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複雜度和時間複雜度並不相關。
【考點3】資料結構的基本概念資料:資料是客觀事物的符號表示,是能輸入到計算機中並被計算程式識別和處理的符號的總稱,如檔案,聲音,視訊等。
資料元素:資料元素是資料的基本單位。
資料物件:資料物件是性質相同的資料元素的集合。
資料結構:是指由某一資料物件中所有資料成員之間的關係組成的集合。
性質1 具有n個結點的完全二元樹的深度為[log2n]+1。
性質2 完全二元樹中度為1的結點數為0或1。
前序遍歷:先存取根結點、然後遍歷左子樹,最後遍歷右子樹;
中序遍歷:先遍歷左子樹、然後存取根結點,最後遍歷右子樹;
後序遍歷:先遍歷左子樹、然後遍歷右子樹,最後存取根結點;
1、自頂向下; 2、逐步求精; 3、模組化; 4、限制使用goto語句。
【考點3】結構化程式的基本結構屬性:即物件所包含的資訊,它在設計物件時確定,一般只能通過執行物件的操作來改變。
類:是具有相似屬性與操作的一組物件。類是關於物件性質的描述。類是物件的抽象,物件是其對應類的一個範例。
【考點7】訊息及其組成
訊息:是一個範例與另一個範例之間傳遞的資訊。物件間的通訊靠訊息傳遞。
它請求物件執行某一處理或回答某一要求的資訊,它統一了資料流和控制流。
訊息的組成包括:
(1)接收訊息的物件的名稱;(2)訊息識別符號,也稱訊息名; (3)零個或多個引數。
軟體指的是計算機系統中與硬體相互依存的另一部分,包括程式、資料和相關檔案的完整集合。
軟體的特點:
1)軟體是一種邏輯實體,具有抽象性;
2)軟體的生產與硬體不同,它沒有明顯的製作過程;
3)軟體在執行、使用期間不存在磨損、老化問題;
4)軟體的開發、執行對計算機系統具有依賴性,受計算機系統的限制,這導致了軟體移植的問題;
5)軟體複雜性高,成本昂貴;
6)軟體開發涉及諸多的社會因素。
根據應用目標的不同,軟體可分應用軟體、系統軟體和支撐軟體(或工具軟體)。
1)應用軟體 ,為解決特定領域的應用而開發的軟體,如辦公自動化軟體
2)系統軟體 ,計算機管理自身資源,提高計算機使用效率併為計算機使用者提供各種服務的軟體,如作業系統 。
3)支撐軟體(或工具軟體),支撐軟體是介於兩者之間,協助使用者開發軟體的工具性軟體。
.
軟體工程的原則:抽象,資訊隱蔽,模組化,區域性化,確定性,一致性,完備性,可驗證性。
資料流圖(DFD-Data Flow Diagram):是結構化分析方法中用於系統邏輯模型的一種工具。它以圖形的方式描繪在系統中流動和處理的過程。
資料流圖中四種基本的符號:
1)箭頭:表示資料流,資料流是資料在系統中傳播的路徑。
2)圓或橢圓:表示加工,加工又稱為資料處理,是對資料流進行某些操作或變換。
3)雙橫:表示資料儲存(資料來源)。資料儲存又稱為檔案,指暫時儲存的資料,它可以是資料庫檔案或任何形式的資料組織。
4)方框:資料的源點或終點。它是軟體系統外部環境中的實體,統稱外部實體
資料字典(DD):它是結構分析方法的核心,是用來描述系統中所用到的全部資料和檔案的檔案,作用是對DFD中出現的被命名的圖形元素進行確切解釋。
資料字典由以下4類元素組成
1)資料流 2)資料流分量 3)資料儲存 4)處理
判定樹(決策樹):是一種描述加工的圖形工具,適合描述時候處理中具有多個判斷,而且每個決策與若干條件有關。
判定表:與判定樹類似,也是一種描述加工的圖形工具。如果一個加工邏輯有多個條件、多個操作,並且在不同的條件組合下執行不同的操作,那麼可以使用判定表來描述。
軟體需求規格說明書(SRS,Software Requirement Specification)是需求分析階段得出的最主要的檔案。軟體需求規格說明書的特點:有正確性、無歧義性、完整性、可驗證性、一致性、可理解性、可修改性和可追蹤性。其中最重要的是無歧義性。
【考點10】軟體設計的基本概念衡量軟體的模組獨立性是用耦合性和內聚性兩個定性的度量標準。
結構化分析方法是面向資料流自頂而下,逐步求精進行需求分析的方法,基本思想將軟體設計成由相對獨立,單一功能的模組組成的結構,與結構分析方法銜接使用,以資料流圖為基礎得到軟體的模組結構,適用於變換型結構和事物型結構的目標系統。
資料管理技術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人工管理階段、檔案系統階段和資料庫系統階段,資料獨立性最高的階段是資料庫系統階段。
資料模型按不同的應用層次分為:
層次模型是有根的定向有序樹,是資料庫系統中最早出現的資料模型。網狀模型對應的是有向圖。