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是我第一次在gitee上搭建部落格,也是我第一次寫部落格。作為一個部落格小白,我在搭建部落格的過程中走了很多彎路,但也收穫了豐富的經驗。現在我把自己搭建部落格的過程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人。當然其中還有很多不足之處,歡迎各位大佬指教!
相信很多朋友都覺得用GitHub搭建部落格會更好,那為什麼還要使用gitee呢,下面我總結了幾點使用gitee的優點:
建立一個Hugo資料夾,開啟並建立子資料夾bin,sites(以後在本地寫部落格的位置),將壓縮包解壓到bin資料夾中
將hugo新增到系統路徑
驗證是否安裝成功 git bash中輸入
hugo version
註冊gitee賬號
點選右上角「+」號新建倉庫
自定義倉庫名(無需跟使用者名稱相同,這點跟github不同)
是否開源:公開
建立
現在你有了自己的倉庫,記得記下倉庫地址,後邊要用到哦~
新建部落格
在sites資料夾中
hugo new site myblog
myblog
是部落格名,可自定義,本文以此為例
設定主題
常規操作:Download後解壓,開啟,將資料夾名的「-master」去掉,再整個移到myblog
的theme
資料夾裡
命令列操作:
cd themes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jbub/ghostwriter
此處以主題 ghostwriter
為例
將themes/exampleSite
資料夾裡的內容複製貼上到myblog
中
+注意,如果複製過來的config檔案的字尾名是.yml,則刪除原來的config.toml檔案,否則直接替換即可
修改config.檔案的baseUrl
,改為gitee倉庫的地址(記得以「/」結尾)(不用加.git)(不要出現多餘空格),新增設定
檢視主題效果
myblog
中
hugo server -t ghostwriter --buildDrafts
http://localhost:1313
複製到本地瀏覽器中,回車(注意此時git bush保持開啟;推薦使用谷歌瀏覽器)建立自己的部落格文章(心急的同學可先跳過此步)
開啟myblog
/content
/post
,新建blog.md(部落格原始檔)
用vscode, Typora, Notepad++等軟體開啟 blog.md (如果都沒有,記事本也是可以的)
開頭寫入
按markdown的語法編寫具體內容
回到myblog
資料夾,
hugo server -t ghostwriter --buildDrafts
將末尾的http://localhost:1313
複製到本地瀏覽器中,回車,即可預覽自己的部落格
將本地部落格部署到gitee上
myblog
資料夾下
hugo --theme=ghostwriter --baseUrl="(倉庫地址)" --buildDrafts
myblog
中會生成public
資料夾 1.cd public
2.git init //初始化本地倉庫
3.git add . //將public資料夾下的所有檔案放入快取流中等待提交,注意此處空一格有個點
4.git commit -m "xx" //把快取內容放進傳送頭,仍為待傳送狀態,「xx」為對本次上傳作的說明
5.git remote add origin (倉庫地址) //繫結了.git組態檔夾對應的遠端伺服器
6.git push -u origin master //推播到gitee
注意
執行git init
前最好先看下.gitignore檔案是否限制了上傳的內容(會導致在gitee上顯示部落格是出現404),如果是的話修改為
如果出現警告
輸入
git config core.autocrlf false //僅對當前git倉庫有效
或 git config --global core.autocrlf false //全域性有效
如果只要上傳某個檔案,輸入
git add xxx(檔名)
本地修改後再次上傳
myblog
中
1.hugo //編譯站點(要在本地瀏覽器檢視,則使用 hugo server)
2.cd public
3.git add .
4.git commit -m 「xxx」
5.git push -u origin master
至此部落格搭建大功告成!
部落格的搭建過程也許不會那麼順利,各種各樣的bug可能會讓人懷疑人生,但堅持下來,看著自己一手搭建的部落格,你會覺得之前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這也正是我們技術人的驕傲。
第一次寫部落格,錯誤在所難免,歡迎各位指正,不勝感激!
如果有小夥伴對本文感興趣或者有什麼想法,可以私聊小編,大家一起研究探討~
PS:經過一輪搭建,你是否get到了如何不建部落格只上傳檔案,沒錯,就是省去跟部落格有關的所有步驟,快上機試試吧!
Reference
[1]: https://blog.csdn.net/man_zuo/article/details/88651416
[2]: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3691058/article/details/101772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