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直以來,我們不斷的被教育:「建認知」,「擴充套件認知」,「突破邊界」...殊不知,其實是在不斷的在「束縛」自己,然後以「打破邊界,提升認知」為快樂,稱之為「成長」,其實是自我頭腦裡面的一個遊戲而已,或者說「所知障」。於是,我們的生活,職場,陷入這種無盡的「輪迴」之中。
似乎,我們每個人都很難以接受「自己的無知」,以「無知為恥」,為了使得自己不顯得「無知」,開始用外界的各種資訊來「填充」,「裝飾」自己的大腦,我們甚至很少去深度思考,探究這些資訊的來源,或許來自於是「某某專家」,「某本書籍」,乃至於曾經某位古代先賢所所說(現代人對古代很多經典的解讀,都帶著自己的觀點、偏好和見解)。
最終的結果就是:我們的腦子裡面裝滿了別人的言論,別人的評判,別人的世界觀,價值觀。我們「活在別人的口中」。
面對外界飛速的變化,其實可以嘗試:不要試圖把所有的事物都弄得清清楚楚。讓各種新的、舊的關係自然而然。因為,各種事物的發展變化,無論是月的陰晴圓缺,人的悲歡離合,其實都有一定的「原因」在裡面,或者說「有背後的道理」在運作。
很多時候,會發現,我們會特別「刻意」去「把控,掌控,乃至於控制」很多事情的發展,因為我們又被教育「要刻意練習,要有計劃,要有執行力.....」。其實我們回頭想想,很多時候,我們都似乎都迷失在「相對,對立」的極限裡面。
什麼意思?就比如說,「要有執行力,計劃」,這不是讓我們死板的丁是丁卯是卯的看著時間做事情,而是有一個規劃,這個規劃只是指導,不是「律法」,因為周遭的人事物都是隨時變化的。一個規劃,計劃,其實要不斷的「變化,成長」。所以,規劃,是「長出來的」;計劃,也是要「生長」的;戰略,更要「生長」;產品,也要變化,「生長」的。猶如種子入土,然後不斷的成長,變化。
經過無數的現實的摩擦之後,有了很多的體悟。其實,沒有必要非得費盡心力刻意的使事物以個人意志為轉移——只要靜靜的觀察、靜靜的接納即可。比如說,不要總是辛苦的去試圖瞭解你的愛人、孩子、老闆、父母,以及任何人。因為一切都是應「時空」而變化的。在不同的時間,地點,環境下,同一個人的變化很大。例如,你今天請同事吃一頓飯,大家很開心,過幾天請,大家可能都不來。
當某種期望破滅的時候,本質上是我們腦子裡面構建的幻象破了,其實這一切或許和別人沒有關係,完全我們自己玩的遊戲。放輕鬆,順自然,開始體會:你認為的「有」,只是你認為你的世界「有」,這不是真相。什麼意思,說點人話吧。比如,你以為工作、創業996,007就可以加官進爵,升職漲薪,其實這都是「以為」,即便有公司規定,乃至於領導的承諾,最後的結果也不盡然。
做一個敏銳的旁觀者:少些判斷,多些聆聽。
做一個從心的參與者:多些好奇,少些固執。
事情,我握現在手頭,結果不是我們可以控制和操作的。
我們大多數人在學校接受教育的時候,學會了對事物的分類。我們從小開始對周邊的事物進行命名。我們刻苦學習如何能夠正確的定義事物,以便我們可以得到「高分,認可」。
而且,大多數的教育機構都堅持「條理化」,「規劃化」,「清晰化」,而且用各種專業的標籤,甚至設定不同的「專業,學科」把我們不斷的「割裂」。或許,沒有人告訴我們:其實沒有任何的頭銜、學位或者某種類別是可以真正定義我們的。
儘管我們無休止的進行分類,但是每一種動物、植物、礦物質以及人類都是不可能真正地被描述清楚的。換句話說,我們看到的世界,其實都是我們「定義」的世界,我們對周圍的人事物貼滿了各種標籤,「好人,熱情,白領,有車」,因為我們試圖用這些「標籤」去了解、認知這個世界。
毫不客氣的說,我們只是活在自己的「標籤簇」裡面,一旦周圍的變化沒有在我們定義的「標籤」裡面,我們會「驚慌,害怕」,於是為了填補這個「恐懼」,我們引入新的標籤,不管這個標籤是否和真實是否一致,因為這些標籤的引入和定義,是基於我們的推斷,學習,而這些推斷和學習的資料基礎,來自於我們曾經擁有的「標籤資料」,很類似IT裡面的資料探勘。
其實我們很難真正的去了解整個世界,我們其實在採用一種「類比」的思維在體驗這個世界。通過看到周圍的「現象」,然後歸類,劃分集合,貼上標籤,來定義這個世界,或是說「取象比類」。既然如此,我們何不盡情的去體驗呢,何必要苦苦的「拘泥於曾經定義的標籤」或者說,固執己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