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平不可恥,跳槽有路徑】重新定義「躺平」與「跳槽」

2023-02-02 12:00:26

 

  前言:這兩天的文章,很多的朋友加了好友,聊了很多各種話題,從投融資,到創業的方向,還有關於工作發展和跳槽方面。聊得過程中,一幕幕的往事湧上心頭,今天就聊了這個,可以角度和觀點有些另類,算是增加一個視角吧!

 

  重看跳槽

  最近與很多朋友聊得時候,常常會提到很多的原因:升職加薪,公司前景,同事關係(尤其是與上司),情緒......

  回頭想想自己,似乎上述的各種原因都導致過自己離職換工作。每次換完工作之後,似乎有了一些新的局面,然後慢慢的又進入「蠢蠢欲動」,然後離職。於是,這樣的情況,來來回回的演變和重複,似乎是一個「無限」的遊戲,又似乎在一個「迴圈」裡面,更多的時候,也是一種「換湯不換藥」的過程。

   

 

 

  細細的反思,其實發現這個過程可以總結為「入職前期待—入職後興奮出入時熱情高漲熟悉後平淡—看多後淡然—冷淡失望爆發後離職」,基本就是這麼一個演變過程。這個過程,總結起來看,也就事情發展的一個「生命週期」,可以說是「成—住—壞—空」。、

  小到一個的生命的演化,一個專案的發展,一個公司的發展,大搞一個國家,乃至於宇宙,其實都是這個變化過程。

 

 

  跳槽,其實可以說是另外一種「職業第二增長曲線」。如果一個公司的組織和發展空間足夠的話,其實可以完全「內部跳槽」,也就是換崗,或者換專案,從而實現個人的「第二曲線」。

 

 

  說到這裡,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看跳槽:能量頻率層面

  其實每個人到某個公司,遇到某群人,是有著不可捉摸的緣由在裡面的,表面看是自己選擇,其實背後又看不見的手在運作。或者說,你要去這些公司學習某些你要完成的「功課」,完整你生命的「經歷和劇情」。

  如果你去的公司,你認為很「稀爛」(每個人對稀爛的角度和評價標準不一樣),其實或許是生活要讓你去「學習」,或許是讓你「如何在稀爛中發展」。記得以前看NBA和足球的時候,很多的球星都是「爛隊」,「貧民窟」裡面打出來的。或許這是一個「隱藏」的大機會也說不定哦!

 

 

  不是說要讓我們作為「救世主」去改變「稀爛」,而是讓你去經歷,或許你以後在主管,做老闆的時候,你可以避免很多事情

  也就說,不被外界的「劇情」所影響,帶著跑

 

  換句話說,這裡可能說的有點小刺耳哈,你之所以遇到這個情況,是因為你的「頻率」使然,因為你和這個環境,和這群人有某種的「同頻共振」。「你不要想的人事物,不會發生在你的世界」。其實這就是生活在告知我們此刻的現狀。

 

  所以,我們在生活中發現,一個抱怨的人不斷的遇到倒黴的事情,然後依此迴圈。

  怎麼破?起碼先認識到這個「訊號」,生活是很善良的,她以各種形式,通過各種方法來告訴我們。例如,感冒了,可能是身體要告訴你:需要休息;喉嚨發炎了,可能因為你常常有話不說,憋屈了....

 

  我們不斷的重新審視一下,迴歸到自己的感受,平復下情緒,然後提升頻率(如通過學習,和更高頻的人溝通,靜坐,旅遊)等。或許發現:等你頻率提升了,你身邊的人事物會自動變換,或許原先那些「不和諧」的人會遠離你! 

 

 

 

  再看躺平

  不知道為什麼「躺平」這個詞如此盛行。似乎在帶著隱隱的「貶義,消極」。

  再次看職場,一直以來,包括我自己,都認為「職場要奮進,奮鬥,幹」,似乎停下來就是「不應該」,甚至被人「鄙視」,淪為「不上進之人」。

  正如我們之前說的,事情的變化是有生命週期的,起起伏伏,波峰波谷,很正常。在不順的時候,養精蓄銳;在升起時,順勢而為。

 

  這一點,自己很有體會。之前,自己一直像個「戰鬥雞」一樣,不斷的搞,還給自己一句話「只要不幹死,就往死裡幹」。做事情,風風火火,「唰」的一下朝著這邊跑,發現不行,然後再「嗦」的一下,換個方向跑。好比一架戰鬥機,最後沒有打著敵人,反而在飛來飛去中耗盡了能量。汽車都需要保養,似乎自己從來沒有保養過,等到拋錨,快報銷的時候,才發現!!!

 

 

  對於「躺平」,我個人認為是「一種順勢而為的蟄伏」。其實這很容易被用作藉口,其實就看你內在是否清晰。

  看很多的戰爭的例子,「圍而不攻」,其實這就是「攻」。有時候,將領說「打」,但是他們邊打邊退,為什麼?因為想要誘敵深入。

  所以,打就是不打,不打反而是打!

 

 

  再說回來,天地都有「春夏秋冬,生長收藏」,何況人?何況職場?何況專案?公司???

  暫且到這裡,感謝小夥伴,交個朋友,一起閒扯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