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untu 開發商 Canonical 昨日更新的博文,他們正在更新程式碼和檔案中出現的常見計算機術語——以廣泛使用「包容性語言」 (inclusive language)。
據介紹,Canonical 此舉是在 Inclusive Naming Initiative (INI) 組織的倡議下而推進,它是該倡議的 Champion 級別贊助商,也是眾多推動此倡議的公司之一,其他的贊助公司包括思科、英特爾和紅帽。
一般來說,「包容性語言」意味著使用精確的技術術語,不會遺漏邊緣化群體或攜帶不必要的情感或歷史包袱。
INI 包含一個具有不同層級的單詞列表。第一層 (tier 1) 包括它認為應該立即替換的單詞,因為它們最具冒犯性;第二層 (tier 2) 中的詞應該強烈考慮替換;第三層 (tier 3) 則是建議更換。
比如 tier 1 的單詞有:abort, abortion, whitelist, blacklist, master 和 slave。這些單詞的替換建議由使用者提供:termination, allowlist, denylist, control plane 和 control plane node。
改變這些術語值得嗎?Canonical 表示答案是肯定的。因為專業標準一直在變化,Canonical 應該符合這些標準。他們知道這些變化背後的原因很重要,Canonical 對此表示歡迎。他們也在迅速採取行動以符合新的期望。當然,INI 提供的建議也並非萬能,只是使 Canonical 的產品和流程更具包容性的第一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