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一份常用的linux命令(總結分享)

2022-01-05 19:01:07
本篇文章給大家帶來了一份基本夠用的 Linux 命令,會涵蓋部落格搭建系列文章用到的各種命令,方便查詢和學習使用,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檔案所有者(Owner)

當建立一個使用者的時候,Linux 會為該使用者建立一個主目錄,路徑為 /home/<username>,我們可以使用 cd ~,快捷進入主目錄。如果你想放一個私密檔案,就可以放在自己的主目錄裡,然後設定只能自己檢視。

群組(Group)

每個使用者都有一個使用者組,方便多人操作的時候,為一群人分配許可權。當建立使用者的時候,會自動建立一個與它同名的使用者組。

如果一個使用者同時屬於多個組,使用者需要在使用者組之間切換,才能具有其他使用者組的許可權。

其他人(Others)

既不是檔案所有者又不是檔案所屬群組成員的使用者,就是其他人。

超級使用者(Root)

Root 使用者是一類特殊的使用者,該使用者可以存取所有檔案。

1. adduser 新增使用者 和 passwd 更改密碼

# 新增一個名為 git 的使用者
adduser git
# 設定 git 使用者的密碼
passed git

但是由於建立的使用者許可權較低,有的時候我們需要為使用者提權,此時我們可以這樣做:

# 會開啟 sudoers 組態檔
sudo visudo

注意同樣是編輯 sudoers 組態檔,使用這個命令會比使用 sudo vim /etc/ sudoers 更安全, 除了對語法有校驗,並且還會在多使用者編輯的時候鎖住檔案。

開啟 sudoers 組態檔後,我們新增這樣一行設定:

# Allow git to run any commands anywhere
git ALL=(ALL:ALL) ALL

簡單解釋下這句話 git ALL=(ALL:ALL) ALL :

git 表示規則應用的使用者名稱

  • 第一個 ALL 表示規則應用於所有 hosts

  • 第二個 ALL 表示規則應用於所有 users

  • 第三個 ALL 表示規則應用於所有 groups

  • 第四個 ALL 表示規則應用於所有 commands

我們儲存退出後,git 使用者就會獲得 root 許可權。

2. ls 列出檔案和目錄

ls 列出檔案和目錄

[root@iZ2ze learn-typescript.git]# ls
branches  config  description  HEAD  hooks  index  info  objects  refs

ls -la 由 -a 顯示所有檔案和目錄(包括隱藏)和 -l 顯示詳細列表組成:

[root@iZ2ze learn-typescript.git]# ls -la
總用量 20
drwxrwxr-x  7 git git  132 12月 15 12:33 .
drwx------  3 git git  127 12月 15 14:51 ..
drwxrwxr-x  2 git git    6 12月 15 12:21 branches
-rw-rw-r--  1 git git   66 12月 15 12:21 config
-rw-rw-r--  1 git git   73 12月 15 12:21 description
-rw-rw-r--  1 git git   23 12月 15 12:21 HEAD
drwxrwxr-x  2 git git 4096 12月 15 13:10 hooks
-rw-rw-r--  1 git git  217 12月 15 12:33 index
drwxrwxr-x  2 git git   21 12月 15 12:21 info
drwxrwxr-x 10 git git   90 12月 15 12:33 objects
drwxrwxr-x  4 git git   31 12月 15 12:21 refs

每一行都有 7 列,我們以 branches 為例講解每列的含義:

36.png

重點看第 1 列的內容,以 drwxrwxr-x 為例,這裡一共 10 位,第 1 位表示檔案型別,其中 - 表示普通檔案,d 表示目錄檔案。

第 2 到第 4 位,表示所有者許可權,其中 r 表示讀許可權,w 表示寫許可權,x 表示可執行許可權, -表示無許可權,第 2 到 5 位為 rwx,表示所有者可讀可寫可執行。

第 5 到第 7 位,表示組使用者許可權,這裡也是 rwx。

第 8 到第 10 位,表示其他使用者許可權,這裡是 r-x,表示有可讀可執行許可權,無寫入許可權。

這裡再額外補充一點:

像 root 使用者建立資料夾的預設許可權為 rwxr-xr-x:

[root@iZ2ze www]# mkdir test
[root@iZ2ze www]# ls -l
drwxr-xr-x  2 root root  6 12月 17 23:53 test

而建立檔案的預設許可權是 rw-r--r--,注意建立檔案預設會去掉 x 許可權:

[root@iZ2ze www]# touch index.html
[root@iZ2ze www]# ls -l
-rw-r--r--  1 root root  0 12月 17 23:54 index.html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有的時候需要在建立檔案後,又加上執行許可權。

3. chown 更改檔案屬主,也可以同時更改檔案屬組

chown (change owner) 語法:

# -R:遞迴更改檔案屬組
chown [–R] 屬主名 檔名
chown [-R] 屬主名:屬組名 檔名

將 index.html 的所有者更改為 git:

[root@iZ2ze www]# chown git index.html
[root@iZ2ze www]# ls -
-rw-r--r-- 1 git  root  0 12月 17 23:54 index.html

將 index.html 的所有者和群組都改為 git:

[root@iZ2ze www]# chown git:git index.html
[root@iZ2ze www]# ls -l
-rw-r--r-- 1 git  git   0 12月 17 23:54 index.html

4. chmod 更改檔案許可權

許可權除了用 r w x 這種方式表示,也可以用數位表示,陣列與字母的對應關係為:

  • r:4

  • w:2

  • x:1

之所有如此對應關係,主要還是為了方便推導,比如我們希望一個檔案可讀可寫,那我們可以方便的設定許可權為 6(4 + 2),同樣,如果我們知道一個許可權為 3,我們也可以推匯出許可權為可寫可執行,因為只有 2 + 1 才可能等於 3。

我們看下 chmod (change mode) 的具體語法:

# -R:遞迴更改檔案屬組
chmod [-R] xyz 檔案或目錄

其中 xyz 分別表示 Owner、Group、Others 的許可權,如果我們這樣設定一個檔案的許可權:

chomd 750 index.html

我們可以得知,Owner 的許可權為 7,為可讀可寫可執行,Group 的許可權為 5,為可讀可執行,Others 的許可權為 0,表示不可讀寫不可執行。對應字母為:rwxr-x---。

除了這種數位的方式,還有一種使用符號型別改變許可權的方式:

在這種方式裡,我們將三種身份 Owner、Group、Others,分別簡寫為 u(User)、g、o,用 a 表示所有身份,再使用 + - = 表示加入、去除、設定一個許可權,r w x 則繼續表示讀,寫,執行許可權,舉個例子:

chomd u+x,g-x,o-x index.html

意思就是 Owner 加上執行許可權,Group 和 Others 去除執行許可權。

當然我們也可以直接設定許可權

chmod u=rwx,g=rx,o=r index.html

此時檔案的許可權就相當於 -rwxr-xr--。

此外,我們還可以省略不寫 ugoa 這類身份內容,直接寫:

chmod +x index.html

此時相當於使用了 a,會給所有身份新增執行許可權。

5. su 切換身份

# 切換為 git 使用者
su git

6. whoami 顯示使用者名稱

# whoami 
root

7. pwd 顯示當前目錄

[git@iZ2ze www]$ pwd
/home/www

8. cd 切換工作目錄

# 進入 /home/www/
cd /home/www
# 進入自己的主目錄
cd ~
# 進入當前目錄的上上兩層 :
cd ../..

10. mkdir 建立目錄

mkdir 建立目錄:

mkdir new_folder

mkdir -p 遞迴建立目錄:

mkdir -p one/two/three

11. touch 建立檔案

用於修改檔案或者目錄的時間屬性,當檔案不存在,系統會建立空白檔案

touch new_file

12. echo 列印輸出

echo 是 Shell 命令,用於列印輸出:

# 顯示跳脫字元
echo "\"test content\""

建立或覆蓋檔案內容為 "test content":

echo "test content" > index.html

如果是想追加內容,就用 >> :

[root@iZ2ze www]# echo "test content" > index.html
[root@iZ2ze www]# cat index.html
test content
[root@iZ2ze www]# echo "test content" >> index.html
[root@iZ2ze www]# cat index.html
test content
test content

13. cat 連線檔案並列印輸出

檢視檔案內容:

cat ~/.ssh/id_rsa.pub

清空 index.html 內容:

cat /dev/null > index.html

把 index.html 的內容寫入 second.html:

cat index.html > second.html

把 index.html 的內容追加寫入 second.html:

cat index.html >> second.html

把 index.html 和 second.html 追加寫入 third.html:

cat index.html second.html >> third.html

14. cp 複製檔案或目錄

將目錄 website/ 下的所有檔案複製到新目錄 static 下:

# -r:若給出的原始檔是一個目錄檔案,此時將複製該目錄下所有的子目錄和檔案。
cp –r website/ static

15. mv 移動並重新命名

檔案改名:

mv index.html index2.html

隱藏檔案:

# 檔名上加上 .
mv index.html .index.html

移動檔案:

# 僅僅移動
mv  /home/www/index.html   /home/static/
# 移動又重新命名
mv /home/www/index.html   /home/static/index2.html

批次移動:

mv  /home/www/website/*  /home/www/static

16. rm 刪除一個檔案或者目錄

# 系統會詢問
rm file
# -f 表示直接刪除
# -r 表示目錄下的所有檔案刪除
# 刪除當前目錄下的所有檔案及目錄
rm -r  * 
# 跑路
rm -rf /*

17. vi/vim

Linux 內建 vi 文書編輯器,Vim 是從 vi 發展出來的一個文字編輯器。

基本上 vi/vim 共分為三種模式,分別是命令模式(Command mode),輸入模式(Insert mode)和底線命令模式(Last line mode)。我們邊操作邊介紹這三種模式:

我們執行 vim index.html,如果沒有該檔案,則會建立檔案:

vim index.html

此時是命令模式,在命令模式下,輸入的任何字元都會被視為命令,接下來幾個常用的命令:

i 切換到輸入模式。

x 刪除當前遊標所在處的字元。

: 切換到底線命令模式。

我們按下 i,便會進入輸入模式

輸入模式下,左下角有 -- INSERT -- 標誌:

此時我們可以進行各種輸入,當輸入完畢後,按下 ESC 回到命令模式

此時左下角的 INSERT已經消失不見了,如果我們要儲存退出,我們先輸入 : ,進入底線命令模式

在底線命令模式中,常見的命令有

  • w 儲存檔案

  • q 退出程式

我們輸入 wq,表示儲存並退出,此時我們就會發現並建立了一個 HTML 檔案。

18. ssh 遠端連線工具

注意 ssh 監聽是 22 埠。

其基本語法為:

ssh [OPTIONS] [-p PORT] [USER@]HOSTNAME [COMMAND]

監聽埠範例:

ssh -p 300 [email protected]

開啟偵錯模式:

# -v 冗詳模式,列印關於執行情況的偵錯資訊
ssh -v [email protected]

相關推薦:《Linux視訊教學

以上就是整理一份常用的linux命令(總結分享)的詳細內容,更多請關注TW511.COM其它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