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10引入解碼轉發中繼方案;LTE中繼方案的基本要求是對終端透明,制度那不知道連線到的是中繼還是傳統基站;
自回傳也被作為LTE中繼方案的基本要求;中繼就是一個低功率基站,這種基站利用LTE的無線介面連線到無線接入網路的其他部分;
回傳鏈路為基站與中繼的連線,接入鏈路為中繼與終端之間的連線;
中繼通過回傳鏈路連線的小區稱為施主小區,施主小區可能除了給一個或幾個中繼服務外,也為不通過中繼連線的終端服務;
由於中繼站既與施主小區連線又和中繼服務的終端連線,必須避免接入鏈路和回傳鏈路之間的干擾;可以在頻率、時域或空間域的一個或多個進行實現;
根據接入和回傳鏈路使用的頻譜,中繼可分為帶外中繼和帶內中繼;
帶外中繼,意味著回傳鏈路和接入鏈路工作在不同頻段,但與接入鏈路使用了相同的空口技術;只要它們之間頻率間隔足夠大,可避免之間的干擾;
帶內中繼,意味著回傳和接入鏈路工作在相同的頻譜;共用頻譜需要其他方法避免干擾;
解碼和轉發中繼對射頻的需求在版本11引入;
中繼可以被看成具有終端側和基站側;
面向終端時,它表現為使用接入鏈路傳統基站,終端不知道時中繼還是傳統基站;中繼透明;
對於施主小區,中繼最初表現為終端,通過空口連線到施主小區,連線建立使用終端側回傳鏈路進行通訊;
兩跳的中繼是重點;不支援中繼從一個施主小區切換到另一個施主小區;
施主基站充當核心網和中繼之間的代理;可以儘量減少引入中繼後對核心網的影響;
在帶內中繼,回傳鏈路和接入鏈路使用相同的頻率;需要一種機制在時域將接入和回傳鏈路分開,如適當的天線部署;應確保在回傳鏈路接收時不在接入鏈路傳輸(反之亦然);
空閒一些接入鏈路子幀,為中繼提供與施主基站在回傳鏈路上通訊的可能性;
設定一些接入子幀為MBSFN子幀,中繼可以在這些子幀的後面部分停止發射,並接收來自施主小區的傳輸;施主小區發給中繼的L1/L2控制信令不能使用PDCCH,而是用中繼專用控制通道R-PDCCH;
接入鏈路下行中不僅需要傳送間隙接收施主小區的傳輸,還需要接收間隙以便中繼通過回傳鏈路給施主小區傳送訊息;間隙通過上行傳輸合適的排程產生;
接入鏈路和回傳鏈路均採用HARQ;
對於PUSCH的上行傳輸,HARQ響應在PHICH傳輸;
下行PDSCH的傳輸觸發PUCCH進行HARQ響應,中繼接收;在接入鏈路接收PUCCH依賴於回傳操作,回傳鏈路通訊的子幀分配;
在FDD中,回傳子幀被設定為上行子幀出現在下行子幀之後4ms,可以匹配接入鏈路HARQ時序關係,上行子幀傳輸發生在下行傳輸4ms之後;
在TDD中,中繼節點在用於回傳鏈路傳輸的上行子幀不能接收PUCCH的HARQ反饋,可以限制下行排程器來解決;
設計回傳鏈路基本原則是,保持與版本8規範相同的排程授權和HARQ響應的時序關係;
對於FDD,設定為回傳鏈路下行傳輸的子幀需要遵循8ms週期的原則,以儘可能的匹配HARQ往返時延;
對於TDD,HARQ時序存在固有的10ms關係,這與MBSFN的10ms結構是相匹配的,使得回傳鏈路傳輸保持保持常規間隔稱為可能;在LTE TDD的七個支援的設定,中繼小區只支援設定1、2、3、4、6;對於每種TDD設定中,可以支援一個或多個回傳鏈路設定;
HARQ響應與上行排程授權的潛在時序準則是為了在接入鏈路保持相同的準則;對於TDD系統,回傳鏈路子幀n所傳輸傳輸塊的響應資訊在第n+k子幀傳送,其中k>=4;
回傳鏈路上行HARQ程序編號方式類似接入鏈路的TDD編號方式,上行HARQ程序編號按順序分配給可獲得的回傳時機,上行HARQ程序編號是可以直接由子幀號直接獲得;
施主小區發給中繼的L1/L2控制信令不能用常規PDCCH傳輸,而用中繼專用的控制通道R-PDCCH;R-PDCCH中攜帶來了下行排程設定以及上行排程開銷,採用與PDCCH相同的DCI格式;DCI格式3/3A用於低速率服務時降低開銷而且在回傳鏈路不支援;
在時域,R-PDCCH是在子幀的MBSFN區域接收;
在頻域,R-PDCCH在一個半靜態分配的資源塊上傳輸;
R-PDCCH傳輸使用的資源塊劃分為控制部分和資料部分;
下行分配在第一個時隙,對時間要求不嚴格的上行授權分配在時隙2;這樣允許對時間要求嚴格的下行分配優先解碼;為了處理沒有上行授權傳送給中繼的情況,在第二個時隙的R-PDCCH資源可用於向同一個中繼的PDSCH傳輸;
R-PDCCH兩種不同對映方式:
非交錯交織;交錯交織。
1、非交錯交織,一個R-PDCCH對映到一組虛擬資源塊,而資源塊的數目(1、2、4、8)由聚合等級決定;
2、交錯交織,對映類似於PDCCH所使用的策略,並且重用了PDCCH除對映到資源單元外的大部分處理結構;
兩種對映方式,中繼節點都需要監測一組候選的R-PDCCH,中繼所檢測的R-PDCCH傳輸所佔用的那組資源塊可以由施主小區設定,然後通過資源分配方式0、1、2指示所使用的哪一組虛擬資源塊;
盲檢測嘗試的次數與終端是一樣的,對應聚合等級1、2、4、8分別為6、6、2、2次的盲檢測嘗試;
中繼回傳鏈路的接收可以使用CRS或DMRS;R-PDCCH和PDSCH可以使用不同型別的參考訊號,但如果使用DMRS接收R-PDCCH,則PDSCH的接收也是DMRS;
在施主小區和中繼小區時間對齊的情況下,中繼不能接收到最後一個OFDM符號,因此該符號用於傳送到接收的切換;
不管用的什麼樣的時間關係,回傳鏈路傳輸被限制為最多4層空間複用;
為保證中繼能接收施主小區的傳輸,允許中繼由接入鏈路傳輸切換為回傳鏈路傳輸的保護間隔,反之亦然;
用於接入鏈路時序,讓它同步到由中繼觀察到的回傳鏈路的幀時序上,以回傳鏈路下行時序為基準,可以得到接入鏈路的傳輸時序;
回傳鏈路的上行時序取決於施主小區基於通常時序的時間提前命令;
在回傳下行鏈路,資料區域第一個OFDM符號閒置,用來提供中繼切換的保護時間,一個小的時間偏移用於區分中繼Tx-Rx和Rx-Tx轉換之間的間隔;
回傳上行鏈路受限於施主小區控制的正常時間提前,保證回傳上行傳輸與施主基站接收其他上行傳輸在時間上對齊;
必要的保護時間是設定探測參考訊號得到的,探測訊號設定在回傳鏈路,意味著該探測訊號不能用於回傳鏈路,因為用於探測參考符號的OFDM符號被用作了保護時間;
在TDD中,只需要設定一個合適的定時提前和時序偏移就可以得到保護時間間隔;
傳輸給中繼的PDSCH可以半靜態設定為第2、3、4各OFDM符號開始匹配施主小區和中繼小區不同的控制區域大小;
傳輸給中繼的R-PDCCH總是起始於第四個OFDM符號;R-PDCCH佔用資源塊的數量是相對較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