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演演算法課時,老師以文字+程式碼的方式講了這道題,然而有很多同學反映聽的不是太懂, 我們接觸事物最直觀的就是以圖片理解,因此我嘗試使用圖解法來幫助大家理解。
問題描述:
注意:分治法最核心的一點是:分出的子問題要與原問題性質相同
但不管我們怎麼分,只要這個奇異點在某一個子問題中, 這個子問題必定不與其他子問題相等。
如果將奇異點扣除再分,又無法等分成正方形棋盤。
因此,我們解決這道題的思路是:在沒有奇異點的子棋盤中,人為的構造奇異點,使其與有奇異點的子問題相同即可。
首先給出一個包含一個奇異點的16*16棋盤:
第一步是將該棋盤分為四個等大的子棋盤:
然後將該棋盤看做是4*4
的棋盤,可以看到奇異點在左上角的子棋盤中,那麼這一步的任務就是用一個(真的是一個)L型的棋子(下圖中紅色的格子)將其他三個子棋盤構造成含奇異點的子棋盤:
下一步是將紅線分割的子棋盤又切割成四個子棋盤(白色線切開的子棋盤):
然後對每個紅色線包圍在裡面的子棋盤,用一個L型棋子(黃色)又構造出奇異點,使得每個子棋盤都有一個奇異點,即白色線圍起來的格子看做是一個整體,裡面包含一個黃色的奇異點:
下一步是繼續講白色線包圍的格子切分為4個子棋盤,這裡為了方便觀察,將前面所有的分割線去掉:
同理,對黃色的棋盤構造含奇異點的子棋盤(藍色):
最後可以分割到2*2
的格子,然後每個2*2
的子棋盤都已經包含一個奇異點了,剩下的就是用L型旗子去填好剩下的三個格子。
到此為止, 棋盤的分割就結束了。
那麼,如何將其轉化為程式碼實現呢?
輸入n(棋盤大小)、 奇異點座標、用不同數位代表不同的骨牌進行輸出。
執行結果如下圖所示:
接下來分析程式碼:
雖然理解了原理, 可是轉化為程式碼的歷程並非一帆風順, 要考慮很多的細節。
心路歷程:
最初是想要分別求出四種情況,判斷每種情況,並賦予不同的奇異點,但發現賦予奇異點後沒辦法用統一的分治迭代(因為每種情況的引數不同),但若是每種情況下都去迭代四個分治,又太麻煩, 於是放棄。
搜網後, 發現主流的解法是:同樣用四個if判斷,但每個if判斷如果成立,直接分治;如果不成立,則轉到else中分治, 這樣只用了四個判斷,八個條件就解出了問題。大大提高了程式碼的複用性
注意:
不要被「棋盤」誤導,棋子並不是要放到棋盤邊界線上, 而是要將棋盤內空間看做點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def[110][110];
static int t = 0;
void chess(int a, int b, int aa, int bb, int length) {
if(length==1) return;
t++;
int tem = t;
int l = length/2;
if(aa<a+l && bb<b+l) chess(a,b,aa,bb,l);
else {
def[a+l-1][b+l-1] = tem;
chess(a,b,a+l-1,b+l-1,l);
}
if(aa>=a+l && bb<b+l) chess(a+l,b,aa,bb,l); //左下角棋盤
else {
def[a+l][b+l-1]=tem;
chess(a+l,b,a+l,b+l-1,l);
}
if(aa<a+l && bb>=b+l) chess(a,b+l,aa,bb,l); //右上角的子棋盤
else {
def[a+l-1][b+l] = tem;
chess(a,b+l,a+l-1,b+l,l);
}
if(aa>=a+l && bb>=b+l) chess(a+l, b+l, aa, bb,l);
else {
def[a+l][b+l]=tem;
chess(a+l, b+l, a+l, b+l, l);
}
}
int main() {
int n, a, b, aa, bb, length, m;
//a,b 是子棋盤左上角的行列號
//aa,bb是特殊點的行列號
cin>>length>>aa>>bb;
a = b = 1;
m = length;
chess(a,b,aa,bb,length);
for(int i=1;i<=m;i++) //輸出結果
for(int j=1;j<=m;j++){
cout.width(3);
cout<<def[i][j];
if(j==m) cout<<endl;
}
return 0;
}
如果覺得還不錯,就請給博主一個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