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ule規則引擎

2023-03-14 15:02:25

沒有規則,不成方圓;

一、背景

前段時間,在做專案重構的時候,遇到很多地方需要做很多的條件判斷。當然可以用很多的if-else判斷去解決,但是當時也不清楚怎麼回事,就想玩點別的。於是乎,就去調研了規則引擎。

當然,市面上有很多成熟的規則引擎,功能很多,效能很好。但是,就是想玩點不一樣的(大家做技術選型別這樣,這個是反面教材)。最終一款URule的規則引擎吸引了我,主要還是採用瀏覽器可直接設定,不需要過多安裝,視覺化規則也做的不錯。經過一系列調研,後面就把它接入了專案中,順便記錄下調研的結果。

二、介紹

規則引擎其實是一種元件,它可以嵌入到程式當中。將程式複雜的判斷規則從業務程式碼中剝離出來,使得程式只需要關心自己的業務,而不需要去進行復雜的邏輯判斷;簡單的理解是規則接受一組輸入的資料,通過預定好的規則設定,再輸出一組結果。

當然,市面上有很多成熟的規則引擎,如:Drools、Aviator、EasyRules等等。但是URule,它可以執行在Windows、Linux、Unix等各種型別的作業系統之上,採用純瀏覽器的編輯模式,不需要安裝工具,直接在瀏覽器上編輯規則和測試規則。

當然這款規則引擎有開源和pro版本的區別,至於pro版是啥,懂的都懂,下面放個表格,瞭解下具體的區別

特性 PRO版 開源版
嚮導式決策集
指令碼式決策集
決策樹
決策流
決策表
交叉決策表
複雜評分卡
檔名、專案名重構
引數名、變數常數名重構
Excel決策表匯入
規則集模版儲存與載入
中文專案名和檔名支援
伺服器推播知識包到使用者端功能的支援
知識包優化與壓縮的支援
使用者端伺服器模式下大知識包的推拉支援
規則集中執行組的支援
規則流中所有節點嚮導式條件與動作設定的支援
迴圈規則多回圈單元支援
迴圈規則中無條件執行的支援
匯入專案自動重新命名功能
規則樹構建優化
物件查詢索引支援
規則樹中短路計算的支援
規則條件冗餘計算快取支援
基於方案的批次場景測試功能
知識包呼叫監控
更為完善的檔案讀寫許可權控制
知識包版本控制
SpringBean及Java類的熱部署
技術支援

三、安裝使用

實際使用時,有四種使用URule Pro的方式,分別是嵌入式模式、本地模式、分散式計算模式以及獨立服務模式。

但是我們這裡不考慮URule Pro,咱自己整個開源版,在開源版整合springboot的基礎上做一個二次開發,搜了一圈,其實就有解決方案。大致的專案模組如下:

自己建立個空資料庫,只需要在edas-rule-server服務中修改下資料庫的設定,然後啟動服務即可。第一次啟動完成,資料庫中會建立表。

spring.datasource.type=com.alibaba.druid.pool.DruidDataSource
spring.datasource.driver-class-name=com.mysql.jdbc.Driver
spring.datasource.url=jdbc:mysql://localhost:3306/urule-data?serverTimezone=Asia/Shanghai&useUnicode=true&characterEncoding=utf-8&allowMultiQueries=true&useSSL=false
spring.datasource.username=root
spring.datasource.password=mysql

上面說過,它是純用瀏覽器進行編輯,設定規則的,只需要開啟瀏覽器,輸入地址:http://localhost:8090/urule/frame,看到這個介面,就說明啟動成功了。

四、基礎概念

3.1整體介紹

先說下URule它的構成部分,主要是兩部分:1、設計器部分 2、規則執行引擎。設計器部分主要是庫檔案和規則檔案構成。下面看下整體的結構圖

3.2庫檔案

如上圖介紹的,庫檔案有4種,包括變數庫,引數庫,常數庫和動作庫。其實類似於Java開發的系統中的實體物件,列舉,常數以及方法。

上面說過,規則都是視覺化設定的。在設定規則的過程中,就需要引入各種已經定義好的庫檔案,再結合業務需求,從而設定出符合業務場景的業務規則,所以哪裡都有庫檔案的身影。

3.2.1變數庫檔案

在業務開發中,我們會建立很多Getter和Setter的Java類,比如PO、VO、BO、DTO、POJO等等,其實這些類new物件後主要起到的作用就是資料的載體,用來傳輸資料。

在URule中,變數庫就是用來對映這些物件,然後可以在規則中使用,最終完成業務和規則的互動。最後上一張圖,用來建立變數庫

對了,上面廢話了這麼多視覺化設定,這才是第一次展示設定介面,慚愧慚愧。

上圖一目瞭然,在「庫」這個選單底下右鍵,然後點選新增變數庫即可,最後定義自己喜歡的變數庫名,當然名字只支援中文或者英文,其他字元不可用。

建立完變數庫後,就可以對變數庫進行編輯,可以認為就是給POJO新增屬性

也不彎彎繞繞講什麼術語,就個人理解。圖左邊是建立類,其中名稱是它的別名,設定規則用它代替這個類。圖右邊是類的屬性,我這裡隨便寫了幾個,估計看了懂得都懂。

最後在業務系統中建立對應的類,注意全限定名和設定變數庫的類路徑一致。

package com.cicada;

import com.bstek.urule.model.Label;
import lombok.Data;

/**
 * @author 往事如風
 * @version 1.0
 * @date 2023/3/3 15:38
 * @description
 */
@Data
public class Stu {

    @Label("姓名")
    private String name;

    @Label("年齡")
    private int age;

    @Label("班級")
    private String classes;
}

最後說下這個@Label註解,這個是由URule提供的註解,主要是描述欄位的屬性,跟變數庫的標題一欄一致就行。聽官方介紹可以通過這個註解,實現POJO屬性和變數庫屬性對映。就是POJO寫好,然後對應規則的變數庫就不需要重新寫,可以直接生成。反正就有這個功能,這裡就直接一筆帶過了。

3.2.2常數庫檔案

說到常數庫,這個就可以認為是我們Java系統中的常數,列舉。比如性別,要定義列舉吧;比如對接的機構,也可以定義一個列舉吧。

當然,類似於變數庫,常數庫也可以實現和系統中的列舉相互對映,這樣做的好處可以避免我們手動輸入,防止輸入錯誤。建立常數庫也比較簡單,直接在「庫」這個選單下右鍵,「新增常數庫」。

建立好常數庫檔案後,也會出現如下頁面:

3.2.3引數庫檔案

引數庫,就是URule規則中的臨時變數,變數的型別和數量不固定。可以認為類似於Map,實際上儲存引數庫的也就是個Map。

同樣的套路,直接在「庫」這個選單下右鍵,「新增引數庫」。

可以看到,引數庫已經少了左邊分類這一項,直接新增引數,選擇型別就是幹,相對簡單了很多。「名稱」這列我這裡用了英文,就是Map中的key,而「標題」這列就是在設定規則時候顯示用的,中文看著比較直觀。

當然還需要注意的點是,定義的名稱要保證唯一,因為Map中的key是唯一的,不然就會存在覆蓋的情況。

3.2.4動作庫檔案

動作庫可以對設定在spring中的bean方法進行對映,然後可以在規則中直接呼叫這批方法。
慣用套路,還是在「庫」選單下右鍵,點選「新增動作庫」。

然後我在系統中新增了一個類Action,然後在類上標記@Component註解,將該類交給spring的bean容器管理。該類中新增一些方法,在方法上標記@ExposeAction註解,該註解是URule定義的,說明被標記的方法都會被動作庫讀取到。

package com.bstek.urule.cicada;

import com.bstek.urule.action.ActionId;
import com.bstek.urule.model.ExposeAction;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stereotype.Component;

import java.text.SimpleDateFormat;
import java.util.Date;

/**
 * @author 往事如風
 * @version 1.0
 * @date 2023/3/10 13:59
 * @description
 */
@Component("action")
public class Action {

    @ActionId("Hello")
    public String hello(){
        return "hello";
    }

    @ExposeAction(value="方法1")
    public boolean evalTest(String username){
        if(username==null){
            return false;
        }else if(username.equals("張三")){
            return true;
        }
        return false;
    }

    @ExposeAction(value="測試Int")
    public int testInt(int a,int b){
        return a+b;
    }

    @ExposeAction(value="列印內容")
    public void printContent(String username, Date birthday){
        SimpleDateFormat sd=new SimpleDateFormat("yyyy-MM-dd HH:mm:ss");
        if(birthday!=null){
            System.out.println(username+"今年已經"+sd.format(birthday)+"歲了!");
        }else{
            System.out.println("Hello "+username+"");
        }
    }
    
    @ExposeAction(value="列印Stu")
    public void printUser(Stu m){
        System.out.println("Hello "+m.getName()+", is age:"+m.getAge());
    }
}

最後在動作庫頁面上新增bean,「Bean Id」一列輸入對應的spring bean的名稱,這裡輸入action。然後點選操作列中的小手按鈕,就會彈出剛在Action類中標記了ExposeAction註解的方法。選擇一個指定的方法新增進來,最後看到方法對應的引數也會被自動載入進去。

最後,變數庫、引數庫、動作庫、常數庫這些庫檔案定義好後,各種規則檔案設定的時候就可以匯入他們。但是一旦這些庫檔案被某個規則檔案使用,就不要隨意修改庫檔案了。

3.3規則集

說到規則集,顧名思義,就是設定規則了。前面定義的庫檔案就需要匯入到規則集中去設定使用。它是使用頻率最高的一個業務規則實現方式。

規則集說的是規則的集合,由三個部分規則組成:如果、那麼、否則。

在規則集的定義的方式上,URule由嚮導式和指令碼式兩種;

  • 嚮導式規則集:就是在頁面上通過滑鼠點點點,高度的視覺化設定,不是開發都能懂,這也是這個規則引擎的亮點所在。
  • 指令碼式規則集:聽名字就知道了,這玩意要寫指令碼的。拉高設定門檻,需要懂點編碼的人來編寫。

3.3.1嚮導式規則集

還是一樣,首先新建。這次是在「決策集」選單上右鍵,點選「新增嚮導式決策集」,這樣就建立好一個規則集了。

在設定規則前,可以先匯入前面定義好的庫檔案。我這裡匯入變數庫檔案,頁面上點選「變數庫」,然後選擇指定的變數庫檔案即可。如圖所示;

最後,可以愉快的設定規則了,嚮導式沒什麼好講的,都是視覺化介面,點點點即可。下面是我設定的一個簡單的規則集;

可以看到由三部分組成:如果、那麼、否則;

  1. 如果:設定規則的條件;
  2. 那麼:設定滿足條件後執行的動作,一般設定變數賦值比較多
  3. 否則:設定不滿足條件執行的動作

最後,附上新增完規則後,通過程式碼去執行規則;

package com.cicada;

import cn.hutool.core.bean.BeanUtil;
import com.Result;
import com.bstek.urule.Utils;
import com.bstek.urule.runtime.KnowledgePackage;
import com.bstek.urule.runtime.KnowledgeSession;
import com.bstek.urule.runtime.KnowledgeSessionFactory;
import com.bstek.urule.runtime.service.KnowledgeService;
import com.cicada.req.StuReq;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bind.annotation.PostMapping;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bind.annotation.RequestBody;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bind.annotation.RequestMapping;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bind.annotation.RestController;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
 * @author 往事如風
 * @version 1.0
 * @date 2023/3/10 16:47
 * @description
 */
@RestController
@RequestMapping("/rule")
public class RuleDataController {

    @PostMapping("/stu")
    public Result rule(@RequestBody StuReq stuReq) throws IOException {
        KnowledgeService knowledgeService = (KnowledgeService) Utils.getApplicationContext().getBean(KnowledgeService.BEAN_ID);
        KnowledgePackage knowledgePackage = knowledgeService.getKnowledge("xxx/xxx");
        KnowledgeSession knowledgeSession = KnowledgeSessionFactory.newKnowledgeSession(knowledgePackage);
        Stu stu = BeanUtil.copyProperties(stuReq, Stu.class);
        knowledgeSession.insert(stu);
        knowledgeSession.fireRules();
        return Result.success(stu.getTeacher());
    }
}

請求介面,最終引數符合設定的條件,返回「那麼」中設定的輸出結果。

3.3.2指令碼式規則集

指令碼式的規則集,各種原理都是和嚮導式一模一樣,無非就是拉高門檻,用寫指令碼的方式去實現設定的規則。這裡不做過多的介紹了。

3.4決策表

再聊下決策表,其實它就是規則集的另一種展示形式,比較相對規則集,我更喜歡用決策表去設定規則,應為它呈現的更加直觀,更便於理解。但是本質和規則集沒啥區別。

也不展開過多的贅述,這裡我就放一張設定過的決策表;

3.5其他

當然,還有其他的概念和功能,這裡也不一一介紹了,因為上面說的已經是最常用的了,想了解的可以自行去了解。其他功能包括:交叉決策表、評分卡、複雜評分卡、決策樹、規則流;當然,其中有些是Pro版的功能。

四、運用場景

最近在開發一期大版本的需求,其中就有個場景,具體如下;
參與購買訂單的使用者都會有自己的一個職級,也可以說是角色。每個使用者都會有三個職位:普通使用者、會員、精英會員。

然後,每個月初都會對使用者進行一次晉升處理,普通使用者達到要求,就會晉升為會員,會員達到要求就會晉升為精英會員。

當然,普通使用者晉升會員,會員晉升精英會員,都會有不同的規則;

  1. 普通使用者->會員:3個月內幫註冊人數達到3人;3個月內自己和底下團隊的人,下單金額超過1萬;個人的訂單繼續率超過80%。
  2. 會員->精英會員:3個月內幫註冊人數達到6人;3個月內自己和底下團隊的人,下單金額超過5萬;個人的訂單繼續率超過90%。
  3. 不能跨級晉升,普通使用者最多隻能到會員,達到會員了才能晉升到精英會員。

當然,這只是做過簡化的一部分需求,我做過稍許的改動,真實的需求場景並沒有這麼簡單。

下面,我對這個需求做一個規則的設定,這裡用一個決策表進行設定;在設定規則前,我新增一個變數庫檔案和常數庫;

最後,新增一個決策表,並進行規則設定;

可以看到,表格一共五列,其中前四列是規則,最後一列是滿足規則後輸出的資訊。這樣看著就很清晰,即使並不是技術人員,也可以輕鬆看懂其中的規則。

五、總結

規則引擎對於我們的系統而言可用可不用,它可以錦上添花,幫助我們剝離出業務中需要進行大量判斷的場景。但是,這種規則的剝離,需要我們開發人員對需求進行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抽象概念的具化。這,也是整個程式設計的必經之路

六、參考原始碼

程式設計檔案:
https://gitee.com/cicadasmile/butte-java-note

應用倉庫:
https://gitee.com/cicadasmile/butte-flyer-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