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之道】第十六章:雙連線

2020-10-08 14:00:35
架構:

所示eNodeB之間的X2介面連線,主eNodeB和核心網MME之間S1-c介面連線,主eNodeB和S-GW之間直連的S1-u介面;輔eNodeB一般也會通過S1-c和S1-u連線到核心網,因為它也可能作為另一個終端的主eNodeB;

對於資料,輔eNodeB路由資料有兩種可能:
第一種,是從輔eNodeB傳送的資料直接通過連線到輔eNodeB的S1介面傳送;
第二種,是利用主eNodeB路由。

第一種對於回傳的要求不高,呈現出的雙連線在無線接入網上是可見的;行動性差;
第二種因為輔eNodeB和終端的資料需要經過主eNodeB路由,對回傳的要求更高;

三種無線承載:
1、主eNodeB傳送的承載;
2、輔eNodeB傳送的承載;
3、主輔eNodeB之間傳送的分離承載。

對於分離承載有一個PDCP協定實體位於主eNodeB上,資料在此分離,部分下行鏈路資料經由X2介面轉發到輔eNodeB;在X2介面上存在流控制機制,以控制轉發到輔eNodeB的資料總量;

終端側有兩個MAC實體,分別是主小區組和輔小區組;對於分離承載,接收到的封包可能是亂序的;對於RLC的AM模式,可進行分離承載的PDCP實體的重排序;

對於控制面,主eNodeB通過S1介面連線到MME,輔eNodeB對於MME是不可見的;

物理層影響:

兩個小區組之間的時序和功率管理有相關性;

時序:

同步雙連線,其中兩個小區組的子幀邊界在終端對齊到33ms以內;
非同步雙連線,其中兩個小區組的子幀邊界在終端具有任意定時關係。
非同步終端在同步和非同步雙連線下都可以工作;
同步終端只有在同步雙連線下才可以工作。

功率控制:

終端達到最大發射功率,需要在不同的小區組各自的通道上縮小或放大功率;

傳輸功率的改變只能出現在子幀的邊界;

同步,設定主小區組子幀m的傳輸功率,輔小區組對應子幀可知;
非同步,主小區組的子幀m的可用傳輸功率取決於輔小區組的兩個子幀(子幀n和n+1);

雙連線功率控制模式1,在功率限制的情況下,所有小區組的所有小區的傳輸功率都會被進行縮放;只工作在同步情況下;

雙連線功率控制模式2,在小區組內縮放各載波功率,而非小區組間;非同步工作意味著子幀邊界在時序上不對齊;只工作在非同步情況下;

雙連線下的排程:

分別由各eNodeB獨立完成;主小區組和輔小區組在各自需要時可以獨立的傳送排程請求;

為確定上行鏈路資料分裂承載的資料應該怎樣在小區組之間分裂,可以在終端處設定一個門限;當分裂承載的PDCP快取中的資料大於門限時,資料分給兩個小區組傳送,否則只通過一個小區組傳送;

快取狀態由各小區組報告;

功率餘量報告的兩種可能方式:
1、另一個小區組所使用的功率由設定的參考格式給定(虛擬報告);
2、用另一個小區組傳送時所使用的實際功率(實際報告)。

功率餘量=終端最大傳輸功率-主小區組傳輸功率-輔小區組實際功率(虛擬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