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地開發過程中,呼叫後端程式設計師提供的介面獲取資料,希望將獲取的資料渲染到頁面中,但是瀏覽器報錯:
// 控制檯報錯資訊
Access to XMLHttpRequest at 'http://x.x.x.x/data/getdata'
from origin 'http://localhost:8080' has been blocked by
CORS policy: The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header
has a value 'http://x.x.x.x:8080'
that is not equal to the supplied origin.
檢視Network中的內容時發現XHR中該請求的狀態Status為200,但是頁面中資料不顯示。
這種情況是由瀏覽器的同源策略導致的跨域問題。
跨域問題的出現是因為瀏覽器存在同源策略問題,所謂同源:即兩個頁面具有相同的協定(protocol:http、https),主機(host)和埠(port),它是瀏覽器最核心也是最基本的功能,如果沒有同源策略,瀏覽器將會十分危險,隨時都可能受到攻擊。當我們請求一個介面獲取資料的時候,出現如:「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等報錯資訊即說明該請求跨域。
1.在vue專案根目錄下找到vue.config.js檔案(如果沒有該檔案可自己建立),在proxy中設定跨域。
更多vue.config.js相關設定可存取Vue CLI 檢視設定參考
其中也有devServer和devServer.proxy設定的詳細說明
//vue.config.js
module.exports = {
devServer: {
proxy: {
//設定跨域
'/api': {
target: 'http://x.x.x.x:x/', //這裡填寫專案真實的後臺介面地址
changOrigin: true, //設定允許跨域
pathRewrite: {//這個重寫不可省略!因為我們真正請求的地址並不含 /api
'^/api': ''
/* 當我們在瀏覽器中看到請求的地址為:http://localhost:8080/api/data/getdata 時
因為重寫了 /api ,所以實際上存取的地址是:http://x.x.x.x:x/data/getdata,
*/
}
}
}
}
}
在vue專案中設定proxy解決跨域問題的原理是:將域名傳送給原生的伺服器(啟動vue專案的服務,localhost:8080),再由原生的伺服器去請求真正的伺服器。
2.在vue專案src目錄下找到main.js檔案,在建立axios範例的時候將baseURL設定為 /api ,這時候我們的跨域問題便已解決。
//main.js
import axios from 'axios'
Vue.prototype.$axios = axios
//設定請求的根路徑
axios.defaults.baseURL = '/api'
3.重新啟動專案即可獲取到資料並在頁面中顯示了,此時我們在瀏覽器檢視Network中的請求資訊會看到Request URL是:http://localhost:8080/api/data/getdata,多了個 /api,但並不影響我們請求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