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面試培訓機構學員的感受

2020-10-18 12:01:05

前段時間公司招聘運維工程師,篩選了近百份簡歷,面試了幾十個人,結果真是大跌眼鏡,一直想寫文章聊聊這事。

昨天《人物》公眾號的文章《底層程式設計師,出局》,通過故事的形式把培訓機構批次生產一批底層程式設計師的過程刻畫的入木三分。培訓機構的競爭幾乎白熱化,不惜標準化造假。

感興趣的朋友可去讀讀原文,這裡只以一個企業面試官的角度來說說自己的感受,儘量不帶過多的價值判斷。

讓面試官自慚形穢的簡歷

作為一個十年的老程式設計師,雖然更多的時間是在寫程式碼,但運維的事也瞭解的七七八八。公司準備招聘一個兩年左右的運維工程師,篩選簡歷時發現幾乎90%的簡歷都是非常漂亮。

漂亮到什麼程度?漂亮到讓工作很久的工程師都汗顏,自愧不如:各種資格證書,主流的運維軟體都會,各種解決方案、自動化流程都能搞定,還都在專案中實戰過……

面對這樣的簡歷,起初沒覺得什麼。事後想來只是苦了那些真正有實戰經驗而不會寫簡歷的人。面對如此強悍的包裝,那些實打實寫簡歷的人,在篩選這一輪可能已經被淘汰了。

兩年左右工作經驗正是培訓機構包裝的重災區。

尷尬的自我介紹

培訓機構出來的人員面試時有一個尷尬的過程。正常情況,來面試會先填寫一個簡單的表格,然後在辦公室等待。面試官過來,大家相互問好,然後直奔主題開始面試。

通常第一個問題是簡單的自我介紹,目的有兩點:第一,面試官要有時間看一下簡歷的資訊;第二,瞭解一下面試人的口頭表達能力,有個初步印象。

如果你是有工作經驗的人,此時你可能已經很隨性的開始介紹自己、介紹做過的專案。但培訓機構出來的學員,此時會出現一幕讓人很尷尬的操作。

當聽到要自我介紹時,像啟動了開關似的,原本鬆散的坐姿立馬挺起來了,然後像背課文一樣:面試官您好……

咱們不是剛問過好嗎?看對方正襟危坐起來,也不得不挺挺身子,嚴肅起來。畢竟,這是一件「嚴肅的事」。好尷尬……

尷尬的面試過程

當面試過十多個人之後,我甚至有點懷疑自己了。難道是對運維的職責理解有所偏差嗎?問錯問題了嗎?

通常會問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問題,最近一家公司的專案是做什麼的?說不清楚,是真說不清楚。開始自我懷疑,可能問題問錯了,運維應該不關心公司做什麼專案,只關心服務部署安全一類的吧。

第二問題,專案的TPS大概多少?說不清楚,還是說不清楚。有人告訴是10萬TPS,有人告訴一天存取量10萬……一個非常細分領域或一個資訊管理類的專案,10萬TPS。我承認自己缺少見識了。

其實問了前兩個問題已經大概知道工作經驗的真實性了。但幾分鐘就pass掉,感覺對方面子上會掛不住,那就再問兩個基礎問題吧。

簡歷上有寫紅帽安全資格證書什麼的,就問:如果伺服器交給你,你會做哪些安全措施?答不上來,是真的一項都答不上來。有點經驗的會說設定一下防火牆策略,伺服器管理許可權什麼的。竟然還有人說,可以把防火牆關了……

另外一個基礎的問題就是在Linux作業系統中如何查詢紀錄檔檔案中指定的內容,幾乎都答不上來。

除了上面的問題,還會問問一些元件、指令碼相關的內容。可能我真不是專業的運維人員,或者對運維理解有偏差,但這些基礎的理念和操作都不關心,都不會,真的算不上合格的運維工程師。

這一幕,最尷尬的是兩分鐘就知道對方沒有實戰經驗,還得再拖上兩分鐘給對方留點面子。

尷尬的資料資訊

面試的時候會看看填寫的資料資訊,有一欄是年齡,有一欄是證件號,當然簡歷上還有工作經驗。

當你面試一二十個人的時候,發現有五六個人年齡與身份證不符,理由差不多都是身份證給上錯了。不禁回想,2000年的時候工作人員都那麼粗心,還是有什麼特殊政策?

這讓我想起多年前面試的一個安卓工程師,也是年齡不對,當時也沒在意,然後上班的第一天就被開了,這就有點對上了。

當然,還有其他說出來讓人詫異的理由,比如要提供工資條時說公司發的是現金……

小小感慨一下

現在就業壓力比較大,大家都不容易,針對簡歷包裝也是大家的共識,去培訓機構學習也無可厚非,甚至是必須的。

但如果只學會了包裝,而沒有學習到真正的本事,幾乎百分之百被一眼看穿。最終的結果只是浪費用人單位和自己的時間。

就像「人物」文中寫的故事一樣:「在陳龍入職一年多時,他找到了一個和直屬領導吃飯的機會,在飯桌上向他坦白了。「我知道,我其實看出來了。」領導聽到之後一點吃驚的表情也沒有,非常淡然地說。」

你仔細品,你仔細品……

原文連結:《聊聊面試培訓機構學員的感受


程式新視界

公眾號「 程式新視界」,一個讓你軟實力、硬技術同步提升的平臺,提供海量資料

微信公眾號:程式新視界

二師兄-公眾號-程式新視界 CSDN認證部落格專家 Spring 架構 Java
個人公眾號【程式新視界】,一個硬技術,軟實力同步提升的平臺。《Spring Boo技術內幕:架構設計與實現原理》作者,《深入以太坊智慧合約開發》聯合作者之一。主要從事於三方支付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