必須是要包含主鍵欄位的,否則在我們獲取資訊的時候會報錯,比如下面的操作:
for blog in Blog.objects.raw("select name from blog_blog"):
print(blog.__dict__)
在 print(blog.dict) 的時候就會報錯,資料中沒有主鍵資訊
自定義返回新欄位
可以跟 QuerySet 的 annotate 操作一樣,自定義新欄位返回,獲取的時候可以直接根據屬性值返回,比如:
entry = Entry.objects.raw("select *, date_format(pub_date, '%%Y-%%m') as date_1 from blog_entry")[0]
print(entry.date_1)
傳遞變數
給輸入的 SQL 語句傳遞變數:
name = "python"
Blog.objects.raw("select * from blog_blog where name = '%s'", [name])
Django 推出了一種更加直接執行 SQL 的方式,用到的模組是 django.db.connction,用到的 cursor 和 pymysql 的庫是一樣的用法,官方給出的範例如下:
from django.db import connection
def my_custom_sql(self):
with connection.cursor() as cursor:
cursor.execute("UPDATE bar SET foo = 1 WHERE baz = %s", [self.baz])
cursor.execute("SELECT foo FROM bar WHERE baz = %s", [self.baz])
row = cursor.fetchone()
return row
需要注意,如果有引數傳入 SQL 中,需要對一些符號進行跳脫之後才可以使用,比如:
cursor.execute("SELECT foo FROM bar WHERE baz = '30%'")
cursor.execute("SELECT foo FROM bar WHERE baz = '30%%' AND id = %s", [self.id])
其中,第二條語句的 % 需要進行跳脫
適配fetch的資料
通過 fetchone 和 fetchall() 返回的資料是隻有 value 值的,沒有對應的欄位 key,如果可以適當的犧牲效能和記憶體,來換取獲取資料的便利和準確性,官方提供了這樣一種方式:
def dictfetchall(cursor):
"Return all rows from a cursor as a dict"
columns = [col[0] for col in cursor.description]
return [
dict(zip(columns, row))
for row in cursor.fetchall()
]
在我們執行完 cursor.execute(sql) 之後,把 cursor 作為引數傳入 dictfetchall 函數中,就可以返回一個字典列表
介紹一下 cursor.description,這個返回的是一個元組資料,裡面的元素也是一個元組,元組的第一個元素就是我們 select 的欄位名。
所以 columns = [col[0] for col in cursor.description] 這一行程式碼獲取的是指定的所有欄位名
使用範例:
def dictfetchall(cursor):
"Return all rows from a cursor as a dict"
columns = [col[0] for col in cursor.description]
return [
dict(zip(columns, row))
for row in cursor.fetchall()
]
with connection.cursor() as cursor:
sql = "select id, name from blog_blog"
cursor.execute(sql)
results = dictfetchall(cursor)
print(results)
# 返回的結果:
# [{'id': 20, 'name': 'name_3'}, {'id': 21, 'name': 'name_4'}, {'id': 1, 'name': 'name_5'}]
在我使用的過程中,我們使用的是上下文管理器的方式來獲取遊標:
with connection.cursor() as cursor:
cursor.execute()
所以,使用完之後,不需要手動關閉,他與下面的用法效果是一致的:
c = connection.cursor()
try:
c.execute(...)
finally:
c.close()
但推薦的還是上下文管理器的方式,更優雅。
如果系統用到了多個資料庫,那麼在使用 cursor 的時候,就需要使用到 django.db.connections 模組:
from django.db import connections
with connections['my_db_alias'].cursor() as cursor:
pass
以上就是本篇筆記全部內容,下一篇筆記將簡單介紹一下多資料庫的操作。
如果想獲取更多後端相關文章,可掃碼關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