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Grey
原文地址:
基於桶的排序有兩種,分別是計數排序和基數排序。
但是這兩種排序應用範圍有限,需要樣本的資料狀況滿足桶的劃分
計數排序演演算法說明見:基於桶的排序之計數排序
一般來講,基數排序要求,樣本是 10 進位制的正整數, 流程如下
第一步:找到最大值,這個最大值是幾位的,其他數不足這個位數的,用 0 補齊;
例如:
原始陣列為
arr = {17,210,3065,40,71,2}
最大值為 3065,是四位的,其他都不是四位的,前面用 0 補充,所以先讓陣列變成
arr = {0017,0210,3065,0040,0071,0002}
第二步:準備 10 個桶,每個桶是佇列;
第三步:從個位依次進桶(和對應桶中的元素用佇列相連),然後依次倒出;然後根據十位數進桶(和對應桶中的元素用佇列相連),依次倒出;以此類推,一直到最高進桶,然後倒出。最後倒出的順序就是排序後的結果。
以上述陣列為例,基數排序的整個流程如下
第一輪入桶,個位上的數依次是:7,0,5,0,1,2,入桶後,是如下效果:
然後出桶,第一輪結果是{0210,0040,0071,0002,3065,0017}
;
第二輪入桶,十位上的數位分別是:1,4,7,0,6,1,入桶後,效果如下:
第二輪出桶:結果是{0002,0210,0017,0040,3065,0071}
;
第三輪入桶,百位上的數位分別是:0,2,0,0,0,0,入桶後,效果如下:
第四輪入桶,也是最後一輪入桶,千位上的數位分別是:0,0,0,3,0,0,入桶後,效果如下:
最後一輪出桶:結果是{0002,0017,0040,0071,0210,3065}
,已排好序。
上述是基數排序的流程,但是在演演算法實現上,有更優化的解法
根據整個基數排序的演演算法,程式碼上做了一些優化,用了一個包含十個元素的陣列count
來表示桶,而且整個程式碼沒有用佇列這個資料結構,僅用 count
陣列就實現了入桶和出桶的過程,接下來一一分析一下程式碼,其中helper
陣列用於存排序後的陣列,bits
表示最大數十進位制一共有幾位,流程和之前提到的演演算法流程一致:
// 從個位開始,一直到最高位,不斷入桶出桶
for (int bit = 1; bit <= bits; bit++) {
// 入桶
// 出桶
}
入桶的邏輯,原先我們需要把入桶的值記錄到桶對應的佇列中,如今不需要,我們只需要記錄一個個數即可,就是如下邏輯
// 從個位開始,一直到最高位,不斷入桶出桶
for (int bit = 1; bit <= bits; bit++) {
int[] count = new int[10];
for (int num : arr) {
count[digit(num, bit)]++;
}
// 出桶
}
以上述範例陣列來說明,範例陣列初始狀態是{0017,0210,3065,0040,0071,0002}
,經過第一輪個位數的入桶操作,count
陣列會變成{2,1,1,0,0,1,0,1,0,0}
,如下範例圖
原始演演算法
用 count 優化後
可以看到 count 只存了陣列中的數的有相同位數值的數有多少個。
比如:
count[0] = 2; // 說明 0 號桶在第一輪入桶的時候,有兩個數,也說明個位上是 0 的數有兩個。
count[5] = 1; // 說明 5 號桶在第一輪入桶的時候,有一個數,也說明個位上是 5 的數有一個。
......
接下來是出桶操作,原始演演算法中,值存在佇列,從左到右遍歷桶,桶中元素按佇列遍歷出來即可;優化後,只有一個count
陣列,count
陣列只記錄了個數,如何實現出桶呢? 客觀上,在第一輪中,出桶順序是{0210,0040,0071,0002,3065,0017}
,其實,就是出桶編號從小到大,桶中的數依次出來。
基於第一輪的count={2,1,1,0,0,1,0,1,0,0}
可得到其字首和陣列{2,3,4,4,4,5,5,6,6,6}
,最大編號且包含陣列元素的桶是 7 號桶,且 7 號桶中只有一個數,就是 0017 ,所以這個數一定是最後出桶的那個數!接下來包含元素的最大桶編號是 5 號桶,5 號桶只有一個數,就是 3065,這個數一定是倒數第二順序出來的數!依次類推,就可以把所有第一輪出桶的數按順序提取出來,核心程式碼入下:
// 字首和
for (int j = 1; j < 10; j++) {
count[j] = count[j - 1] + count[j];
}
// 倒序遍歷陣列
for (int i = arr.length - 1; i >= 0; i--) {
int pos = digit(arr[i], bit);
// 陣列中某一位是 pos 的數,在某一輪入桶後
// 出桶的時候,應該處在什麼位置!!!
help[--count[pos]] = arr[i];
}
完整程式碼見
public class Code_RadixSort {
// 非負數
public static void radixSort(int[] arr) {
if (arr == null || arr.length <= 1) {
return;
}
int max = arr[0];
for (int i = 1; i < arr.length; i++) {
max = Math.max(arr[i], max);
}
// 最大值有幾位
int bits = 0;
while (max != 0) {
bits++;
max /= 10;
}
int[] help = new int[arr.length];
for (int bit = 1; bit <= bits; bit++) {
int[] count = new int[10];
for (int num : arr) {
count[digit(num, bit)]++;
}
// 字首和
for (int j = 1; j < 10; j++) {
count[j] = count[j - 1] + count[j];
}
// 倒序遍歷陣列
for (int i = arr.length - 1; i >= 0; i--) {
int pos = digit(arr[i], bit);
help[--count[pos]] = arr[i];
}
int m = 0;
for (int num : help) {
arr[m++] = num;
}
}
}
// 獲取某個數在某一位上的值
// 從1開始,從個位開始
public static int digit(int num, int digit) {
return ((num / (int) Math.pow(10, digit - 1)) % 10);
}
}
時間複雜度 | 額外空間複雜度 | 穩定性 | |
---|---|---|---|
選擇排序 | O(N^2) | O(1) | 無 |
氣泡排序 | O(N^2) | O(1) | 有 |
插入排序 | O(N^2) | O(1) | 有 |
歸併排序 | O(N*logN) | O(N) | 有 |
隨機快排 | O(N*logN) | O(logN) | 無 |
堆排序 | O(N*logN) | O(1) | 無 |
計數排序 | O(N) | O(M) | 有 |
基數排序 | O(N) | O(N) | 有 |
選擇排序做不到穩定性,比如:5,5,5,5,5,3,5,5,5
氣泡排序可以做到穩定性,在相等的時候,不往右即可
插入排序可以做到穩定性,在相等的時候,不往左邊繼續交換即可
快排做不到穩定性,因為partition過程無法穩定,某個數會和小於等於區域交換
0)排序穩定性關鍵在於處理相等的時候
1)不基於比較的排序,對樣本資料有嚴格要求,不易改寫
2)基於比較的排序,只要規定好兩個樣本怎麼比大小就可以直接複用
3)基於比較的排序,時間複雜度的極限是O(N*logN)
4)時間複雜度O(N*logN)、額外空間複雜度低於O(N)、且穩定的基於比較的排序是不存在的。
5)為了絕對的速度選快排、為了省空間選堆排、為了穩定性選歸併
本文來自部落格園,作者:Grey Zeng,轉載請註明原文連結:https://www.cnblogs.com/greyzeng/p/16929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