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CNCF Karmada社群Cloud Native Days China 2022南京站成功舉辦。
本文分享自華為雲社群《Karmada多雲多叢集生產實踐專場圓滿落幕|Cloud Native Days China 2022 南京站》,作者: 雲容器大未來。
12月3日,CNCF Karmada社群Cloud Native Days China 2022南京站成功舉辦。Cloud Native Days China是CNCF與華為雲聯合發起的雲原生技術交流活動,專注技術探討和趨勢挖掘。2022 南京站線下專場聚焦雲原生多雲多叢集生產實踐,華為雲、vivo網際網路、中國移動雲、颶風引擎、DaoCloud、浙大SEL實驗室等行業專家現場分享,探討雲原生多雲多叢集生產實踐和發展。
本次活動吸引了來自南京地區為主,30餘家企業、單位的開發者和多雲多叢集關注者現場與會。Karmada社群Maintainer、華為云云原生開源團隊任洪彩老師歡迎了與會嘉賓和朋友們的到來。Karmada是CNCF(雲原生計算基金會)首個多雲容器編排專案,於2021年4月25日在華為雲開發者大會上正式開源,幫助使用者解決多雲容器叢集管理的挑戰 。使用Karmada可以構建無限可延伸的容器資源池,像使用一個K8s叢集一樣使用多雲。任洪彩老師同時向與會開發者表達了持續增強核心競爭力、傾聽使用者聲音快速迭代、加大企業落地支援力度、完善社群開放治理模型等社群展望。
Karmada社群Maintainer、華為云云原生開源團隊 任洪彩
vivo網際網路高階研發工程師張榮老師分享了vivo基於Karmada的容器平臺落地實踐。vivo網際網路自2021年11月開啟聯邦叢集調研,對比了Karmada、clusternet、Federation v2、OCM,通過kubemark模擬2000節點、P50/P99時延/QPS/錯誤率、故障排程演練並最終選擇了Karmada。張榮老師從Karmada叢集運維、面向應用的多叢集持續釋出、面向應用的多叢集彈性伸縮、Karmada灰度上線等方向介紹了vivo x Karmada的融合應用。經過1年的Karmada實踐,vivo網際網路在已有技術方向和業務場景積累了部分解決方案,並將統一排程、統一管理納入後續的升級和規劃。
vivo基於Karmada的容器平臺落地實踐 | vivo網際網路高階研發工程師 張榮
颶風引擎 (Hurricane Engine) 容器基礎設施負責人徐元昌老師分享了Karmada 在颶風引擎的實踐和演進。為了更好地提升資源利用率和降低 AI 訓練的成本, 颶風引擎在容器上進行了 GPU 虛擬化,將底層基礎設施全面雲原生化, 接入社群海量能力,藉助 Karmada 可將低程式碼平臺生產的應用快速交付到多個區域。同時,颶風引擎基於 Karmada 的去中心化方向探索,增加了一層去中心化的能力:叢集和工作負載提供全域性最終一致性同步;管理流量容忍拜占庭故障, 讓每個 site 可以自治, 幫助企業垂直上雲, 快速進行數位化轉型。
Karmada 在颶風引擎的實踐和演進| 颶風引擎容器基礎設施負責人 徐元昌
中國移動雲能力中心的段朦、韓偉森兩位老師為大家分享了移動雲多叢集探索與思考。移動云云資料庫MySQL依託K8S容器排程技術,以「易用可維護」為亮點,為客戶提供高價效比的雲服務。在業務規模的逐漸擴容中,為應對apiserver 負載較大、etcd讀寫延遲較高、core dns 記憶體壓力大等問題,移動雲從動態排程和智慧路由兩方面進行了方案設計,基於 Karmada 多叢集排程和擴充套件支援多叢集動態負載,智慧地將不同MySQL範例排程到最優叢集;開發AA-Router,通過MySQL端的K8S請求(get/post)判斷是分發到Karmada進行排程還是資源匯聚面進行匯聚查詢,減小了老叢集apiserver的壓力,core-dns的壓力,提高資源池利用率。
移動雲多叢集探索與思考 | 中國移動雲能力中心 段朦、韓偉森
DaoCloud大容器團隊技術負責人張瀟老師分享了DaoCloud 結合 Karmada 打造新一代企業級多雲平臺的實踐。KairShip參照Karmada operator、ClusterPedia、CloudTTY等開源元件,為使用者提供一鍵建立多雲叢集範例、多雲許可權管理、應用跨叢集分發、儲存設定跨叢集建立、跨叢集資源檢索、跨叢集故障轉移等核心能力。基於Karmada 社群 helm charts,實現 Karmada 範例快速建立、更新、解除安裝以及 D1 D2 的維護,子叢集一鍵接入 Karmada 範例,通過控制器蒐集子叢集概覽資訊到 Karmada 範例中,完成多範例的實現和應用。使用者使用 Karmada 之後,一鍵提升為多雲應用,後續擴充套件排程可以直接修改 PP。
DaoCloud 結合 Karmada 打造新一代企業級多雲平臺的實踐 | DaoCloud大容器團隊技術負責人 張瀟
東數西算是全國網路和算力一體化佈局的國家級工程。Karmada核心貢獻者、浙大SEL實驗室程哲介紹了「東數西算」多雲協同在電力系統中的實踐。東數西算在應用遷移、資料遷移和流量遷移層面都具有關鍵需求,從「邊雲」到「多雲」,使用Karmada支援多種部署策略和優雅的故障遷移效能,實現應用平滑遷移;在資料遷移層面,融合Karmada Velero CRD等可良好實現實時資料同步和資料備份恢復;流量遷移層面,使用Karmada控制面實現多叢集Ingress統一流量入口,多叢集Service實現多叢集服務發現、負載均衡,Submariner打通叢集間網路(部署扁平化網路)。
「東數西算」多雲協同在電力系統中的實踐 | 浙大SEL實驗室 程哲
Karmada社群發展一年多來,受到越來越多企業和使用者的肯定及採用。Karmada日前開展了百倍叢集規模測試,測試了Karmada同時管理100個5k節點和2wPod的Kubernetes叢集的使用者場景,根據測試結果分析,Karmada可以穩定支援100倍大規模叢集,滿足使用者在大規模生產落地的需要。在本次多雲多叢集專場活動中,華為雲容器研發工程師沈鐵成為大家做了百倍叢集大規模測試分享。在大規模基礎設施的支撐上,Karmada本身基於Kubernetes的架構優勢,提供Pull和Push多模式支撐大規模叢集搭建,優化場景資源消耗,涵蓋了私有云和邊緣相關的場景,為大規模叢集提供高效能管理。未來Karmada社群將聚焦多叢集系統的典型場景不斷優化,促進生產落地。
Karmada百倍叢集規模多雲基礎設施體系揭祕 | 華為雲容器研發工程師 沈鐵成
除了嘉賓的專題分享,在問答環節,開發者們也十分踴躍。就嘉賓們分享的內容,以及多雲多叢集的部署和生產應用,與會者們積極提問互動,與嘉賓一起開展技術探討。會後問卷抽獎開啟,增進了Karmada和夥伴們的進一步瞭解。
已是冬日,但楓林如火,正如CNCF Karmada社群Cloud Native Days China 2022南京站參會開發者們的熱情,和嘉賓們的精彩分享,共同實現了這一次難忘而珍貴的技術交流行程。
Karmada社群開源已來,已經走過一年多的旅程,與合作伙伴同行,Karmada已完成了跨叢集排程、資源管理、多叢集服務治理、多叢集應用的高可用、多叢集運維、宣告式資源直譯器等特性建設,並在10餘家企業完成落地應用。我們也期待更多已經在關注和評測Karmada的企業和使用者,可以聯絡我們(社群助手:k8s2222 公眾號:Karmada),我們一起協力完成多雲多叢集的部署;在未來,Karmada也期待更多合作伙伴和開發者們,可以一起進行社群共建,共同應對企業效能化發展程序中,多雲容器叢集管理的挑戰!
附:Karmada社群技術交流地址
專案地址:https://github.com/karmada-io/karmada
Website: https://karmada.io
Slack地址:https://slack.cncf.io/(#karma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