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可以設定標準的 URI 連線語法,作為連線設定:
mongodb://[username:password@]host1[:port1][,host2[:port2],...[,hostN[:portN]]][/[database][?options]]
mongodb://
: 固定的格式,即指定當前的 URI 是標準的 MongoDB 連線語法username:password@
: 可選項,如果設定,在連線資料庫伺服器之後,驅動會嘗試登入這個資料庫host1
: 必須的,至少指定一個 host,它指定了要連線伺服器的地址。如果要連線副本及集,需要指定多個主機地址portX
: 可選的指定埠,如果不填,預設為 27017
/database
: 如果指定賬號和密碼,連線並驗證登入指定資料庫。若不指定,預設開啟 test 資料庫?options
: 連線選項,如果沒有指定資料庫,則前面需要加上 /
。所有連線選項都是鍵值對 name=value
,鍵值對之間通過 &
或 ;
隔開標準的連線格式包含了多個選項,如下所示:
replicaSet=name
: 驗證副本集的名稱slaveOk=true|false
: 選擇連線主伺服器的方式
true
: 表示有從伺服器,當 connect=direct
時會連線第一臺機器,即使這臺不是主伺服器;當 connect=replicaSet
時會傳送所有的寫請求到主並且把讀請求分佈在其他從伺服器false
: 表示無從伺服器,當 connect=direct
時會自動找尋主伺服器;當 connect=replicaSet
時僅連線主伺服器,並且所有的讀寫命令都連線到主伺服器safe=true|false
: 設定為 true
時,在執行更新操作之後,驅動都會傳送 getLastError
命令來確保更新成功w=n
: 驅動新增 {w: n}
到 getLastError
命令,應用於 safe=true
wtimeoutMS=ms
: 驅動新增 {wtimeout: ms}
到 getLastError
命令,應用於 safe=true
fsync=true|false
: 驅動新增 {fsync: true}
到 getLastError
命令,應用於 safe=true
journal=true|false
: 如果設定為 true
,同步到紀錄檔(在提交到資料庫前寫入到實體中),應用於 safe=true
connectTimeoutMS=ms
: 可以開啟連線的時間socketTimeoutMS=ms
: 傳送和接受 socket 的時間使用 mongosh 連線 MongoDB 時,也支援命令選項的方式新增設定:
--host arg
: 指定資料庫地址--port arg
: 指定資料庫埠-u [ --username ] arg
: 鑑權的賬號-p [ --password ] arg
: 鑑權的密碼MongoDB 會對要插入的資料進行最基本的檢查:檢查檔案的基本結構,如缺少 _id
鍵會自動新增一個、是否包含非 UTF-8 字元、是否使用了無法識別的型別、檢查檔案大小等。
其中,檢查檔案大小主要因為 MongoDB 限制了所有檔案必須小於 16MB,主要是為了防止不良的模式設計並確保效能上的一致。
要檢視檔案的 BSON 大小,可以在 shell 中執行 Object.bsonsize(doc)
檢視位元組大小。
官方檔案:db.collection.insertOne() — MongoDB Manual
db.collection.insertOne(
<document>,
{
writeConcern: <document>
}
)
官方檔案:db.collection.insertMany() — MongoDB Manual
db.collection.insertMany(
[ <document 1> , <document 2>, ... ],
{
writeConcern: <document>,
ordered: <boolean>
}
)
通過傳輸 ordered=true
可以確保檔案按提供的順序插入,指定為 false
則允許 MongoDB 重新排列插入的順序以提高效能,預設為 true
值。
以有序插入的方式使用 insertMany
出現錯誤將會阻塞後續的插入動作,無需插入的方式則不管其他插入是否出現了錯誤。
官方檔案:db.collection.deleteOne() — MongoDB Manual
db.collection.deleteOne(
<filter>,
{
writeConcern: <document>,
collation: <document>,
hint: <document|string> // Available starting in MongoDB 4.4
}
)
使用 hint
引數可以指定 filter
查詢時命中的索引,這對於複雜的索引結構時可以提升部分效率。
官方檔案:db.collection.deleteMany() — MongoDB Manual
db.collection.deleteMany(
<filter>,
{
writeConcern: <document>,
collation: <document>,
hint: <document|string> // Available starting in MongoDB 4.4
}
)
官方檔案:db.collection.findOneAndDelete() — MongoDB Manual
db.collection.findOneAndDelete(
<filter>,
{
writeConcern: <document>,
projection: <document>,
sort: <document>,
maxTimeMS: <number>,
collation: <document>
}
)
更新檔案是原子操作:如果兩個更新同時發生,那麼首先到達伺服器的更新會先被執行,然後再執行下一個更新。
因此,相互衝突的更新可以安全地迅速接連完成,而不會破壞任何檔案:最後一次更新將「成功」。如果不想使用預設行為,則可以考慮使用檔案版本控制模式。
官方檔案:db.collection.updateOne() — MongoDB Manual
db.collection.updateOne(
<filter>,
<update>,
{
upsert: <boolean>,
writeConcern: <document>,
collation: <document>,
arrayFilters: [ <filterdocument1>, ... ],
hint: <document|string> // Available starting in MongoDB 4.2.1
}
)
在更新檔案的時候,比較需要注意的事 upsert
的使用,其是一種特殊型別的更新:如果找不到與篩選條件相匹配的檔案,則會以這個條件和更新檔案為基礎來建立一個新檔案;如果找到了匹配的檔案,則進行正常的更新。
因此,使用 upsert
的好處就是,可以使用同一套程式碼建立和更新檔案。
使用 upsert
時就涉及到一個 $setOnInsert
運運算元,它的作用是,只會在插入檔案時設定欄位的值,在後續的更新時不對其進行更改。
官方檔案:db.collection.updateMany() — MongoDB Manual
db.collection.updateMany(
<filter>,
<update>,
{
upsert: <boolean>,
writeConcern: <document>,
collation: <document>,
arrayFilters: [ <filterdocument1>, ... ],
hint: <document|string> // Available starting in MongoDB 4.2.1
}
)
官方檔案:db.collection.replaceOne() — MongoDB Manual
db.collection.replaceOne(
<filter>,
<replacement>,
{
upsert: <boolean>,
writeConcern: <document>,
collation: <document>,
hint: <document|string> // Available starting in 4.2.1
}
)
replaceOne
和 updateOne
操作的區別在於,updateOne
可以更新檔案中部分鍵的值,而 replaceOne
的作用是直接將整個檔案都替換掉,通常是建議使用 updateOne
而不是 replaceOne
。
官方檔案:db.collection.findOneAndUpdate() — MongoDB Manual
db.collection.findOneAndUpdate(
<filter>,
<update document or aggregation pipeline>, // Changed in MongoDB 4.2
{
projection: <document>,
sort: <document>,
maxTimeMS: <number>,
upsert: <boolean>,
returnDocument: <string>,
returnNewDocument: <boolean>,
collation: <document>,
arrayFilters: [ <filterdocument1>, ... ]
}
)
使用 findOneAndUpdate
而不是 updateOne
的最大目的莫過於使用 findOneAndUpdate
可以返回更新前後文件內容。
通過設定 returnNewDocument
的值為 true
可以返回更新後的檔案,為 false
時可以返回更新前的檔案。
官方檔案:db.collection.findOneAndReplace() — MongoDB Manual
db.collection.findOneAndReplace(
<filter>,
<replacement>,
{
projection: <document>,
sort: <document>,
maxTimeMS: <number>,
upsert: <boolean>,
returnDocument: <string>,
returnNewDocument: <boolean>,
collation: <document>
}
)
官方檔案:Update Operators — MongoDB Manual
對於如 updateOne
、updateMany
、findOneAndUpdate
等更新操作,MongoDB 提供了原子的更新運運算元支援只更新部分資料。
運運算元支援以 { <operator>: { <field>: <value>,... } }
的方式使用,並且可以同時使用多個運運算元。
為避免出現歧義,不建議對同一個屬性同時使用不同的運運算元。
$currentDate
: 將指定鍵設定為當前時間$inc
: 對數位型別的鍵做遞增操作$min
: 會比較原始值和更新值,並設定成較小值$max
: 會比較原始值和更新值,並設定成較大值$mul
: 對數位型別的鍵做乘法操作$rename
: 修改指定鍵的名稱$set
: 將指定鍵設定為指定值$setOnInsert
: 與 upsert
配合使用,如果更新導致檔案插入,則設定欄位的值,對修改現有檔案的更新操作無效$unset
: 刪除指定鍵$
: 充當預留位置,更新與查詢條件匹配的第一個元素$[]
: 充當預留位置,為匹配查詢條件的檔案更新陣列中的所有元素$[<identifier>]
: 充當預留位置,為匹配查詢條件的檔案更新與 arrayFilters
條件匹配的所有元素$addToSet
: 僅當集合中不存在該元素時,才將元素新增到陣列中$pop
: 傳 { $pop: { field: 1 } }
表示刪除陣列中的最後一項,傳 -1
時表示刪除第一項$pull
: 刪除與指定查詢匹配的所有陣列元素$push
: 新增一項到陣列中$pullAll
: 刪除列出的所有陣列元素$each
: 使用 $push
或 $addToSet
運運算元時,增加此運運算元可以批次新增元素$position
: 與 $each
配合使用,可以指定新增元素的位置$slice
: 與 $each
配合使用,防止陣列的增長超過某個大小,傳正數表示從左到右截斷$sort
: 與 $each
配合使用,對新增完元素的陣列進行排序$bit
: 支援對整數值進行按位元 AND
、OR
或 XOR
更新,通過使用 { $bit: { <field>: { <and|or|xor>: <int> } } }
完成更新。
官方檔案:db.collection.bulkWrite() — MongoDB Manual
MongoDB 提供了 bulkwrite
命令支援批次執行命令,批次處理時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網路互動的損耗。
db.collection.bulkWrite(
[ <operation 1>, <operation 2>, ... ],
{
writeConcern: <document>,
ordered: <boolean>
}
)
支援的以下操作:
insertOne
updateOne
updateMany
replaceOne
deleteOne
deleteMany
官方檔案:db.collection.findOne() — MongoDB Manual
db.collection.findOne(query, projection, options)
第一個引數是查詢條件,可以使用鍵值對的方式指定需要匹配的條件,多個鍵之間是 AND
的關係。
第二個引數用於僅返回指定的鍵,既可以節省網路傳輸的資料量,也可以減少使用者端解碼檔案的時間和記憶體消耗。
第三個引數可以指定查詢到可選項,這些選項會修改查詢行為和返回結果的方式。更多檢視 官方檔案。
官方檔案:db.collection.find() — MongoDB Manual
db.collection.find(query, projection, options)
資料庫會使用遊標返回 find
的執行結果。
對於遊標,使用者端可以限制結果的數量,跳過一些結果,按任意方向的任意鍵組合對結果進行排序等操作。更多查詢 官方檔案。
下述是一些常用的遊標方法:
count()
: 統計遊標參照的檔案數量hasNext()
: 查詢是否有下一個結果hint(index)
: 指定遊標命中的索引limit(number)
: 限制返回結果的數量next()
: 返回下一個搜尋結果size()
: 返回應用 skip()
和 limit()
之後的查詢數量skip(number)
: 控制跳過一定的數量,跳過大量資料會比較慢sort(sort)
: 使用鍵值對的方式對搜尋結果進行排序在伺服器端,遊標會佔用記憶體的資源。通常在以下情況會終止遊標及進行隨後的清理:
官方檔案:Query and Projection Operators — MongoDB Manual
同樣的,設定查詢條件時,MongoDB 提供了查詢運運算元支援更多的查詢方式。
$eq
: 返回等於指定值的結果,等同 { <field>: <value> }
的顯式表示$gt
: 返回大於指定值的結果$gte
: 返回大於等於指定值的結果$in
: 返回等於指定陣列中任意一個值的結果,對於一個鍵匹配多個值,$in
比 $or
更方便$lt
: 返回小於指定值的結果$lte
: 返回小於等於指定值的結果$ne
: 返回不等於指定值的結果$nin
: 返回不等於指定陣列中任意一個值的結果$and
: 返回同時符合查詢子句要求的結果$not
: 元運運算元,匹配不符合查詢語句要求的結果$nor
: 返回不能同時符合查詢子句要求的結果$or
: 返回與任意一個查詢子句的條件匹配的結果對於普通的 $and
型別查詢,我們總是希望儘可能用最少的引數來限定結果的範圍。而 $or
型別查詢則相反,如果第一個引數能夠匹配儘可能多的檔案,則其效率最高。
$exists
: 判斷指定鍵是否存在,返回符合要求的結果$type
: 判斷指定鍵的資料型別,返回符合要求的結果(好的模式設計不應該出現不同型別)$expr
: 允許使用聚合表示式,適合用在一些比較複雜的查詢語句$jsonSchema
: 根據給定的 JSON 模式驗證檔案,返回符合要求的結果$mod
: 指定鍵的值執行模運算,返回符合要求的結果$regex
: 使用正規表示式對指定鍵做匹配,MongoDB 可以利用索引來查詢字首正規表示式,但不能用於不區分大小寫的搜尋$text
: 對使用文字索引的欄位內容執行文字搜尋,可以作為一個簡易的搜尋引擎使用$where
: 允許在查詢時執行任意 JavaScript 程式碼(效能較差,儘可能使用 $expr
代替)$all
: 匹配包含查詢中指定的所有元素的陣列$elemMatch
: 用於強制將查詢子句與單個陣列元素進行匹配$size
: 匹配指定陣列長度大小的結果投影運運算元針對的是查詢語句的第二個引數,即返回的結果。
$
: 僅返回陣列中與查詢條件匹配的第一個元素$elemMatch
: 對返回結果中的陣列元素做 $elemMatch
匹配,僅返回陣列中滿足要求的元素$meta
: 與 $text
運運算元配合使用,返回與檔案關聯的後設資料,可以返回匹配分數,或者索引鍵$slice
: 對返回結果中的陣列做擷取返回在 MongoDB 中,null
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值,它可以與自身匹配。也就是說了,通過 { field: null }
可以查詢出 field
鍵為 null
的檔案。
不過,更特殊的是,null
同樣會匹配缺少這個鍵值的檔案。也就是說,{ field: null }
可以查詢出不包含 field
鍵的檔案。
如果僅想匹配鍵值為 null
的檔案,則需要檢查該鍵的值是否為 null
,並且通過 $exists
條件確認該鍵已存在,如 { field: { $eq: null, $exists: true } }
就是這樣的查詢條件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