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MySQL索引底層資料結構

2023-04-06 18:00:52

1 引言

在日常工作中,我們會遇見一些慢SQL,在分析這些慢SQL時,我們通常會看下SQL的執行計劃,驗證SQL執行過程中有沒有走索引。通常我們會調整一些查詢條件,增加必要的索引,SQL執行效率就會提升幾個數量級。我們有沒有思考過,為什麼加了索引就會能提高SQL的查詢效率,為什麼有時候加了索引SQL執行反而會沒有變化,本文就從MySQL索引的底層資料結構和演演算法來進行詳細分析。

2 索引資料結構對比

索引的定義:索引(Index)是幫助MySQL高效獲取資料的排好序的資料結構。

索引中常見的資料結構有以下幾種:

  • Hash表
  • 二元樹
  • 紅黑樹
  • B-Tree
  • B+Tree

Hash表
通過索引的key進行一次hash計算,就可以快速獲取磁碟檔案指標,對於指定索引查詢檔案非常快,但是對於範圍查詢沒法支援,有時候也會出現Hash衝突的情況。

二元樹
二元樹的特點:左邊子節點的資料小於父節點資料,右邊子節點的資料大於父節點資料。如下圖所示,如果col2是索引,查詢索引為65的行元素,只需要查詢兩次,就可以獲取到行元素所在的磁碟指標地址。

但如果是一個按照順序遞增的值,例如為col1建立索引,不再適合使用二元樹建立索引,因為此時使用二元樹建立索引將會變成一個鏈式索引,此時的索引結構如下圖所示,如果查詢6節點需要6次遍歷才能找到。

紅黑樹
紅黑樹是一種二叉平衡樹,可以提高查詢效率,此時若再查詢6節點只需要遍歷3次就能找到了。但紅黑樹也有缺點,當儲存巨量資料量時,樹的高度就會變的不可控, 數量越大,樹的高度越高,查詢的效率將會大大降低。

B-Tree
B-Tree是一種多路二元樹,所具有的特點:1 葉節點具有相同的深度,葉節點的指標為空;2 所有索引元素不重複;3 節點中的資料索引從左到右遞增排列。

B+Tree
B+Tree是B-Tree的變種,所具有的特點:1 非葉子節點不儲存data,只儲存索引(冗餘),可以放更多的索引;2 葉子節點包含所有索引欄位;3 葉子節點用指標連線,提高區間存取的效能。

與紅黑樹相比,B-Tree和B+Tree兩種資料結構都更加矮胖,儲存相同數量級的索引資料時,層級更低。

B-Tree和B+Tree之間一個很大的不同,是B+Tree的節點上不儲存value,只儲存key,而葉子節點上儲存了所有key-value集合,並且節點之間都是有序的。這樣的好處是每一次磁碟IO能夠讀取的節點更多,也就是樹的度(Max.Degree)可以設定的更大一些,因為每次磁碟IO讀取的磁碟頁數是一定的。例如,每次磁碟IO能夠讀取1頁=4kb,那麼省去value的情況下同樣一頁資料能夠讀取更多的key,這樣就大大減少了磁碟的IO次數。

此外,B+Tree也是排好序的資料結構,資料庫中><或者order by等都可以直接依賴這一特性。

MySQL中對於索引使用的主要資料結構也是B+Tree,目的也是在讀取資料時能夠減少磁碟IO。

3 千萬級資料如何用B+樹索引快速查詢

MySQL 官方對非葉子節點(如最上層 h = 1的節點,B+Tree高度為3) 的大小是有限制的,最大的大小是16K,可以通過以下SQL語句查詢到,當然這個值是可以調的,既然官方給出這個閾值說明再大的話會影響磁碟IO效率。

從執行結果,可以看到大小為 16384,即 16K大小。

假如:B+Tree的表都存滿了。主鍵索引的型別為BigInt,大小為8B,指標儲存了下個節點的檔案地址,大小為6B。最後一層,假如 存放的資料data為1K 大小,那麼

  1. 第一層最大節點數為: 16k / (8B + 6B) ≈ 1170 (個);
  2. 第二層最大節點數也應為:1170個;
  3. 第三層最大節點數為:16K / 1K = 16 (個)。

則,一張B+Tree的表最多存放 1170_1170_16 ≈ 2千萬。

所以,通過分析,我們可以得出,B+Tree結構的表可以容納千萬資料量的查詢。而且一般來說,MySQL會把 B+Tree 根節點放在記憶體中,那隻需要兩次磁碟IO就行。

4 儲存引擎索引實現

MySQL中索引儲存在哪裡呢?和資料一樣,索引以檔案形式儲存在硬碟上。
在MyISAM儲存引擎中,資料和索引檔案試試分開儲存的,資料存在.MYD結尾的檔案中,索引單獨存在.MYI結尾的檔案中。

在InnoDB中,資料和索引檔案是合起來儲存的,注意下圖中沒有了.MYI結尾的檔案,只有一個.ibd結尾的檔案。

MyISAM索引檔案和資料檔案是分離的(非聚集),並且主鍵索引和輔助索引(二級索引)的儲存方式是一樣的。

InnoDB中索引檔案和資料檔案是同一個檔案(聚集),並且主鍵索引和二級索引儲存方式有所不同,如圖所示,二級索引的葉子節點不儲存資料,僅儲存主鍵ID。

這裡思考幾個問題:

  • 為什麼建議InnoDB表必須建主鍵,並且推薦使用整型的自增主鍵?
  • 為什麼非主鍵索引結構葉子節點儲存的是主鍵值?

如果我們在建立表時不設定主鍵,InnoDB會自動幫我們從第一列開始篩選一列資料不重複的列做為主鍵,如果找不到這樣的列,就會建立一個隱藏的列(rowid)做為主鍵,這會增加很多MySQL的工作,所以建議我們在建立InnoDB表時一定要設定主鍵。

整型的欄位做為主鍵,一方面在資料比較時不需要進行轉換,另一方面儲存也比較節省空間。那為什麼要強調主鍵自增呢?如果主鍵id是無序的,那麼很有可能新插入的值會導致當前節點分裂,此時MySQL不得不為了將新記錄插到合適位置而行動資料,甚至目標頁面可能已經被回寫到磁碟上而從快取中清掉,此時又要從磁碟上讀回來,這增加了很多開銷,同時頻繁的移動、分頁操作造成了大量的碎片,得到了不夠緊湊的索引結構,後續不得不通過OPTIMIZE TABLE來重建表並優化填充頁面。反之,如果每次插入有序,那就會在當前頁後面連續寫入,寫不下就會重新分配一個節點,記憶體都是連續的,這樣效率自然也就最高了。

非主鍵索引的葉子節點儲存主鍵值而非全部資料,主要也是為了一致性和節省空間。如果二級索引儲存的也是資料,那麼每次插入MySQL都不得不更新每棵索引樹,這樣就加劇了新增編輯時的效能損耗,並且這樣一來空間利用率也不高,必然產生了大量冗餘資料。

5 聯合索引底層資料結構又是怎樣的

聯合索引又叫複合索引,例如下表:

CREATE TABLE `test` (
`id` bigint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name` varchar(24) NOT NULL,
`age` int NOT NULL,
`position` varchar(32) NOT NULL,
`address` varchar(128) NOT NULL,
`birthday` date NOT NULL,
PRIMARY KEY (`id`),
UNIQUE KEY `idx_name_age_position` (`name`,`age`,`position`) USING BTREE
) ENGINE=InnoDB AUTO_INCREMENT=1 DEFAULT CHARSET=utf8;

如下索引就是一個聯合索引。

`idx_name_age_position` (`name`,`age`,`position`) USING BTREE

聯合索引底層資料結構長什麼樣?

比較相等時,先比較第一列的值,如果相等,再繼續比較第二列,以此類推。

瞭解了聯合索引的儲存結構,我們就知道了索引最左字首優化原則是怎麼回事了,在使用聯合索引時,對於索引列的定義順序將會影響到最終查詢時索引的使用情況。例如聯合索引(name,age,position),MySQL會從最左邊的列優先匹配,如果最左邊的帶頭大哥name沒有使用到,在未使用覆蓋索引的情況下,就只能全表掃描。

聯合底層資料結構思考:MySQL會優先以聯合索引第一列匹配,此後才會匹配下一列,如果不指定第一列匹配的值,也就無法得知下一步查詢哪個節點。

6 總結

索引本質上是一種排好序的資料結構,瞭解了MySQL索引的底層資料結構及儲存原理,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進行SQL優化。其實資料庫索引調優是一項技術活,不能僅僅靠理論,因為實際情況千變萬化,而且MySQL本身存在很複雜的機制,如查詢優化策略和各種引擎的實現差異等都會使情況變得更加複雜。但同時這些理論是索引調優的基礎,只有在明白理論的基礎上,才能對調優策略進行合理推斷並瞭解其背後的機制,然後結合實踐中不斷的實驗和摸索,從而真正達到高效使用MySQL索引的目的。

最後,如果大家想再溫習一下資料結構的知識,這個資料結構網站(https://www.cs.usfca.edu/~galles/visualization/Algorithms.html)不可錯過,可以很好地幫助我們演示資料結構的儲存過程。

作者:京東物流 於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