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觀、金錢觀與幸福觀

2022-06-27 06:00:12

工作即將滿四年,從事業觀、金錢觀與幸福觀三個方面做一個系統性總結。

事業觀

工作劃分

通過腦力和體力的佔比,將工作進行了簡單的劃分。體力級別越高,肉體勞動越少。腦力級別越高,腦力勞動越多。

有了工作劃分,我們就能夠較為清晰地定位自己在社會、工作中所處的位置。

自我定位

中等腦力+中等體力。藍色旗子代表當前所處位置,紅色旗子代表未來一到兩年的目標與方向。

工作是進行原始積累的方式之一,是否能夠實現自我價值也一樣重要。圍繞著設定的目標全力以赴即可,好結果雖然是大概率事件,但如果出現小概率事件,應該在合理的時間,及時、勇敢地止損。

金錢觀

在進行原始積累時應該腳踏實地,在進行財富增值時應該順勢而為

收入劃分

支出劃分

收入與支出

關於收入

宏觀經濟是具備週期性的,財富增值只需要順勢而為即可。工作是較為穩定、可持續的原始積累途徑,用原始積累的確定性抵消短期經濟的不確定性,最終取得不錯的結果是大概率事件。你相信光嗎?相信即存在。

關於支出

選擇自己可承受範圍內的物品即可。只要不鋪張浪費,是可以使用一部分開支取悅自己的,不需要有負罪感。

幸福觀

生活不僅僅是獲取麵包這一環節,還包括製作麵包、享受麵包以及與他人一起分享麵包。因為我自己並不是一個善於抓住幸福的人,幸福觀的大部分觀點是從《幸福的方法》這本書中得到的。

幸福模型

象限圖中橫軸代表當下,縱軸代表未來。分為四種型別:忙碌奔波型、享樂主義型、虛無主義型、感悟幸福型。

忙碌奔波型

「忙碌奔波型」的人不懂得享受正在做的事情,而是堅守「一旦目標實現,就會很快樂。」的錯誤觀念。會一次一次地給自己設定目標,認為達到目標才是衡量一切的標準。一旦目標達成,就會把放鬆的心情解釋為幸福,好像做的事情越困難,幸福感就越強。這種「假象」的幸福來源於壓力和焦慮的消除。正是因為「忙碌奔波型」的人堅信目標實現後的放鬆和解脫是幸福,因此會馬不停蹄地尋找下一個目標。

享樂主義型

「享樂主義型」的人總是在尋找快樂並且逃避痛苦。盲目地滿足慾望,從來不認真考慮後果,只要眼前的事能夠讓自己開心就值得去做。「享樂主義型」的人錯誤地將努力與痛苦、快感與幸福等同化。

虛無主義型

「虛無主義型」的人指的是那些已經放棄追求幸福的人,他們不再相信生活的意義。這類人沉迷於過去放棄現在和未來。這種心態被稱為「習得性無助」,對應成近期比較流行的詞就是「擺爛」。「虛無主義型」的人是對現實情況的完全誤讀,認為自己無論做什麼都無法得到幸福。

感悟幸福型

眼前和未來的幸福。有時是能夠平衡的,比如享受學習、工作時創造的快樂,最終也會獲得不錯的收益;享受愛情的美好,彼此幫助、共同成長。當然有時也不能平衡,比如為了突擊考試而學習,為了達成某一特定目標的工作,此時就必須犧牲眼前的快樂,但也不要忘記儘可能地發掘當下和未來能夠帶來幸福的事情。

幸福觀的總結

能夠持續的幸福是為一個有意義的目標快樂地努力奮鬥。去年經常思考關於「幸福」這個問題,人也基本處於「忙碌奔波」這一象限,與「一旦目標實現,就會很快樂。」這一觀念相反的是「一旦目標沒有實現,就會很沮喪。」,如果能夠在過程中發掘幸福的事情,而不是盲目地追求結果本身,也不至於回想時才發現浪費了一段時間。

最後

以上都是理性分析,但人是感性動物。只要不違背道德、不觸犯法律,任何選擇都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