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想寫單表和檔案的搬運,資料不過百最好;
最近遇到這樣一個場景:在業務正式開始前1-2天,需要匯入一批來自合作渠道的資料,在業務週期結束後,再將同一批資料匯出,交付給渠道方;
簡單理解,就是資料的「匯入」和「匯出」;
但是場景複雜度的高低與否,與實現流程和邏輯的複雜度並無什麼必然聯絡,資料在「匯入」和「匯出」之間,通常還會橫著複雜的「業務邏輯」;
資料如果只是在檔案和單表直接來回搗騰,解決的方案簡直花裡胡哨,然而在應用中資料匯入匯出,更多還是要整合業務需求,自然也就繞不開業務的處理邏輯;
1、檔案特徵
檔案:「Excel」型別,並且表頭是固定格式,欄位內容雖然有要求,但是難免存在細微的誤差問題;
內容:條數「1000」以內,單條資料「150+」個欄位,業務結束後匯出,會新增業務結果和明細相關欄位,最終在「200」個欄位左右;
2、業務特徵
檔案匯入後,資料在業務之間流轉時,需要構建相應的主體結構,比如基礎的「客戶檔案」,「業務檔案」,業務處理過程中會生成「明細」,處理完成後會生成「結果」;
3、資料規則
【客戶檔案】
資料在入庫的過程中,需要校驗「客戶歸屬」問題,庫內已有的客戶基於「跟進時間」執行「更新邏輯」,庫內沒有的客戶需要「新增」並「分配跟進人員」;
【業務檔案】
跟隨「客戶檔案」的邏輯,如果客戶更新,則「業務檔案」更新,如果客戶不更新,則「業務檔案」不更新,如果客戶新增,則「業務檔案」直接新增即可;
【資料校驗】
客戶的「基礎檔案」和「業務檔案」的入庫邏輯,完全遵守產品體系現有的限制規則,在邏輯攔截時儘量輸出全面的攔截原因,方便商務人員對檔案資料進行修改調整;
業務流程從整體上可以拆分四段來看:動作確認、動作監聽、資料處理、業務處理;
【動作確認】
【動作監聽】
【資料處理】
【業務處理】
資料匯入的表結構,是由具體業務場景決定的,此處就不做展示了;這裡只看一看匯入匯出的排程表結構,即操作記錄和狀態以及資料明細的儲存;
【動作記錄】
儲存「匯入」和「匯出」的請求記錄,都涉及檔案資訊的管理,至於「業務ID」和「批次ID」是指整合業務的處理流程,同時也可以基於該「ID」限制同批次下的重複動作,降低不必要的資源佔用;
【資料明細】
在「匯入」的時候,對檔案資料的臨時記錄表,方便對資料的多次讀取和處理,避免流程中斷導致檔案的重複解析;
在「匯出」的時候,需要依賴原資料的構建新的「Excel」檔案,在交付渠道方時保證原內容的不變,只新增系統中業務的處理明細和結果;
雖然對於「Excel」或者其他檔案的「匯入」和「匯出」的參考案例很多;
但是在研發實踐中,這依舊是一個不容易實現的過程,在資料和檔案互相搬運的過程中,如何與「業務場景」進行平穩的整合,才是真正的複雜邏輯;
從開始工作直到現在,關於「匯入」和「匯出」的實現方案參考或者落地過很多個,整體可以從兩個方向考慮;
【應用系統】
通常檔案格式是「Excel」、「Word」、「Pdf」等,並且涉及的資料體量並不大,採取「非同步」的方式解耦即可;
對於檔案的「匯入」來說,需要重點考慮的邏輯,在於如何與業務平穩整合,在出現問題時,能夠給產品頁面準確的資訊反饋,從而提高檔案的二次處理效率;
對於資料的「匯出」來說,是一個「高危」的操作,通常是不分配大量資料的匯出「許可權」,如果有需求則要對資料進行計算分「批次」匯出;
【資料系統】
資料體量較大的情況下,不推薦從應用系統考慮「優化」的策略;
如何確定「資料體量較大」的臨界值,需要測試系統的處理能力,系統業務流量高峰時,去「並行」執行匯入和匯出,從而得出合理的數值,不過大部分產品都是限制單檔案最大「5000」條;
從分散式架構中組裝大量的資料並「匯出」檔案,其資源佔用過高,並非主流的實踐方案;
當下比較常見的方式,直接從「資料層面」入手,搭建「傳輸」或「轉換」的通道,以「API」或者「頁面入口」的方式,觸發流程即可;
在資料體量超過應用系統的處理能力時,會搭建專用的「資料傳輸通道」來處理;
這種模式在資料型業務中很常用,可以隔離大量資料的「IO流」操作,確保應用系統執行的安全穩定,也可以極大提升資料和檔案互相搬運的處理效率;
程式設計檔案:
https://gitee.com/cicadasmile/butte-java-note
應用倉庫:
https://gitee.com/cicadasmile/butte-flyer-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