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三十年裡,全球資料流量始終在經歷無休止增長,甚至無停止趨勢。國際電信聯盟(ITU)曾經預測,按照目前的趨勢來看,直到2030年全球行動資料流量每年增長速率將會達到55%。這個數位可能看起來並不直觀,我們簡單做一下翻譯:2025年左右,全球行動資料流量可能達到607 EB,2030年達到5016 EB (1EB=106TB);從今年到2030年,全球行動資料流量將會提升100倍,這並不是一個小數位。
這也是我們認為6G可能會在2030年左右誕生的現實基礎-----從古至今,人類始終有不可遏制的資料渴求,我把它叫做「資料/資訊飢渴」。這自然而然是行動通訊系統代際變化的源動力:
使用者對通訊需求的提升是每一代行動通訊系統要滿足的首要目標,而新的通訊技術是驅動每代行動通訊系統變革的技術動力,兩者缺一不可。
2030年是一個學術和產業界都認可的里程碑(當然我們其實只能預測)。
於是很多學者和公司都試圖在今年開始探討6G,對6G佈局。vivo通訊研究院在今年釋出了《數位生活2030+》白皮書,全文分析了11個方面,呈現了29個場景。其中採用了大量的腦洞和案例,試圖用未來的生活預測倒推未來通移動系統指標,這是一個很好的嘗試。
雖然產業界和大眾對未來生活的腦洞比較偏向想象,但不被束縛的想象會帶來很多未來十年可能出現的應用場景,這也會對通訊技術研究趨勢帶來一定啟發,比如「體貌孿生試衣魔鏡」和虛擬試衣-----快速虛擬試衣鏡在未來十年非常有可能實現,而這些「殺手級」卻很有可能被通訊研究人員忽略。
但是正如我之前所說,每一代行動通訊系統的演進,都是由使用者需求和技術發展共同決定的。單單使用者需求並不能完全決定下一代行動通訊系統的演進趨勢,更重要的其實是,
從技術角度,目前通訊的技術發展能支援我們在6G做到什麼?
這是vivo的白皮書忽略,而我試圖在本文中回答的問題。
很多人曾經跟我說過,他們期望的通訊是使用者不可見的,也就是說無論何時、任何人走到哪裡,都能隨心所欲地傳遞資訊,這就是整個通訊行業的大遠景之一「泛在通訊」。但是這個通訊願景並未連結到現實體驗。從個人需求來看,所有人其實都期望自己的居住環境更智慧,這也是目前智慧城市、智慧家庭、智慧社群概念興盛的由來。
在未來十年裡,通訊行業普遍認為,人類生活將會呈現智慧裝置廣泛部署,這些智慧裝置能夠以最少的人工干預進行最優決策。我們周圍的一切將會非常智慧,甚至於可能能夠智慧操縱編解碼、訊號處理和感知通訊結構。也正是基於這種判斷,在目前幾乎所有6G論文裡都認為AI將會成為6G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從而形成「泛在智慧」。
從另一方面說,隨著智慧裝置的廣泛部署和終端計算能力越來越強大,AI模型的訓練和推理將很有可能下放到微基站或者網路邊緣節點(比如霧聯網fog-RAN),分散式AI訓練和推理可能會成為未來主流。這和目前5G網路並未過多考慮AI訓練相反,6G中很有可能會實現「集體AI」 ------各個終端有望訓練部分模型,通過網路傳輸帶資料中心之後再進行模型整合。
這樣就利用低延遲、高頻寬的通訊技術把原本的單裝置智慧組合形成智慧裝置群,利用群體決策來實現更加可靠高效的「泛在智慧」。
估計很多同學並不清楚,當前通訊系統的安全性主要來自於網路不同層級的安全協定,比如大家很常見的加密協定,應用層主要採用HTTPS協定,傳輸層可能採用SSH協定-----這是一種「外掛式」和「修補程式式‘的思想,
「外掛式「安全設定並非不好,但是正因為基礎網路本身設計時並未考慮安全標準,導致目前的行動通訊系統在身份認證、接入控制方面暫時存在比較多的挑戰和威脅。實際上,這種威脅正是物理SIM卡沒有被eSIM卡替代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通訊行業從業者期望6G網路不在依靠傳統的、打包修補程式式安全方案,希望能夠讓6G網路存在內生安全支援,在網路協定設計之初,就可以從使用者、基站、邊緣側來構建整體安全體系。當然,具體的實現方式有很多種,我這裡不在贅述。
從整個電子工程行業的兩大應用,雷達和通訊本身來說,正在呈現一體化趨勢。
我這裡提到的一體化,並非單單指代電子裝置或者電磁波發射平臺的一體化,其實上隨著毫米波雷達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毫米波雷達呈現小型化、民用化趨勢,很多雷達也小到足夠嵌入使用者裝置中。
比如Google的Project Soli—--Google把毫米波雷達製作成晶片,嵌入手機終端,這樣可以識別手勢動作,從而隔空操作手機。
從另一方面來看,5G中通訊本身正在探索毫米波頻段的商業可行性,相信隨著整個毫米波產業鏈越來越成熟,十年以內毫米波通訊裝置成本有望大幅度降低。這樣,在6G中通訊和雷達射頻有望在同一個使用者終端同時出現,而得益於毫米波頻段電磁波的強方向性、低繞射能力,整個通訊的訊號處理也越來越向雷達訊號處理靠攏-----這正是通訊感知一體化的趨勢基礎。
發射一個波形同時完成通訊和感知功能,這既能滿足未來物聯裝置對本體環境感知的要求,也能滿足未來物聯裝置通訊的基本需求,同時還能夠降低成本,可以說是一舉三得。
如果我們更深入想一層,當雷達和通訊裝置同時存在於一個終端上時,雷達可以為通訊提供基本的資訊,比如使用者可以通過雷達裝置的觀測來識別和定位潛在通訊物件,從而更方便的完成波束賦形等等通訊演演算法,或者可以呼叫更多物理層安全策略來保護通訊不受干擾。
其實關於超材料的天線和射頻器件已經研究了二十多年,但是並未對通訊本身造成太大影響,這歸根到底是因為目前實驗室和產業鏈並不成熟。但是最近幾年,市面上出現了越來越多基於超材料的天線,比如柔性天線和流體天線。
愛立信已經完成可彎曲柔性天線的商業化製作,相信未來不久大家就會在家裡看到相應的產品,而液體天線不僅僅可以彎曲,也可以在不被施加壓力的情況下變化成各種形狀,甚至能在被裁斷之後自我修復,這對密閉空間中的天線設計會帶來很大增益。
另一種大有可為的超材料就是設計大型的智慧反射表面(RIS),實現可以程式設計的無線環境。這裡需要稍微解釋一下,智慧反射表面是一種可以通過電流控制通斷,從而影響電磁波反射相位的表面材料,換一句更加通俗的話,智慧反射面可以改變電磁波的電磁特性,從而影響周圍的傳播環境。
比如在屋頂鋪設RIS,可以通過程式設計設定無線電黑盒,或者加強屋頂訊號向某一個方向的反射增益,從而起到中繼的作用。實際上,RIS改變的不僅僅是傳播特性,很多人認為它有望改變目前通訊產業的無線收發器架構,這樣不需要出傳統射頻鏈路中的混頻或者本振,就可以有效完成無線電訊號調變-----這大大降低了通訊成本。
這一項其實並不僅僅是通訊技術,鑑於目前整個通訊產業中使用者對手機(終端)側的感知最強,所以我把這一項單獨拿出來說。
我們在每一代通訊都認為,使用者裝置的能力定義了每一代通訊裝置,這對6G依然如此。在本文中我們一開始就認為,6G很有可能會和AI深度融合,這樣對使用者裝置來說,提出了吧比較高的計算和功耗要求,使用者裝置往往比以往更加耗電。傳統的收發器元件主要基於半導體材料,比如矽和砷化鎵(GaAs),這些材料會產生很多熱量,但是功耗比相比對比較低的CMOS放大器往往很難提高超過300GHz,這意味著它們很難支援6G的大頻寬和計算密集應用。
其實從另一個技術路線來看,大容量電池並不一定真的成真,但是至少快充和充電正在如火如荼發展,這是另一種生態。或許如果有一天,我們的手機在任何地方能夠快速充電,大容量電池也許真的並不需要。
vivo今年設計了獲得紅點設計獎的可分離鏡頭系統,這種模組化實現也許同樣能給低功耗終端提供一些思路-------拆掉一些無用模組,或許也可以降低使用者功耗。
我們其實並不能預測每一代通訊到底如何發展,但是在10年前的今天,我們卻能夠參與學術界和產業界關於6G實現形態的大討論中貢獻自己的觀點。沒有人是預言者,相信所有人總會有遺漏之處,但這同樣並不影響我們對未來技術的追逐,真理始終應該越辯越明,相信如果有一天,大家就6G實現形態達成共識的時候,或許就是我們開始6G標準化的時候,那時才是真正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