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財富管理平臺應該怎麼做?(上篇)

2020-10-17 12:01:05

在構造了很多網際網路金融系統之後,我經常問自己一個問題。

對於一個網際網路金融平臺,
給使用者提供什麼樣的理財產品是使用者最喜歡的?

之所以想到這個問題,是因為網際網路公司都是將使用者體驗強調到極致的,只有極致的使用者體驗才能虜獲使用者的心,只有獲得了使用者才能獲得市場,業務才能持續開展,平臺才能夠賺到錢。這個問題聽起來簡單,但是仔細一想又很複雜。

首先,使用者都想要賺錢,所以利率最高的產品是最受歡迎的。

這個可以從這幾年發展的風起雲湧的P2P可以看出來,這些所謂的理財產品,利率低於年化10%的人們都嫌低,但是,後來市場又血淋淋的教訓了大家,無數投資P2P的人血本無歸,人們又明白了不能只盯著收益率,還要看大平臺,正規產品。

但正規產品收益率又通常不高,那麼有沒有收益高且正規靠譜的理財產品呢?當然是有的,但是這種產品通常庫存很小,等使用者要買的時候發現買不了。那麼有沒有收益高且正規靠譜且庫存充足的產品呢?

我想大概是沒有的,原因是,如果有的話,那麼所有低收益的產品將會無人問津,最終導致大家都買了高收益產品,收益一步一步推高的結果就是P2P的現狀,最終大家血本無歸,好像一個死迴圈的宿命。

這種矛盾與糾結直接導致哲學三連,
你是誰?你到底想要幹啥?你準備怎麼幹?

一、你是誰?


若干年前馬雲一句話「銀行如果不改變,那麼我們改變銀行」使人振聾發聵,言猶在耳,彷彿網際網路即將對傳統金融行業進行顛覆。

那麼,在整個產業鏈中,到底是網際網路是老大,還是金融是老大?

從網際網路來看,金融無非是撮合投資者和融資者的中介,而投資者和融資者都是客戶,網際網路正好在服務客戶方面無人能敵,只要掌握了客戶,則掌握了產業鏈的要害。

但從金融來看,事情可不是這樣,就像格力董明珠對網際網路做出的判斷「沒有實體經濟,網際網路也活不下去」,金融機構普遍會認為自己掌握了官方認定的牌照,自己才是產業鏈的核心,網際網路只是自己的一種銷售渠道。多年過後,金融機構還是金融機構,網際網路還是網際網路,但是雙方已經開始了一定程度的互相滲透,網際網路開始拼命拿牌照做金融,而金融機構拼命建設自己的網際網路銷售系統來直面客戶,後面將要發展成什麼樣,我們拭目以待。

而就目前來講網際網路平臺基本都是銷售機構,而無論外表包裝成什麼樣子。瞭解這個哲學一問是至關重要的,簡單來說,開篇提到的問題中所說的理財產品,本質是金融機構的產品,它們在整個金融市場中服從同樣的規律,這個可以從一個案例簡單理解:無論從哪個網際網路平臺購買的寶寶類產品,其收益率都是相差無幾的。另外一個角度,這個基本定位本質就是基本的業務模式定位,說白了就是,作為一個平臺,你到底賺的是什麼錢?對於銷售機構而言,顯然只能賺到銷售的錢;對於資產管理機構而言,賺的是資產管理的錢。

二、你到底想幹啥?


想都不用想,當然是把最好的金融產品都給到使用者啊!真的是這樣嗎?從使用者角度來說肯定是這樣的,但問題就出在,什麼樣的產品才是一個好的產品?這個問題仔細想其實很複雜:

  • 從金融角度來說,收益高的資產通常風險高,收益低的資產風險也低,所以不能說收益高的產品就是好的產品;
  • 從收益風險比來說,同樣風險的情況之下,收益最高的就是好的產品,但是風險又很難度量和量化,想要得到這麼一個準確的比值其實是非常困難的,很多P2P的暴雷就是很好的例子;
  • 從收益期限比最高來說,差不多同樣期限的產品中收益最高的就是最好的,但是這個就又陷入前面提到的庫存矛盾;
  • 從大品牌來說,強者恆強嘛,頭部基金公司的產品,頭部保險公司的產品就是好的產品,問題是越是大品牌恐怕收益更加低,而且這些所謂的頭部產品輪換的速度又很快,基金就是很好的例子;
  • 從使用者分群來說,將使用者分群,再針對不同的人群也對產品進行分類,然後在不同的分類分別找出收益高的、收益風險高的、大品牌的等等產品作為最好的產品怎麼樣,這是個好的方向,但是難度超高,首先關於資產的挑選難度是一樣的並沒有降低,另外還引入了恐怕更加困難的使用者分類問題。

所以,「把最好的產品給到使用者」這個聽起來很爽、方向很對、價值觀很正的想法,其實是不容易執行的。當平臺規模很小的時候還好解決,但是當平臺越來越大之後是很難解決的。


三、你準備怎麼幹?


當不知道要幹啥的時候,先幹起來再說,先把使用者培養起來,然後再想辦法持續優化,這個應該來說是目前很多平臺正在做的事情。

這個當然是個很好的策略,先把使用者反饋收集上來,根據使用者的訴求進行持續迭代,那剩下的問題是應該怎麼迭代?方向是什麼?要解決這樣的問題,其實還是要回歸到目標上來,即,你到底想要幹啥?

得賬戶者得天下

金融圈有這個說法,「得賬戶者得天下」,以我粗淺的智商,總是模模糊糊隱隱約約感覺很有道理,但是道理到底在哪兒一直也說不出來,看了很多的文章和書籍也一直是雲山霧罩,直到有一天終於整明白了,原來是和這個有關: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之所以加粗加重加五毛特效,是因為它實在太重要了,重要到像空氣一樣被忽略,所以要著重強調一下。那麼它具體指的是什麼?且看下圖: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資產轉賬時延)

因為人或者機構在這個邏輯上是一致的,所以簡化表述,我們假定有張三李四兩個人,無論是出於投資還是消費的目的,張三需要向李四轉賬30元。請注意這個過程並不是「刷刷刷」一下就OK的,它是需要時間的。

在初始狀態他們分別擁有200元和100元,第二個時刻張三的錢轉出30元,但是這個時候李四賬上並沒有得到這30元,而是到了第三個時刻才得到。從第二個時刻到第三個時刻之間的時間差d就是轉賬時延。

轉賬時延就可以用來表示一種資產轉移到另外一個地方的速度,而資產轉移速度就是一個賬戶體系的核心競爭力,擁有0時延或者準0時延(實時或者準實時)能力的賬戶體系就具備了擁有天下的能力,這個過程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1.從第三方支付說起

第三方支付發源於電子商務的興起,也就是2000年左右,但是最初的支付體驗真的差到不敢恭維,例如,支付頁面跳轉導致的層出不窮的瀏覽器問題,跳轉到銀行頁面之後又需要例如USB Key等相關的網上銀行設施都準備好等等,支付成功一次簡直要拍手叫好。

然後,出現了革命性的快捷支付,雖然快捷支付將支付成功率差不多提升了一個量級,堪稱劃時代意義的事件,但是我認為更重要的里程碑事件不是這個,而是支付賬戶的成立,即個人和機構在第三方支付體系可以開立自己的賬戶。而這個賬戶直接賦予了第三方支付公司「得天下」的能力。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第三方支付結結構)

如果第三方支付充當支付工具的角色,那麼就像圖中左側所示,本質上賬戶還是在銀行,而如果第三方公司具備提供賬戶的能力,則如右圖所示,其實賬戶在第三方支付公司。

在不瞭解資訊系統的人看來上面的兩種方式不具備明顯差別,但是在瞭解資訊系統的人看來這兩種方式有著天壤之別。換言之,資訊系統的能力限制了業務發展的想象空間。對於第二種方式,基於支付公司資訊系統提供的強大系統能力,支付公司提供的能力有:

  • 個人到個人的0轉賬時延。這種能力是跨銀行和跨城的,說到這點不得不說起之前的銀行轉賬,不只是跨行收費,跨城還要收費,而且需要好多天,異城跨行轉賬1萬需要50元轉賬費,現在想想簡直不可思議。以最初的支付寶為例,它給使用者提供了相互轉賬的0費用0時延,迅速佔領了使用者心智從而佔領了市場。當然,現在銀行普遍跟上了時代,提供了實時免費的跨行跨城轉賬服務,不過這是後話了,也可以看成是支付公司倒逼銀行產生的改變。

這裡額外需要提一下餘額寶,原則上來講使用者既關注轉賬時延,也關注轉賬/提現成本。在餘額寶的產品形態中,使用者快速贖回的時候餘額寶平臺實時墊資給使用者,然後餘額寶平臺通過獲得使用者當天的收益來平抑成本,從使用者角度來看就是犧牲了一天的貨幣基金收益實現了實時到賬,從這點可以說明,雖然到賬速度和成本都是核心體驗,但是如果非要在這兩者之間挑一個更加核心的體驗,那還是非到賬速度莫屬。

  • 個人和機構在第三方支付機構開立賬戶的線上化。這點可以理解為賬戶開立的便捷性直接導致各種賬戶大規模的建立,從而使得大規模跨行清算成為可能,從而間接提升了對公清算的效率,再加上資訊系統賦予的公對公結算的快捷和效率,整體上大幅壓縮了從個人到機構的資產轉移速度。當然這也是這兩年監管層禁止第三方支付執行清算功能的原因,不過這也是後話了。
  • 基於支付賬戶的豐富支付場景。中國已經跨步進入了無現金社會,現在使用支付工具可以繳納包含水電煤氣電視電話在內的各種場景,其實很難想象就在幾年前繳納各種費用都要跑到各種線下營業廳的日子,簡直是恍如隔世。不只是消費,投資理財也就可以使用這種賬戶,其方便快捷的能力直接導致餘額寶一飛沖天成為超級基金,所以後來才有了支付賬戶只用於小額消費的監管定位以及後續一系列的限額限制,直接要了這種賬戶的命,不過這仍然是後話了。

回到上面的話題,如果支付公司採用上圖左側的模式的話,會有什麼問題?問題很嚴重:

  • 使用者賬戶的變動將會嚴重依賴銀行系統,出於各銀行系統的可用性以及效能的良莠不齊,導致成功率急劇降低,以及時效變慢,體現在使用者層面,就是轉賬時延變長,資產轉移速度變慢。而這種體驗的降低會直接導致使用者流失,所以必須要說的是,系統能力才是使用者體驗的深層次制約因素。
  • 清算職能重新回到銀聯網聯之類的機構,其時效,費用,便捷性都值得打上問號。

2.為什麼「快」是核心體驗?

一個延伸的問題就是,為什麼大家都喜歡快?對於消費場景自然不用說,買買買總是可以給人帶來快樂,花錢花的越快越快樂(當然還錢的時候可能不是那麼快樂),對於投資或者融資場景,資產轉移的速度快了有什麼好處?資金是資產的一種型別,這裡單說資金轉移速度,關於這個問題的解釋其實很簡單,那就是資金是有時間價值的,三個月前的100元和現在的100元可不是一樣的哦。

正因為資金是有時間價值的,所以持有資金時間越長,收益越大,所以一般來說,無論是人還是機構,都會期望儘可能的早拿到資金,儘可能晚的付出資金,所以大家都喜歡「快」。按照同樣的邏輯,資金是資產的一種,資金需要儘可能快的轉移,資產也是一樣,轉移的快速是符合人和機構的願望的。

既然大家都喜歡快,那麼一個有趣的問題就是,快到極致是個什麼狀態?沒錯!那就是點到點的實時轉移!如果在全世界範圍之內,任何一個人或者機構,都能夠實時的將資金資產轉移到另外一個人或者機構,當然前提是安全的以及可追蹤的,這個時候將會是什麼樣的一種景象?

在不考慮法律和政治因素的情況之下,這將是個美好的未來,一個可以想象到的場景就是,它將徹底顛覆目前的投融資模式,說徹底顛覆一點不過分,且看下圖: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商業銀行主要盈利示意圖)

銀行將張三的存款投資給李四,到期收回李四的還款並將一部分還給張三,其間的差額歸屬於銀行。看下圖: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銀行資產負債表)

它描述了目前商業銀行的主要盈利模式,銀行用低利率籌集資金,並按照高利率進行投資,並且通過差價獲得所有者權益,這麼說並不是特指哪家銀行,而是指的全世界範圍內銀行的主要盈利模式,行話叫做「存貸利差」。它是怎麼發生的?將資產和負債用數學函數影象表示成下面的圖: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影象來源於https://zh.numberempire.com/graphingcalculator.php,使用1.01x,1.05x 進行繪製)

從上圖銀行用1%的存款利率和5%的貸款利率進行經營的效果得:

  • 隨著時間的推移,高利率的貸款收益將會越來越大於低利率的借款成本。簡單說只要時間足夠長,貸款信用足夠高,銀行可以賺到嗨翻天。
  • 銀行是存款和貸款的中介。即,投資者和融資者不直接交易,而是通過銀行進行分別的對手交易,交易的利差進入了銀行的所有者權益。

實際業務的發生當然比這個複雜,例如存款不能全部進行投資,只能使用其中一部分,另外投資的風險是客觀存在的,即某些貸款並不能如期收回,但是存款卻是剛性兌付的。回到上面的問題,如果資產轉移速度快到極致,上面的銀行盈利模式會受到什麼影響?簡單來說,直接顛覆。沒有中間商賺差價,多麼美好的未來!投資者和融資者之間直接點到點進行資產轉移,當然是安全快捷的轉移,自行約定利率。那麼以普通債權投資為例子,交易模式看起來像是這樣: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這個債權投資模式至少有這樣的特點:

  • 投融資雙方直接交易,無中介。
  • 資產價值中有信用的成分,信用是信用中心管理機構賦予每個個人和機構的權威評分。

且慢,細心的人可能會想到兩個問題:

(1)信用問題怎麼解決?誰可以充當信用中介?
(2)目前的銀行基礎設施基本也可以達到點到點的資產轉移,為什麼沒有形成這種模式?

其實,這兩個問題可以歸結為一個問題,就是怎麼建立一個全面完整的信用社會,每個人和機構的信用就和他的財產一樣和自己緊密相關,而且還公正公開。資訊系統可以充分使用這些資訊進行建設足夠智慧和快捷的投融資系統,在這樣的環境之下,個人和機構的信用由自己把控,自己的融資行為會影響自己的信用,而信用反過來又影響自己的融資行為,整個過程是個平滑和動態的過程。

那麼怎麼建立一個全面完整的信用社會?這個可能不是簡單一個資訊系統能夠解決的問題,需要牽涉法律,文化,政治等等因素。目前看來信用社會也正逐步的進展之中,可能需要很長的時間,但是可以想象的是,基於各種信用類應用的逐步推廣,所有人和機構會逐漸被培養出信用習慣,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所以資訊系統會促進這種程序的進行,只是我們目前無法準確評估這種程序的速度,深度以及廣度而已。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圖中描述了資金按照一定的期限以及一定的利率不斷的滋生利息,隨著時間的增長變得越來越多,一般而言利息滋生方式有單利、複利以及連續複利等方式。而這種增長天然是按照一種複利的方式增長的,而不是按照單利或者連續複利方式增長的。之所以說複利是「天然」的,是因為:

  • 錢生錢,利生利,利也是錢,錢也是利,單利演演算法並不認為利也生利,所以單利演演算法顯然不合適。
  • 普通複利和連續複利區別在於每個「期」的時間,現實上通常是按年或者按日計息的,符合大眾認知,而連續複利是將「期」時間無限縮短得到的普通複利。

反過來看,如果有一筆未來將要收到的錢,則可以將其轉變為現在實際可以拿到的錢,這個過程一般叫做「貼現」,其內在含義仍然是基於資金的時間價值的。在計息期通常固定的情況之下(通常按年),利率就成為決定資金價值的核心要素了

關於這幾種方式,如果表述為數學方式可能更加本質和簡潔: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影象來源於https://zh.numberempire.com/graphingcalculator.php,使用1+0.05x,1.05x,e(0.05x) 進行繪製)

上面的圖以年化5%的利率按年增長進行示意資金價值增長的過程,可以發現如下幾個特點:

  • 連續複利的效果強於複利的效果,複利的效果強於單利的效果。
  • 連續複利和複利在時間長了之後產生爆發增長的指數效果。
  • 在20年左右的時間之內,三種方式的差別並不明顯。

3.現狀慢又是怎麼形成的?

賬戶體系不強,為什麼就慢?要解釋清楚這個問題還得要從這張圖說起: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張三向李四轉賬30元,在t2時刻,張三的錢已經減少了,但是李四的錢並沒有變多,直到t3時刻李四的錢才變多。那麼t2到t3這個時間差d有多長呢,簡單來說就是,如果張三和李四的賬戶在一個系統,那麼d可以做到0;如果不在一個系統,則d的時間從1天到n天不等。為什麼?這裡要提到三個概念:強一致性,弱一致性,最終一致性。看圖: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將一種「無矛盾」的狀態稱為「一致的」,例如t1時刻和t3時刻,t2時刻是「不一致的」,因為這個時刻張三的錢是對的,但是按照邏輯李四的錢是不對的。如果從一種一致的狀態直接變成另外一種一致的狀態,而沒有任何中間狀態,則稱之為「強一致性」的;如果從一種一致的狀態變成了不一致的狀態,且最終狀態不確定是否是一致的,則稱之為「弱一致性」的;如果從一種一致的狀態變成了不一致的狀態,但是最終一定會變成一致的,則稱之為「最終一致性」的。

簡單表達的話,資訊系統的一個特點是,如果各個賬戶在同一個系統,則很容易保證「強一致性」,如果各個賬戶分別在多個系統,則很難保證「強一致性」(並非不可能,是代價非常大),通常只能做到「最終一致性」

出於資訊系統能力的限制,各個金融機構(賬戶持有者)資訊系統建設基本都是遵循了從分散到集中的過程,目前大部分銀行都實現了賬戶大集中的建設,但是各金融機構、支付機構的賬戶是分離的,他們之間很難保證「強一致性」,而金融類應用又一定要保證一致性,所以跨行之間的交易目前普遍是要保證「最終一致性」,而達成這點需要有額外的流程來保證,例如系統之間對賬,跨機構清算和結算等。

這些流程的執行需要時間,一般的對賬清算以及結算時間都是一個工作日,當然通過資訊系統的優化,是可以縮短對賬清算的時間的。例如,一個典型的網際網路基金銷售的資金流全流程如下: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 首先,第三方支付機構作為收單機構,因為存在清算和結算的需求,並不能實時的將使用者的資金轉移到監管行或者基金公司,通常需要一個工作日的時間。
  • 通常支付機構收單結算時效和基金公司資金投資時效存在不匹配,以及監管銀行出於留存資金的需求,一般使用者認申購資金需要再等一個或者多個工作日才最終進入基金公司賬戶。逆向也是一樣,如果沒有銀行等中間機構居間墊資代付,那麼也是需要一個或者多個工作日才能最終把錢付給使用者。

以上,可以看出使用者的投資資金經過中途各個節點最終搬運到基金公司的賬戶的時候,已經是至少兩個交易日之後了,按照前面關於資金時間價值的描述,這已經導致浪費了。再延伸分析,基金公司運用資金投資的過程也受制於資金轉移時效的,這樣整體來看,資金在整個鏈條中不斷流轉,其流轉的速度將直接影響資金使用效率,也就直接決定了投資的效果,而金融系統的效率將會直接影響實體經濟的運轉效率,所以央行才會不斷建設一代又一代的支付體系,這可能是更加宏大的話題了。

對於一個機構而言,無論其持有的是第三方支付賬戶,銀行賬戶,還是資產賬戶,還是通過資訊系統構造的虛擬對映賬戶,只要這種賬戶系統能夠提供更好的資產轉移時效,就能超越其他系統和機構提供更加好的投融資體驗、消費體驗以及各種服務,從而佔據市場先機,然後通過使用者粘性不斷擴大市場佔有,最終遙遙領先於市場。而持有賬戶是實現這一切的基礎,所以說,得賬戶者得天下,誠不我欺。

4.賬戶到底是什麼?

下面推演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賬戶到底是什麼?推演這個問題的原因是,瞭解賬戶的本質可以理解「得賬戶」到底是得到了什麼,從而可以理解基於它的各種行為。但我並不期望展開經濟學探討,畢竟也不專業,所以只是簡單表述為:所有可以交換的東西都是個人或者機構的資產,資產的交換會形成負債,而資產和負債的持有和使用的情況的一種表示方式就是賬戶。這種表述隱含幾種資產的特徵:

  • 可交換」是人們認定某項資產之所以成為資產的關鍵特徵,而這種認定可能來源自國家法律強制,或者是來源自人群共識。後者通常更加直觀和樸素,歷史更加悠久,例如人們最初使用黃金進行交換;再比如即使在現代的太平洋加羅林群島中的雅浦人,他們現在還在使用中間穿孔的磨盤狀的石頭進行交易;還有這幾年興起的位元幣之類的電子貨幣,已經被用於各種實物或者金融資產的交易了。而前者可以理解為因國家法律強制而形成的人群共識,例如官方印製的紙幣硬幣;官方認定的電子貨幣(各種存款)等。

  • 資產的流動性指的是一種資產被交換成另外一種資產的便捷程度,其中流動性最高的鈔票、銀行電子存款被當成了「貨幣」。其他各種資產的流動性都不高,例如無法將房子快速轉換為黃金,無法將股票快速轉換為手機。所以各種資產需要通過貨幣作為中介進行交換,所以流動性也可以表述為包含金融資產在內的其他任何資產在轉換為貨幣的時候的便捷程度。而便捷程度包含「資產轉移速度」,以及折價成本等因素。

按照上面的理解,下面的圖表示了一個典型的個人賬戶: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賬戶的特點就是它描述了一個賬戶主體在某個時刻的一種資產持有狀態,而賬戶變動明細則描述了賬戶從一種狀態變遷到另外一種狀態的原因的詳細情況。

而這種純粹「記錄」的本質很好的解釋了賬戶的一個天然變遷的過程: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So?莫捉急,既然是記錄,那麼可以有如下推論:

  • 都能記錄,那就是說誰都能持有賬戶,誰都能「得天下」?
  • 電子貨幣到底是資訊還是貨幣?

第一個問題,確實誰都能持有賬戶,但是賬戶的功能是受限制的,不一定能夠支援「得天下」。正因為持有賬戶是如此的重要,所以目前所有重要的金融賬戶都是處於嚴格監管之下的,基本都是在金融機構手中,例如銀行,券商,基金公司,保險公司。

那麼,對於很多網際網路公司來說,怎麼持有賬戶呢?有很多種方式,最直接的是通過持有銀行牌照或者支付牌照來直接持有使用者的銀行賬戶或者支付賬戶。另外,可以通過賬戶對映來創造虛擬賬戶,還有直接建立自己的特定賬戶。

關於第二個問題,在目前已經廣泛使用的電子賬本時代,我們的「錢」到底是貨幣還是計算機系統的資訊?這個問題也好解釋,首先,因為可以交換,所以貨幣是一種資產,而且是一種流動性很高的資產;其次貨幣可以以實物鈔票的形式存在,也可以以計算機中的資訊的形式存在,所以電子貨幣就是資訊。

從這個意義上講,金融和計算機殊途同歸。資產,貨幣以及資訊在計算機系統中是可以統一處理的,所以資訊系統的能力提升才是促進金融能力提升最直接的因素。有一些現象可以輔助佐證這樣的觀點:

  • 第三方支付賬戶的興起直接導致了金融機構的巨大變革,目前基本所有大中型銀行機構都已經提供了很強的賬戶能力,例如轉賬時效提升,對接大量支付場景等等。然後第三方支付機構也迎來了非常嚴厲的監管,例如備付金上交央行,支付賬戶各種限額等等。從這個意義上講,馬雲的豪言「如果銀行不改變,那麼我們就改變銀行」已經在事實上落地了。
  • 銀行開立電子二類戶用於補充線上交易場景,可以看成是銀行為了對抗第三方支付賬戶而採取的一種行動,本質是為了回收賬戶能力。不過正像前面提到的,賬戶是基於資訊系統的,賬戶的能力也可以理解為資訊系統的能力,這些年大銀行都在加大投入建設各種系統已經將這種能力逐漸提升了上來,很多大行的研發中心已經堪比一個大型的網際網路公司的規模了。
  • 各大網際網路公司紛紛設立或者參與設立網際網路銀行,可以看出他們對持有賬戶的本質嚮往。基於銀行賬戶的應用可以合規以及高效的提供各種應用服務,不用基於對映賬戶提供蹩腳和梗塞的使用者操作體驗,也正因為如此這條「康莊大道」走的並不順利。長期來講銀行業務線上化應該是一種大勢所趨。
  • 前面描述了實物資產經過簿記之後變成了電子資產,這其中有個重要的關聯關係,那就是實物資產和電子資產是互相對應的,例如,有多少鈔票才能轉換成多少賬面存款,有多少黃金才能轉換成多少賬面黃金克重。即使把乘數效應考慮進去,賬面存款和實物貨幣也存在隱含的對應關係。那麼問題是,有沒有不和實物有任何對應關係的純粹電子資產?答案是有。例如位元幣,以及最近Facebook準備發行的Libra幣。

它們一開始就是虛擬電子資產,開始並不是通過與其他型別資產進行交換獲得,只是後期通過與其他貨幣進行兌換從而形成了交易市場以及市場價格。按照上面關於資產的表述,如果人們形成了共識認為這種虛擬資產可以交換,那麼它就變成了資產,而且變成資產中最核心的資產—電子貨幣。

而因為它天生就是和資訊系統合二為一的,利用資訊系統強大的能力,「資產轉移速度」會被提升到極致,從而很可能會直接擊潰各國的貨幣地位,然後可能引發巨大的金融風險,以及隨之而來的經濟危機。所以目前各種虛擬貨幣在世界範圍內並沒有被廣泛認可,相反很多國家都對其進行了抵制,理由有維護金融穩定,保護個人隱私,防止洗錢等等。

從這一點也可以反向看出,一套持有使用者賬戶或者說資產的系統,基於其強大的資訊系統能力,是足以對現有體系形成巨大沖擊的。這也是「得賬戶者得天下」的一個形象和直觀的體現

Tips-乘數效應

賬戶在記錄的過程中會產生一種神奇的乘數效應,會導致實物資產和賬面資產不一致,這是怎麼發生的呢?我們看一個典型的存款和貸款的過程: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從t1時刻到t2時刻,是完成從實物到賬本記錄的一次轉變,至於是紙質賬本還是電子賬本其實是無關緊要的。但是隻要是賬本記錄,就存在從t2到t3的轉變可能,這個過程叫做貸款,或者稱之為信用擴張。這個過程完成之後,使用者存款總量從100元變成了200元,這個時候實際貨幣仍然只有100元,神奇的乘數效應就發生了。

實際經濟生活中,信用擴張的過程是嚴格控制在有限的金融機構中的,基於賬戶能夠進行信用擴張類業務,這是「得賬戶者得天下」更深一層含義

五、財富管理平臺應該是什麼樣?

順應上面的邏輯,財富管理平臺實質上就是幫助客戶管理其各種型別賬戶的平臺,典型的,類似這樣: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針對每一類賬戶,有種類繁多的各種應用,現在的財富管理平臺已經朝著這幾個方向不斷的發展:

  • 理財投資品類越來越豐富。對於大的財富管理平臺而言,目前基本涵蓋了銀行、證券、保險、基金、信託等行業的不同產品,使用者的選擇範圍極大拓寬。
  • 綜合化。對於大的財富管理平臺而言,其業務範圍已經逐步跨界開展,不只是涵蓋了資產類產品,也涵蓋了負債類產品,同時還有打通資產類賬戶和負債類賬戶的產品,例如投資顧問,綜合財富管理等等。

那麼問題來了,一個好的財富管理平臺是一個接入了很多資產負債品類的平臺嗎?這個問題其實很難,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好的平臺應該至少是接入了很多品類的平臺。而接入很多品類,並非核心目標,而是讓「資產轉移速度」最快才是其核心目標。舉幾個例子:

  • 餘額寶。餘額寶本質是貨幣基金,但是使用餘額寶卻可以購買包含基金、私募、銀行理財、保險等等理財產品,理財贖回的時候可以直接進入餘額寶。對於使用者來說,就是加快了各種理財產品到貨幣基金的「資產轉移速度」。這樣簡化使用者操作,同時整體提升收益。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為使用者營造一個「高收益純活期賬戶」的認知,並以此為基礎構造整個財富管理體系是目前網際網路平臺一個普遍採用的有效策略,其核心和根基在於需要一個「底層賬戶」。
  • 貨幣基金集合。一般來說,貨幣基金並不能在贖回時刻實時到賬,能夠做到這種時效的,基本都是採用了墊資策略。但是監管後來又出臺策略,對貨幣基金快贖額度進行了限制,限制在每個渠道每使用者單日最高快贖1萬元,於是對於很多平臺來說,便採用了同時操作多隻貨幣基金的方案,從而突破該限制。其本質仍然是解決使用者從貨幣基金到銀行存款的「資產轉移速度」。
  • 黃金回收。使用者的痛點在於很難安全方便快捷的把他的實物黃金資產變現為存款資產,所以這種業務就可以加快使用者的「資產轉移速度」,方便使用者對其整體資產進行盤活。
  • 預約理財。通過預約功能,很多平臺提供了跨越資產之間的快速轉換,例如預約較低收益率的保險理財產品贖回到貨幣基金,然後用貨幣基金預約對較高收益率的券商理財進行購買;這些本質也是是加快了各種資產之間的「資產轉移速度」。
  • 平臺幣。對於綜合性的平臺,為方便行銷的開展,通常會設立各種平臺幣,用以刺激使用者交易以及留存。而這些平臺幣通常又和各種電商業務進行了關聯,這樣起到的效果就是使用者的金融賬戶交易行為和電商交易行為產生了互通,本質是利用了平臺幣這種特殊的資產為中介,加快了「資產轉移速度」。

最後,由於篇幅有限,本篇文章僅寫了賬戶和財富管理平臺相關內容,敬請期待《網際網路財富管理平臺應該怎麼做?》(下篇),將詳細解讀系統如何助力業務發展。


作者:京東數科 鄒保威
文章來源:「京東數科技術說」微信公眾號
原文連結: https://mp.weixin.qq.com/s/o-ISUb-h1uDpSGnV0j4_iA.
更多技術乾貨歡迎關注「京東數科技術說」微信公眾號,我們只憑技術說話!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