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2.11的協定,也就是無線區域網協定已經發展了二十幾年了。
802.11協定的歷史簡直可以和編年史媲美,甚至都趕上微信的版本升級速度了,只是把月換成年。
2013年至今,用的最廣泛的是802.11n以及802.11ac,802.11n首次引入了MIMO技術,WLAN的速率從54Mbps上升到了600Mbps。雖然核心技術還是一如既往的OFDM,但是MIMO引入可以增加空域流(spatial stream)。
802.11ac則是在5G頻段上對802.11n的一個升級,引入了MU-MIMO技術,速度可以達到6.9Gbps。
但是現階段這種無線區域網的速度其實已經非常夠了。
所以大家又瞄準另外一個痛點:大量裝置連線到一個節點造成的擁堵問題。
802.11ax基本就是來解決這個問題的。為此它賦予AP對網路更多的控制權,同時對STA的響應時間提出了需求。
AP能夠規劃網路各節點的通訊時間點,這在另一方面也節省了裝置的無謂的能量消耗。這種機制即是TWT(target wakeup Time)。每個裝置和AP協商自己的Service Period(服務週期)。在服務週期內裝置可以進行資料的收發。服務週期外是不推薦進行資料的收發的。為了讓AP能夠向裝置傳送快取的資料,引入了觸發機制(trigger),由AP通知裝置進行資料接受,而對於資料傳送,同樣地適用於trigger機制,為了及時地響應,裝置需要提前喚醒。
一種稱為TB PPDU的幀格式也因此而生。
另外由於AP的工作量更多了,為此更充分地利用通道資源,引入了RU(Resource Unit)的概念,將一個通道劃分為若干的RU,不同的使用者可以在各自的1個或者若干RU上同時進行資料傳輸。為此,AP需要規劃各裝置使用的RU,這是通過新的HE MU PPDU format來實現的。
為了讓訊號傳的更遠,所以又加了一種距離擴充套件的PPDU格式。另外還有一種稱為TB PPDU的格式,其實使用20MHz的頻寬。
ref: https://blog.csdn.net/u010129119/article/details/7374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