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p入門到就業線上直播課:進入學習
Apipost = Postman + Swagger + Mock + Jmeter 超好用的API偵錯工具:
Go語言基礎之流程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相關推薦:Go視訊教學】
Go語言中if
條件判斷的格式如下:
if 表示式1 {
分支1
} else if 表示式2 {
分支2
} else{
分支3
}
登入後複製
前端的同學想必對js相對熟悉,相對於js來說,go表示式去掉了括號()
,但同時給了一些約束,與if
匹配的左括號{
必須與if和表示式
放在同一行,{
放在其他位置會觸發編譯錯誤。 同理,與else
匹配的{
也必須與else
寫在同一行,else
也必須與上一個if
或else if
右邊的大括號在同一行。
x := 0
// if x > 10 // Error: missing condition in if statement
// {
// }
if n := "abc"; x > 0 { // 初始化語句未必就是定義變數, 如 println("init") 也是可以的。
println(n[2])
} else if x < 0 { // 注意 else if 和 else 左大括號位置。
println(n[1])
} else {
println(n[0])
}
*不支援三元操作符(三目運運算元) "a > b ? a : b"。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
/* 定義區域性變數 */
var a int = 10
/* 使用 if 語句判斷布林表示式 */
if a < 20 {
/* 如果條件為 true 則執行以下語句 */
fmt.Printf("a 小於 20\n" )
}
fmt.Printf("a 的值為 : %d\n", a)
}
以上程式碼執行結果為:
a 小於 20
a 的值為 : 10
登入後複製
switch 語句用於基於不同條件執行不同動作,每一個 case 分支都是唯一的,從上直下逐一測試,直到匹配為止。 Golang switch 分支表示式可以是任意型別,不限於常數。可省略 break,預設自動終止。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
/* 定義區域性變數 */
var grade string = "B"
var marks int = 90
switch marks {
case 90: grade = "A"
case 80: grade = "B"
case 50,60,70 : grade = "C"
default: grade = "D"
}
switch {
case grade == "A" :
fmt.Printf("優秀!\n" )
case grade == "B", grade == "C" :
fmt.Printf("良好\n" )
case grade == "D" :
fmt.Printf("及格\n" )
case grade == "F":
fmt.Printf("不及格\n" )
default:
fmt.Printf("差\n" )
}
fmt.Printf("你的等級是 %s\n", grade )
}
以上程式碼執行結果為:
優秀!
你的等級是 A
登入後複製
select 語句類似於 switch 語句,但是select會隨機執行一個可執行的case。如果沒有case可執行,它將阻塞,直到有case可執行。
select 是Go中的一個控制結構,類似於用於通訊的switch語句。每個case必須是一個通訊操作,要麼是傳送要麼是接收。 select 隨機執行一個可執行的case。如果沒有case可執行,它將阻塞,直到有case可執行。一個預設的子句應該總是可執行的。
以下描述了 select 語句的語法:
每個case都必須是一個通訊
所有channel表示式都會被求值
所有被傳送的表示式都會被求值
如果任意某個通訊可以進行,它就執行;其他被忽略。
如果有多個case都可以執行,Select會隨機公平地選出一個執行。其他不會執行。
否則:
如果有default子句,則執行該語句。
如果沒有default字句,select將阻塞,直到某個通訊可以執行;Go不會重新對channel或值進行求值。
登入後複製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
var c1, c2, c3 chan int
var i1, i2 int
select {
case i1 = <-c1:
fmt.Printf("received ", i1, " from c1\n")
case c2 <- i2:
fmt.Printf("sent ", i2, " to c2\n")
case i3, ok := (<-c3): // same as: i3, ok := <-c3
if ok {
fmt.Printf("received ", i3, " from c3\n")
} else {
fmt.Printf("c3 is closed\n")
}
default:
fmt.Printf("no communication\n")
}
}
以上程式碼執行結果為:
no communication
登入後複製
select可以監聽channel的資料流動
select的用法與switch語法非常類似,由select開始的一個新的選擇塊,每個選擇條件由case語句來描述
與switch語句可以選擇任何使用相等比較的條件相比,select有比較多的限制,其中最大的一條限制就是每個case語句裡必須是一個IO操作
select { //不停的在這裡檢測
case <-chanl : //檢測有沒有資料可以讀
//如果chanl成功讀取到資料,則進行該case處理語句
case chan2 <- 1 : //檢測有沒有可以寫
//如果成功向chan2寫入資料,則進行該case處理語句
//假如沒有default,那麼在以上兩個條件都不成立的情況下,就會在此阻塞//一般default會不寫在裡面,select中的default子句總是可執行的,因為會很消耗CPU資源
default:
//如果以上都沒有符合條件,那麼則進行default處理流程
}
登入後複製
在一個select語句中,Go會按順序從頭到尾評估每一個傳送和接收的語句。
如果其中的任意一個語句可以繼續執行(即沒有被阻塞),那麼就從那些可以執行的語句中任意選擇一條來使用。 如果沒有任意一條語句可以執行(即所有的通道都被阻塞),那麼有兩種可能的情況: ①如果給出了default語句,那麼就會執行default的流程,同時程式的執行會從select語句後的語句中恢復。 ②如果沒有default語句,那麼select語句將被阻塞,直到至少有一個case可以進行下去。
//比如在下面的場景中,使用全域性resChan來接受response,如果時間超過3S,resChan中還沒有資料返回,則第二條case將執行
var resChan = make(chan int)
// do request
func test() {
select {
case data := <-resChan:
doData(data)
case <-time.After(time.Second * 3):
fmt.Println("request time out")
}
}
func doData(data int) {
//...
}
登入後複製
和if一樣,相對於js,go語言的for迴圈也去掉了括號(),其他並沒有太大的區別。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
var b int = 15
var a int
numbers := [6]int{1, 2, 3, 5}
/* for 迴圈 */
for a := 0; a < 10; a++ {
fmt.Printf("a 的值為: %d\n", a)
}
for a < b {
a++
fmt.Printf("a 的值為: %d\n", a)
}
for i,x:= range numbers {
fmt.Printf("第 %d 位 x 的值 = %d\n", i,x)
}
}
以上範例執行輸出結果為:
a 的值為: 0
a 的值為: 1
a 的值為: 2
a 的值為: 3
a 的值為: 4
a 的值為: 5
a 的值為: 6
a 的值為: 7
a 的值為: 8
a 的值為: 9
a 的值為: 1
a 的值為: 2
a 的值為: 3
a 的值為: 4
a 的值為: 5
a 的值為: 6
a 的值為: 7
a 的值為: 8
a 的值為: 9
a 的值為: 10
a 的值為: 11
a 的值為: 12
a 的值為: 13
a 的值為: 14
a 的值為: 15
第 0 位 x 的值 = 1
第 1 位 x 的值 = 2
第 2 位 x 的值 = 3
第 3 位 x 的值 = 5
第 4 位 x 的值 = 0
第 5 位 x 的值 = 0
登入後複製
Golang range類似迭代器操作,返回 (索引, 值) 或 (鍵, 值)。
for 迴圈的 range 格式可以對 slice、map、陣列、字串等進行迭代迴圈。格式如下:
for key, value := range oldMap {
newMap[key] = value
}
登入後複製
package main
func main() {
s := "abc"
// 忽略 2nd value,支援 string/array/slice/map。
for i := range s {
println(s[i])
}
// 忽略 index。
for _, c := range s {
println(c)
}
// 忽略全部返回值,僅迭代。
for range s {
}
m := map[string]int{"a": 1, "b": 2}
// 返回 (key, value)。
for k, v := range m {
println(k, v)
}
}
輸出結果:
97
98
99
97
98
99
a 1
b 2
登入後複製
for 和 for range有什麼區別?
主要是使用場景不同
for可以遍歷array和slice,遍歷key為整型遞增的map,遍歷string
for range可以完成所有for可以做的事情,卻能做到for不能做的,包括遍歷key為string型別的map並同時獲取key和value,遍歷channel
迴圈控制語句
迴圈控制語句可以控制迴圈體內語句的執行過程。
GO 語言支援以下幾種迴圈控制語句:
1.三個語句都可以配合標籤(label)使用
2.標籤名區分大小寫,定以後若不使用會造成編譯錯誤
3.continue、break配合標籤(label)可用於多層迴圈跳出
4.goto是調整執行位置,與continue、break配合標籤(label)的結果並不相同
登入後複製
break(跳出迴圈)
:
continue(繼續下次迴圈)break
語句可以結束for
、switch
和select
的程式碼塊。break
語句還可以在語句後面新增標籤,表示退出某個標籤對應的程式碼塊,標籤要求必須定義在對應的for
、switch
和 select
的程式碼塊上。
continue(繼續下次迴圈)
:continue
語句可以結束當前迴圈,開始下一次的迴圈迭代過程,僅限在for
迴圈內使用。在 continue
語句後新增標籤時,表示開始標籤對應的迴圈
goto
語句通過標籤
進行程式碼間的無條件跳轉。goto
語句可以在快速跳出迴圈、避免重複退出上有一定的幫助。Go語言中使用goto
語句能簡化一些程式碼的實現過程。 例如雙層巢狀的for迴圈要退出時:
func gotoDemo1() {
var breakFlag bool
for i := 0; i < 10; i++ {
for j := 0; j < 10; j++ {
if j == 2 {
// 設定退出標籤
breakFlag = true
break
}
fmt.Printf("%v-%v\n", i, j)
}
// 外層for迴圈判斷
if breakFlag {
break
}
}
}
登入後複製
使用goto
語句能簡化程式碼:
func gotoDemo2() {
for i := 0; i < 10; i++ {
for j := 0; j < 10; j++ {
if j == 2 {
// 設定退出標籤
goto breakTag
}
fmt.Printf("%v-%v\n", i, j)
}
}
return
// 標籤
breakTag:
fmt.Println("結束for迴圈")
}
登入後複製
再次提醒,需要進技術交流群
的同學,可以加我微信fangdongdong_25
,需要進前端工程師交流群的備註「前端」
,需要進go後端交流群的備註「go後端」
更多程式設計相關知識,請存取:!!
以上就是一文淺析Golang中的流程控制的詳細內容,更多請關注TW511.COM其它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